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如果您注册或者登录本网,则表示您同意本协议内容。

教练指点困惑,受益良多

已有 1002 次阅读  已被 1 位用户收藏  2014-08-22 07:07   标签胳膊肘  教练 
打球间隙,与一教练交流,分析另一球友打球中存在的问题来纠正自己的错误动作,同时咨询了自己的几个疑惑,现整理如下
1.重心在左腿还是右腿?。近台时重心压在左腿即可,中近台压两腿,远台从右腿转换到左腿。
2.大力凶狠进攻是不是不应该,而应该中等发力以保证攻球的连续性?如果各方面都合适(如站位,自己动作做到位),可以大力发狠进攻,但应该先把拍型调整好再发力,如果是先发力,在发力过程中调整拍型,多半失误。
3.拉球与打球的区别?(因为自己正手只拉球,不会打球,很多球友也分析打、摩结合,或者打与摩擦占多少比例等等,但自己很难体会,尤其是应该打的球还用拉的动作,很容易导致球拉高。)
    拉球是拍面与球线接触,而打球是拍面与球点接触。拉球时引拍向后下方引拍,而打球则向后方引拍,根据打与摩擦的比例,来调整引拍的角度。
    应该当根据来球的高度决定拉还是打。
    目前正手拉台内球是国际性的难题,因为人的生理问题,无法正手拉台内球,而反手通过手腕内翻可以拉球。
    漏球多需要积极迎前。要保持拍型。
4.一球友推挡对方的进攻,尤其是拉球时质量非常高,什么原因?
  击球的时机(球刚离台还没有旋转移位或移位较少即球的高度,可以理解为积极迎前、拍型要根据来球的旋转方向调整好,击球时间)
5.胳膊肘过高容易导致:在进攻时动作过大,动作回位难度大,如果对方将自己猛力进攻的一板球挡回来,基本很难再高质量的把球接回去,容易陷入被动,并由进攻转为防守。如果胳膊肘夹的过紧,为保证拉球的弧线,就会导致手腕动作过多、弯腰等错误动作。
   大约臂与肋间为35度角,可以把拳头夹在胳肢窝下正好这个角度。
6.动作过大的问题:拉球如果拉过眉间,容易导致动作回位时间过长,进攻连续性差。
7.发球或者搓球时手腕动:很多球友以为发球或者搓球时手腕用力下摆会让球旋转更强,而实际情况是:旋转更弱,对横拍选手正手以及反手尤其如此。
   自己尝试发球时手腕不动,结果对手在接球时很容易不过网。高手发球时通过用球拍不同区域(离手腕远、中、近以及上、中、下触球来改变球的旋转方向和速度),有假动作。

分享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