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如果您注册或者登录本网,则表示您同意本协议内容。

按照发布时间排序
  • 1
    我担心愈会用笔考试的年轻学生,愈不会用手来处理生活上的问题,愈少有心来关心自己以外的世界 …… 1954年(五十八年前)我参加大学联招时,台湾只有一所大学、三所学院。新竹清大在我读大三的时候创办,避掉了「我没考上」清大的失望。   今天首先要向1426位清大同学取得学士学位表达道贺。当你们获得了一所卓越
  • 当教育官员、大学领导的任免由上级决定,而他们的上级又不是这些大学的直接或间接受众时,各大学“跑部钱进”得来的教育经费如何花才对大学领导自己最有利? 对任何国家来说,未来核心竞争力是源自人力资本,特别是创新、创业人力资本,而大学是人力资本的培育基地。可是,这些年一谈重视大学教育、科研和培养世界一流大学,一般是大学经
    397 次阅读|没有评论
  • 到目前为止,中国的科技创新体系还是沿袭了苏联的,如果不进行根本改革,最后难以避免苏联科技的经历。 谈到教育和学术科研的难评估定价,让我想起十九世纪容闳的经历。他作为中国第一个留美学生,于1854年从耶鲁毕业,是洋务运动和西学东渐的先驱,包括说服曾国藩引进现代工业、推动创办中国现代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建立现代银行、开启
    386 次阅读|没有评论
  • 在这个世界上,弱者的生存是不容易的。遗憾的是,好人往往是弱者。为什么这样,经济学中有个“斗鸡博弈”的理论可以解释——假如两个人都采取强硬态度,针锋相对,结果是两败俱伤,如果一人强硬一人软弱,软弱一方会吃亏,但遭受的损失要比针锋相对时的损失要小。所以,假如好人和坏人进行一场零和博弈,好人往往会选择退让,成为损失的一方,坏人
    1024 次阅读|没有评论
  •         在台湾,我大概一年只做一次演讲。今天之所以愿意来跟法学院的同学谈谈人文素养的必要,主要是由於看到台湾解严以来变成政治淹盖一切的一个社会,而我又当然不能不注意到,要领导台湾进入二十一世纪的政治人物里有相当高的比例来自这个法学院。总统候选人也好,中央民意代表也好,不知道有多少是来自台大
    384 次阅读|没有评论
  • 1
    听着张艾嘉的歌曲,记录着自己的感动和反思,韩寒希望把他在台湾感受到的“太平洋的风”跟所有人分享。这篇在网上爆红的文章,我相信它的论据,不争议它的结论,我在这里只想讨论韩寒的论证方式和比较方法。 一名诚实的计程车司机和一位厚道的眼镜店老板,这也是我熟悉的台湾普通民众,但由此就让韩寒得出结论:“在华人的世界里,它也许不
    560 次阅读|没有评论
  • 2
           “他是个好人。” “小明,你要记住:她是个好孩子,你要向她学习。” “他很坏,别跟他交往。”... ...        恐怕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听过类似上面的教导。尤其是小孩子,家长或老师(甚至我们的教科书等)往往会给他们灌输这样的思想,以至于他们潜移默化地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这个世界
  • 1
    分享

    胡言乱语

    高强 2012-05-10 23:42
          因为发日志可以赚取100金币,鉴于我贪财和占便宜的心态,姑且发一篇吧。。。       不知从何时开始,形成每天中午一个半小时的乒乓时间和晚上两小时左右的读书时间,那是我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光。       先来说说乒乓时间吧。记得那时刚来所里,由于是新人初来乍到,几乎不认得一个
    502 次阅读|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