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欣赏不规则动作(转帖)
已有 402 次阅读 2012-05-05 07:30
学会欣赏不规则动作有些球迷朋友问我,在观看乒乓球赛时,往往会发现一些不规则的动作,就是顶尖高手的比赛中也会同样如此,问我对这个问题怎么看;同时,还问我,有些球很难看懂,实力泾渭分明,结果则大相径庭,是不是在比赛中有什么潜规则存在?提出这样的问题,我认为,球迷朋友看球看得很认真。乒乓球是一项无规律的非周期性的运动,这就决定了该项运动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表现在技术层面的是击球方法多,技术种类多,技术动作之间的转换快、衔接紧,技术使用的随机性高,变化快,不确定性的因素广泛存在。这些都是比赛中非正规动作出现的一个基本前提,也正是这些正规动作和非正规动作的交织融合,体现了乒乓球运动的真正魅力。比赛中,队员之间的技术对抗主要表现在双方看怎么样通过速度、力量、旋转、落点和节奏来抑制对方的特长,为自己的进攻寻找机会,创造条件。因此,在控制与反控制的过程中就往往会出现一些平常在练习中所不能看到的非正规性的技术动作,恰恰是这些非正规性的技术动作,才是衡量一个运动员训练水平的重要标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处理球的能力、球性或称应变能力。没有扎实的技术功底,没有全面的技术基础作为保证,就不可能应付比赛中千变万化的复杂局面,就不可能把握比赛的主动权。这一点,我们可以在马琳、张怡宁以及他们之前的邓亚萍、刘国良、王涛等优秀队员的比赛中洞悉。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有些非正规动作的出现,往往孕育着新的技术动作的创新和形成,人们在认同它的同时,更会去分析它、研究它、锤炼它,并使之从非正规动作发育为正规动作,直板横打就是明证,这就是乒乓球运动技术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这是我要回答的第一个问题。第二,是回答关于潜规则的问题。首先,应该肯定,我们看到比赛中运动员处理球仍然不尽人意的情况是存在的,在激烈的相互对抗中,要求队员很合理的处理好每一个球显然是不现实的,就是顶尖高手,比赛中有时也会犯一些低级的错误,但这并不代表他们的整体实力。运动员的技术状态不是没有变化的,就象水一样,在外部条件的作用下可以是液态、固态和气态,何况我们是人。环境、气候、时差、场地、观众等客观条件的变化,以及运动员心理、生理等内环境的变化都会直接影响竞技状况和技术状态,水平越高的运动员,对内外环境的变化会感知得越灵敏。其次,在比赛中,有些球我们看起来很容易处理,但实际上具有很大的难度。这取决于临场时的具体情况,对于有些机会球,由于身体位置没有调整好,思想上没有准备,节奏上没有适应或技术动作上缺乏跟进,或者本身的技术水平还不具备这种能力,运动员都不会贸然行事,强行上手。而改用自己认为比较稳妥的方法进行还击,不会扬长避短的运动员也不是一个成熟的运动员。再次,有些球在我们看来认为是丧失了机会,其实客观情况恰恰相反。那是由于我们对高水平选手之间的较量缺乏正确的评价。当运动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之后,队员对场上的形势和每板球的算计都具有很高的水平,他们在比赛中都会想方设法的设置一些陷阱,引诱对方上钩,在来回球当中、在相持球当中、在发球当中、在搓球当中,在场上的一切球的运行当中,都会暗藏杀机。尤其是高水平运动员之间的较量,表面上看是技术之间的较量,其实是战术、心理、智力和体力上的较量,技术只是综合对抗中的一种表象而已,它成为队员综合素质的一个载体。因此,欣赏一场高水平的比赛,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对技术的欣赏,同样,评价一场高水平的比赛,也不能局限于对某个或某几个球的患得患失,要从训练的总体水平出发。这就对我们球迷看球,提出了更高的专业上的要求。而这种要求又反过来可以提高你的欣赏能力和技术水平(如果你即是球迷又爱好乒乓球的话)。因此,我可以说,真正意义上的比赛,潜规则是不存在的。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