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如果您注册或者登录本网,则表示您同意本协议内容。

浅谈乒乓球技战术中,应培养的八种意识...

已有 465 次阅读    2013-07-28 02:14   标签乒乓球  style 

   

 

   目前,世界乒坛风起云涌,正朝着积极主动、抢先上手、技术全面无明显漏洞、击球质量更高、更加注重衔接技术、攻防转换的方向发展。控制对方的“小三角”区域、注重接发球和半出台球的主动性、提高衔接技术、加强攻防转换能力、从对方正手突破等一线的技战术内容,已成为目前乒乓球的技战术的主攻方向。

   

    针对目前规则变化对乒乓球运动发展的影响,加强乒乓球业余训练及实战的技战术的意识培养,势在必行。这不仅要在思想意识上、生活作风上进行潜移默化的培树,更应在日常的训练和赛场上不断加强技战术的意识培养,才能不断适应日益激烈的强对抗、球有锐气、更有杀气,才有可能通过训练和比赛,体现技战术先进性,技术强势:

    一、战术意识  实践中有两层含义。一是注意研究在比赛中运用战术的方法;二是在训练中应带着战术意识练技术。以最简单的右方斜线对攻作例:有人在练习右斜对攻时,能把比赛中的打大角和攻追身的战术联系起来,有意打大角度或时而打对方中路一板。另一人只是一味地盲目攻斜线。很明显,前者带着战术意识练习技术的效果要好。战术的运用,要因人而异。

    二、战略意识  在训练中,尤其是在比赛中,要有一个全局观念。如一年中有几次比赛?哪个比赛最重要?每个比赛的目的和任务都是什么?有时为参加某次有决定意义的大赛,还会有意放弃一些小的比赛。又如,对参加一次大赛而言,确立参赛人员和明确重点突破口(是团体、单打,还是双打),则属带全局性的战略问题,必须认真对待。

    三、落点意识  训练中,特别是在比赛中,要注意击球的落点。一般情况下,大角度球、追身球、近网小球、底线长球和似出台未出台的球的落点较好。但不同对手,还会因其打法和个人掌握技术的情况,有其特殊点。如左推右攻者,一般最怕反手底线下旋球和调右压左的落点变化。

    四、旋转速度意识  在训练中,要自觉地提高发球、搓球、拉球、放高球等技术的旋转强度和变化。在比赛中,要善于利用旋转变化来扰乱以至战胜对方。中国选手要战胜外国选手,主要靠的仍是速度提早击球时间,重视手腕、手指的力量。能快则快,不能快时,先过渡一板,争取机会再转入快。提高速度,也要注意节奏调节。

    五、变化意识  比赛中不仅应主动变化落点、旋转等,而且应主动变化击球的节奏。如原来老师上升或高点期的抢冲,现主动将击球时间后移,拉一板上旋强烈的加转弧圈球。对方已熟悉了你原来快冲的节奏,突然变成慢一拍的加转弧圈,往往就会上当,又如,同一类发球,有节奏较慢的,有节奏特快的,若再能保持拍触球前的动作尽量一致,则效果更好,这都是有变化节奏意识的表现。

    六、抢攻意识  指导思想是力争抢攻在先,能抢则抢;实在不能抢时,控制一板,争取下板抢。这种意识很重要。如有人的侧身攻球技术很不错,但就因缺乏抢攻意识,所以使他的技术无用武之地。兵书讲:“两强相遇,勇者胜。”这“勇”字的一个重要含义就是先发制人。在弧圈球风靡世界的今天,快攻者只搓一板就进攻的打法,即是抢攻意识强的表现。积极抢攻,并不是盲目抢攻,应有区别。

    七、争取局部优势的意识  在双方实力很接近的比赛中,要求运动员在比赛中应自觉地争取局部优势。能以己之长,打对方之短当然最好,但有时不一定能实现此策。如我方发球的特长是转与不转,而对方的特短是接高抛发球,所以我之特长对不上对方的特短。高抛发球虽为我之特短,但与对方接球相比,还占便宜。此时用我之特短打对方特短就是最好的战术。因为我方获得了局部优势。

    八、凶稳结合的意识  乒乓球的技术各种各样,每个人的打法又各具特点,但凡在比赛中有实用价值的技术,无不同时具备威胁性(凶)和准确性(稳)。威胁性,即打出的球给对方回球造成困难,甚至使对方失误。准确性,即击球不失误。

                                                                                                                                                                                                                                                                                                    剪辑、摘录2013年第二期《乒乓世界》)

分享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