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好久没有写点什么了,汇报一下。也不自己瞎折腾了,直接横板算了,不挣扎了。搞了一个山寨的amultart,面材是厚的单桧,重量也可以,打起来感觉也不错。 横板都换成反胶了,不拿防弧折磨对手了,同时也是折磨自己。最近有点感觉了,尤其反手换了一个s1的反胶,真爽,怎么来怎么有,又找回直板反手的感觉了。 正手也有点进步,打下旋也有
-
在王鱼组织的双人团体中我无意中发现年度积分一下涨到快2000分了,因此赶快去查看记录,原来是我在比赛中拉伤输的几场球,给我加的惩罚分,对于这个问题我想问一下你们组织者,你们所谓的惩罚分怎么界定,拉伤坚持比赛也有错吗,也要惩罚吗?对于真正降分的你们有采取了什么措施,希望你们尽快给我一个回复,第一我从不故意降分,第二你们的惩罚分
-
以前没打过单桧,曾经买过一个单桧的拍子,太震手,弃之不用了。留下一个单桧有可能震手的感觉。 这次自己做一个自己发明的拍子,实验了很多的材料,都是震手,由于我设计的拍子的构造,一般的材料都有点震手,想了很多的方法。如手柄加铁砂,手柄雕刻纹路,减少震动传递。都是效果有限,甚至是没用的。 不过加厚拍子确实有用,我在黑檀7的面
-
国家产业要升级换代,我的球拍也要升级换代了。为什么要换掉直板呢?主要是我的直板配合防弧出现了瓶颈,我感觉最好的时候打到了1650左右,赢了好几个克星和过去仰慕的球手,参加1600组的比赛也感觉有点轻松了,但也只是很短暂的一段时间。我感觉我发挥的再好,如果打防弧直板也就是1650左右了,不会再高了。有点像以前一起打球的球友 @马
-
打了一个月的横板,正手出奇的爽,不用怎么调试就可以开火了。但是反手就不行,开始几天还可以,后来就感觉越来愈差。打的手腕直疼,是不是发力不对,或者手腕肌肉太紧张造成的?找不到发力的感觉,要不然有的专家说过,打球时看到横板的别害怕,反手不一定强,业余的横板反手强的少。 横板反手基本的架构好掌握,用腰带动手臂。但就是发力的感
-
理论先行是技术研究的捷径,多球训练是技术提高的良方; 接发练习是胜率飚升的妙招,步法到位是技术呈现的关键; 摆速练习是相持提高的法门,自拍录像是纠正动作的绝招; 体能训练是水平发挥的保证,动作合理是在于击球的瞬间; 鞭打方式是乒乓发力的诀窍,预判练习是步法提速的首要; 重心交换是操控身体的能力,肩部运动是重心
-
直改横的难点在于哪里?其实不在于技术的掌握,横板的技术其实不难学,对于有基础的乒乓球爱好者,一个月怎么也学的八九不离十了。 它的难点在于技术的运用,在于使用这些技术的速率,快了行不行?如果放慢速度初学者也能很好的完成全部动作。 使用直板你可以在很快的速率上完成动作,就像武术,你可以做到密不透风。但换了横板,即使你的“招
-
亚洲杯后我就说换佩兰,那时佩兰正享受鲜花和掌声! 我换佩兰的日志还在,我可不是马后屁呀!我换佩兰的理由就是他与澳大利亚的比赛,打的跟狗屎似的,中国队在自己的半场,跟瘪犊子似的,等着澳大利亚蹂躏。 这回是卡塔尔了,中国队还是这副德行。在自己的半场防守,这是踢足球吗,比中国教练还中国教练。 足协难道不懂这些?有的时候
-
按照上篇说的方法,我进行了实践,确实有效果,可以起下旋了。基本上不是那么手足无措了,继续下去,会越来越有信心。感觉拍子是轻轻把球裹过去,不是生硬的打过去的。 存在的问题就在于回球的质量太低,球倒是过去了,就是太高太慢,遇到攻击强的就要命!所以下一步在控制球的高度,在力度和弧线的掌握上再更进一步。裹的同时向前加一点力,加一
-
改了横板,正手胶就变成了反胶,对方搓球过来,就遇到起下旋的问题。以前是防弧,对付下旋采取发力打的方法,效果还可以。现在是反胶,还真的不适应,老是采取打的方式,失误率较高。 看了几个横板打的早一些的球友起下旋,比我好一点,但也是不稳定。特意上网查了查,有了一些线索,现共享出来。 首先是不能发力打,这是我之前的毛病,一定要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