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乐部 - 童祥乒乓球俱乐部
-
各位好,北京西二旗/沙河附近,想找一长期球友打球。 希望你,1600分附近, V:yan5638li ———————————————————— 如果你,30-35岁以下,爱思考,对人生富有洞见,就更好啦
-
10月27日,参加了@彩虹俱乐部八一礼堂分部成立以后的首次比赛,与李建辉、康哥、杨学武、霍守政几位长胶好手切磋技艺,感觉真的是受益菲浅。或许是经历了这一次的历练,我对半长胶大概又有了一些点滴体会。 28日休息一天,29日又到家附近的健身房继续练习半长胶防守:球友用正手攻球,我用半长胶的挡来还
-
最近患上了"胶皮综合症",主要症状是频繁地更换乒乓球胶皮,半长胶打的好好的,突然觉得要加强反手的攻击性,于是换成了生胶。生胶先试的是维斯塔斯S3,据说兼具速度和怪异性,退台后还可以削球。用它进攻确实挺爽,赢过几位高手,也给某些高手制造过麻烦,但后来还是嫌它怪异性不够,于是决定
-
上午参加彩虹俱乐部每周四上午举行的乒乓球 升降级 比赛活动,继续坚持使用半长胶,经过顽强拼搏,最终拿了个金组的第一名的好成绩,成功升入了钻石组,真是算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 对于我来讲,频繁地参加乒乓球活动是近三年的事情, 也正 是这三年让我与彩虹俱乐部结下了不解之缘 。 一个
-
我对胶皮配置的一点心得(黄建疆) (本文由黄建疆先生口述,南山整理) 发表于 2007-12-31 14:19:00 在现代乒乓球技战术越来越强调弧圈旋转的今天,正胶打法在专业队伍中越来越罕见了,似乎有逐渐消失的迹象,而在业余乒乓球爱好者的平时的比赛交流中,年纪稍长些的爱好者大都还“顽固”地坚230 次阅读|没有评论
-
2016年本人发表了第一篇获奖日志,那次是在昌平举办的中意爱车杯巡回赛上,夺得了1650组的冠军。五年后的今天,在涵育的1750组比赛中又一次幸运夺冠,登上了自己在业余乒乓世界的第二个台阶。 5年过去了,这期间经历了上百场比赛,多数是乘兴而去,铩羽而归。但我从未放弃,执着追求,始终不舍。通过平时的
-
上午参加了彩虹升降级比赛,我以三负五胜,小组第三的成绩成功升入金组。这是我颗粒胶用了一年半以后,重新 又改回双反。第一次持双反升入金组,成绩算不上多么出众,但也是挺鼓舞人的。 目前发球还算可以,但在其他方面还存在好多问题,比如,反手加强了进攻,但有时火候把握不准,缺乏合理性,正手的弧
-
打半长胶有半年了吧,体会到了使用颗粒胶选手的各种苦辣酸甜,更好的认知了“打颗粒胶的人都是天才”这句话所言非虚。对于能够熟练的使用各项长胶技术,坚定颗粒胶打法的这些人,我也是由衷的钦佩。但是,我却要当“逃兵”,退出颗粒胶队伍了,大概是性格使然吧。 什么性格的人,打什么样的乒乓球,我不是急性人,但
-
骶髂关节炎。。。 像是要告别乒乓一阵子了
-
本页有 1 篇日志因作者的隐私设置而隐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