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句話助你拉出專業水準的弧圈球
已有 440 次阅读 2016-12-31 22:58
關於拉球的訓練,有十句話:
1、站中遠臺是為了先把力量放大。
2、不帶摩擦是為了先放鬆小臂,這樣就會很自然的蹬腿轉腰。
3、站右大角的意義是, 讓你能夠準確的把重心轉移跟轉腰的力量帶出來;注意練習時要由下往上、由右而左,擊打所打出弧度不能太過低平,拍形固定、腕部固定,不要壓拍,要用身體控球;若打不出斜線代表重心轉移跟轉腰做的還不夠準確。
4、不要怕球出臺或者弧度太高,不要有必須上臺的壓力,打的越高越遠越好。
5、使球吃透拍子,擊球時要打出響聲(打不出清脆撞板聲音就是不及格),儘量把身體的力量釋放出來,一定要有用身體打球的感覺;感覺穩定之後,才可以逐步的加上摩擦。
6、建議力量先小後大,把動作做準確,身體擺動要等速,力量要均勻,不要瞬間加力。
7、做完此練習後,手臂會酸、肩膀會酸,都是屬於動作錯誤;動作正確的話,酸的應該是腿、腰、背。
8、這樣的發力訓練,不強調手的動作,也不必特別強調蹬腿,心裏要想著傳遞多少力量到腰、手,相對的蹬腿力量自然就會有多大;刻意蹬腿反而不自然,會導致動作不協調。
9、體會不到重心轉移的力量的話,可以嘗試把兩腳站開些,一定要比肩寬,(建議看看王勵勤在賽前練球時的站姿)。
想學王勵勤的大力正手拉球嗎?精華在這裏!
正手近臺連續快拉,前臂的位置不宜引得過低,那樣會導致動作節奏產生上下揮動過多的問題。對於出球的速度、更好的迎球合力都會有影響,具體到什麼位置不好講,因為這個跟你的身高、重心高低、雙腿打開的程度有關系的,每個人都不同,這個還跟你個人能力有關。大概引拍的高低就在臺面上下,不能過低了。
中遠臺相持,引拍的幅度確實要大不少,不單是上下的,還有橫向的呢。你可以看看視頻,你可以比較一下日本的水穀隼和王勵勤的動作,就一目了然是怎麼回事了,水穀隼就是身高低,而且引拍的手也比較低,但是王勵勤雖然身高高,但是他重心低,引拍的手位反而高。王勵勤的動作最值錢的部分,就是他的重心和大臂運用得非常合理,在跟對方中遠臺對拉的時候,他的腿能夠蹬地產生非常大的力量,而且他是頂著拉的,能夠非常有效的合力。
雖然王勵勤的動作非常好,但是咱們沒法學,因為他的基本功非常好,而且他的教練對他進行了專門的訓練設計,雖然不能學,但是業餘借鑒一下還是可以的,可以引拍的位置低點,擊球的時機稍微晚一點,但也不能太晚,稍微能夠借上一點對方來球的力。一般業餘的,能夠在中臺兜上那麼兩板,也是挺有威脅的。
10、練習時不要主動收臂,小臂可以適當的微調,但是不能發力;等發力都順暢了,最後再加上小臂發力收縮的動作;這樣練習中遠臺對攻,你就會發現,整個腿、腰、手的合力,力量不僅大而且穩定。
拉球的發力訓練,首先在引拍到揮拍階段要先放鬆
在引拍時,先把身體重量壓向右腳,感受壓力之後,運用杠杆原理,先以右腳當支撐把重量頂回去(反作用力原理),使重心往左移動,再利用重心往左的勢能來帶動轉腰、帶動身體,手臂放鬆不必刻意收縮,拍型保持不變,用身體控制方向和弧度,爆發力自然就出來了;因為拉球站姿要配合擊球方向——左腳在前右腳在後(30-45度斜角),所以重心移動帶動身體迎前也是要往擊球方向(左前) 迎去。
請你注意,你的左腳(以右手握拍為例)的前腳掌在擊球後不應該有明顯的轉動,引拍重心右移時,左腳腳跟可以離開地面,膝蓋稍微向右內彎曲,蹬腿前迎時,左腳前腳掌保持向前即可,然後右腿蹬出前腳掌踩穩向前發力,腳跟離開地面同時膝蓋伸出,用右髖骨帶動腰部轉動,向左轉正即可,不需要左右髖骨均量旋轉;許多教學文章強調挺右髖而不是轉髖,這就是其中原因。
在一開始的訓練,可以先從遠臺開始,兩人站右大角打斜線,手臂放鬆不必刻意收縮,把球撞過去,不要帶有摩擦,把球儘量掛高掛遠;用力作用到球時,要有感覺是用到右腳、右髖腰的力量往上往左傳達;擊球點務必保持在球的下降期,由下往上發力擊打。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