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水晶是一种名贵宝石,人们多做为首饰使用。有人认为佩戴天然水晶眼镜可养眼,这有可能吗?
水晶的化学成分是二氧化硅。天然水晶是一种透明呈六角柱状的结晶,但没有杂质的天然水晶几乎没有,大都含有杂质或气泡。人造水晶是将石英砂经过纯化,用高温电炉熔融,冷却后所得,晶体纯净透明,弥补了天然水晶的不足。人工水晶是模仿水晶生长的理想环境,在合适的温度和压力下,促使水晶快速成长的培养过程,也称为“养晶”。
认为戴水晶眼镜养眼的人,大多是依据明朝的李时珍《本草纲目》。与水晶有关的条目包括水精、玻璃、白石英、五色石英、紫石英等项。《本草纲目》对水精的记载如下:
水精 (《拾遗》)
【释名】水晶(《纲目》)、水玉(《纲目》)、石英。
时珍曰:莹澈晶光,如水之精英,会意也。《山海经》谓之水玉,《广雅》谓之石英。
【集解】时珍曰:水精,亦颇黎之属,有黑、白二色。倭国多水精,第一。南水精白,北水精黑,信州、武昌水精浊。性坚而脆,刀刮不动,色澈如泉,清明而莹,置水中无瑕、不见珠者佳。古语云水化,谬言也。药烧成者,有气眼,谓之硝子,一名海水精。《抱朴子》言:交广人作假水精碗,是此。
【气味】辛,寒,无毒。
【主治】熨目,除热泪(藏器)。亦入点目药。穿串吞咽中,推引诸哽物(时珍)。
从《本草纲目》的记载可见,水精也称为水晶,它可用来熨目,是将水晶放置在眼皮上,对眼睛进行冷敷,减轻炎症反应;也可将其磨成粉末,点入眼内,有去翳的作用。文中并没有提到戴水晶眼镜可治疗眼病或有养眼功能,也可能是有人将水晶对眼的作用进行了延伸。
《本草纲目》中玻璃也是水晶,因为其“生土中”,释名也称为“水玉”。《本草纲目》对玻璃的记载如下:
玻璃 (《拾遗》)
【释名】颇黎(《纲目》)、水玉(《拾遗》)。
时珍曰︰本作颇黎。颇黎,国名也。其莹如水,其坚如玉,故名水玉,与水精同名。
【集解】藏器曰:玻璃,西国之宝也。玉石之类,生土中。或云千岁冰所化,亦未必然。
时珍曰:出南番。有酒色、紫色、白色,莹澈与水精相似,碾开有雨点花者为真。外丹家亦用之。药烧者有气眼而轻。《玄中记》云:大秦国有五色颇黎,以红色为贵,《梁四公子记》云:扶南人来卖碧颇黎镜,广一尺半,重四十斤,内外皎洁,向明视之,不见其质。蔡绦云:御库有玻璃母,乃大食所产,状如铁滓,之但作珂子状,青、红、黄、白数色。
【气味】辛,寒,无毒。
【主治】惊悸心热,能安心明目,去赤眼,熨热肿(藏器)。摩翳障(大明)。
玻璃有“安心明目”的作用,但需口服,而不是佩戴眼镜。口服的方法在白石英、五色石英、紫石英等项有记载,即将其打成豆子大小,用水或酒吞服。另外,可用其摩擦眼表,以去除角膜云翳。
应该注意的是,由于有更好的方法治疗上述眼病,《本草纲目》提到的治疗方法已不常用。
我们在学习化学课程时,有一个实验是用分光光度仪测定物质的含量,当测定波长是可见光时,我们可使用玻璃比色杯试验,当测定波长是紫外光是,需要用石英比色杯试验,而石英比色杯是由人造水晶制造的。由此可见,水晶比玻璃对紫外线的透过能力要大许多。
水晶眼镜是没有养眼功能的,反而会对眼睛造成伤害。因为天然水晶含有杂质,不如光学玻璃和树脂透明,清晰度较差,长时间佩戴可影响视觉功能;其次水晶镜片对紫外线和红外线有很高的透过力,不能起到保护眼睛免受有害光线的损伤。可能有人会说,不戴眼镜不是会有更多光线进入眼内吗?其实不然,不戴眼镜的人会有意避开光线的直射;而戴水晶眼镜的人,会认为眼镜对眼有保护作用,反而不注意特意避开光线,造成了眼睛的损害。
所以,最好不要佩戴水晶眼镜。水晶眼镜还有一个问题是太重,其密度要大于玻璃,因此会增加鼻子和耳朵的负担。目前,大部分的镜片是树脂材料,由于技术的发展,树脂的透光度可以和玻璃媲美,可以加膜以防紫外线,可以渡膜增强抗磨损能力,因此佩戴树脂眼镜是经济实惠的。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