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如果您注册或者登录本网,则表示您同意本协议内容。

一个硬汉名叫王皓

已有 657 次阅读    2013-01-11 12:56   标签硬汉  王皓 
一个硬汉 名叫王皓
文/柯瑞子
摘抄自:《乒乓世界》明星版
 
 
        一弯明月下,一艘渔船孤独地航行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船尾拖着一条比这条渔船还大的青枪鱼。这头太平洋生物链中的顶端动物,是船主圣地亚哥——一个衰弱而顽强的老人,经过两天惊心动魄的搏斗才捕获的巨大战利品。由于搏斗在海上留下了一道腥踪,在回航的路上他们遭到了一群群鲨鱼的持续袭击。在又一次击退他们后,他已经遍体鳞伤、疲惫不堪。半江瑟瑟半江红,此时海面似乎非常平静,可他却已经感受到了水面下那卷土重来的巨大潜流......
 

        这是海明威获得诺贝尔奖的名著——《老人与海》里的经典片段。伦敦奥运会后,每当和周围的朋友谈起王皓时,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这部小说。
        2012伦敦奥运会是王皓冲击奥运男单冠军、同时也是史无前例的“全满贯”的最后一次机会。不同于以往的是,这次王皓并不是最大热门,甚至连他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因为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他的最大对手是正值巅峰的张继科,这个迅速崛起的后辈已经在世乒赛、世界杯决赛中连续两次战胜了他,在打法、年龄和状态各方面,他都处于下风。除非出现奇迹或者意外,王皓将很难一圆自己盼了八年的梦。就这样,带着球迷们的期盼,忐忑,甚至是质疑,王皓又一次杀入了决赛。然而奇迹和意外并没有发生。
        那么他失败了吗?从世俗的、竞技的角度来看,是的,他失败了,就像那位老人,经历了无数血战之后,他的青枪鱼还是被鲨鱼吃了个精光,只剩下巨大的鱼骨。可是,当伦敦奥运男单决赛后,目睹了王皓的那些将载入乒乓史册的经典瞬间之后,我们才意识到,原来残酷无情的竞技场上还有比胜负更高层次的东西,那就是海明威在《老人与海》里热情赞颂的,那种人类面对艰难困苦时所显示的坚不可摧的意志,那种屡败屡战的精神,那种人类有时无法改变宿命却总是与命运抗争的悲壮情怀。同时,王皓对梦想不屈不挠的追求、彻底梦断后的从容淡定以及在随后的团体比赛中的精彩表现,让我们确信,他并不是失败者。他的奥运三连亚,就像留在沙滩上的那巨大、白色的青枪鱼骨一样,并不是失败的象征,而是伟大的荣耀。
        我们惊奇地发现,《老人与海》中的人物、情节及其所蕴藏的象征意义,与王皓的追梦之旅和精神气质是那么地若合符契。“王皓式的硬汉”形象正是“海明威式硬汉”的翻版,将会激励一代又一代的运动员,并被乒乓球爱好者们牢记。
        就让我们重温一下这段乒坛《老人与海》的经典传奇吧。
 
        第一幕  雅典  忧伤爱琴海
         关键词:意外
        王皓最终挤掉孔令辉,获得雅典奥运会单打名额,是个意外;王皓作为中国队的三号,一路杀进决赛,是个意外;决赛中王皓被韩国独狼柳承敏——一个从来没输过的对手击败,更是个意外。
        这是那届奥运会中国乒乓球队丢掉的唯一一块金牌,也是男乒以及中国球迷心中永远的痛。赛后刘国梁搂着王皓走出体育馆的那一幕至今令人唏嘘不已。
 
        第二幕  北京  和氏璧上的缺角
        关键词:遗憾
        雅典奥运的失利使王皓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和痛苦,他低迷了很长一段时间。这期间数不清的亚军使他被媒体和球迷戏称为“万年老二”。他还行吗?
         王皓有时候给人以内心柔弱的印象,但我们却能看到,他有着非常坚强的另一面。也许是金子早晚会发光,也许是苦尽甘来、水到渠成,王皓终于迎来了他的凤凰涅槃之战——2007年世界杯单打。他一路过关斩将杀入决赛,并“秒杀”柳承敏,酣畅淋漓地报了雅典失利的一箭之仇。王皓终于突破了世界大赛男单冠军那层似薄实厚的窗户纸。
        随后王皓进入了自己的运动巅峰。2008年初的世锦赛团体,王皓是中国队发挥最出色的一个,并当仁不让地成为了那届的MVP。这使王皓无可置疑地获得了北京奥运会的男单资格,并成为当届最大热门。
        王皓又一次杀入了决赛。这次的决赛对手是自己的师兄马琳。面对苦手,王皓赛前自信满满,然而结果又一次令他失望。看着师兄夺冠后展翅飞翔、掩面而泣的经典画面,王皓只能再次咽下苦水。
 
        第三幕  伦敦  激励一代人
        关键词:超越
        王皓这个奥运周期的表现可以用一波三折来形容。
        在当年的世界杯单打决赛上战胜了波尔,成功卫冕冠军。2009年横滨世锦赛更是一举揽下“圣-勃莱德杯”,这是迄今为止他夺得的分量最重的一个冠军,同时也是使他离大满贯只有一步之遥。随后的全运会,王皓独得三金,其中与马龙的男单决赛,被刘国梁评价为近年来技术含量最高、精彩程度最强、争夺最为激烈的比赛。这是王皓职业生涯的“青藏高原”,遗憾的是,这也是王皓的绝响,王皓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奏出过如此高亢的乐章。
        可是突然地,王皓判若两人,跌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一个正在巅峰的运动员居然像坐电梯一般急剧坠落,变成了一个几乎不会打球的人(吴敬平语)。
        就在几乎所有球迷都对王皓失去了信心之时,王皓又慢慢复苏了。他让我们感受了“王皓式的硬汉”精神,对比一下乒坛上比比皆是的一蹶不振者,这种感受就更加强烈。王皓在2010年单打世界杯上第三次夺冠,昭示着他的彻底回归。他的梦还在,希望还在。
        然而,一个突然崛起的“天敌”却在王皓的梦想之旅上投下了巨大的阴影。而他的崛起却和王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不是莫斯科团体世乒赛前王皓的球板出现问题,也许张继科根本没有机会在决赛中出场;如果不是鹿特丹男单决赛前,王皓的球板被裁判莫名其妙地撕开(又是球板!),也许结果会有所不同,接下来的一切也许也将不同。
        难道这就是王皓的命?也许,正如佛家所言,宇宙、人间、事事皆有“姻缘”,只是有些“因”我们看得到,有些“缘”我们看不到罢了。但是,确定无疑的是,是张继科牢牢地扼住了命运的咽喉,紧紧地抓住了这几次连环套似的、稍纵即逝的机会,改变了自己和他人的命运,创造了乒坛的历史。从2011年世界杯张继科逆转战胜王皓的那一刻起,几乎所有人都明白了,伦敦上空的鹰不在别处,就在张继科后背的纹身上。
        《老人与海》里面描写了主人公圣地亚哥的对手——鲭鲨,它们游姿矫健,反应迅速,牙齿锐利,进攻凶猛,毫无畏惧。而柳承敏、马琳和张继科,这几个王皓的宿敌,难道不正是这样的吗?
         不能不说,王皓最终没有能够圆梦,也许正是由于他在赛场上缺少了这样一种骨子里的狠劲。梦想正如《老人与海》里面的青枪鱼,身躯庞大、色泽艳丽、风度优雅、仪态万分,它代表着人生的远大理想、渴望创造的奇迹和人类所具有的种种欲望。人类在这种欲望面前不可避免会具有兴奋、恐惧、侥幸和患得患失所交织而成的复杂心情,这正是人类共同的弱点和悲哀。
         生活已经展现了它非常残酷的一面。王皓用了八年时间,一连三次冲击奥运男单冠军——这个乒坛的至高荣誉,而每次的结果却都一样。它似乎就在咫尺之间,然而却仿佛远在天边。
         但是,正如我们已经知道的那样,在彻底失败的那一刻起,他的人格却得到了升华,他超越了自我,超越了胜负。就像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最后,当海报下面那个“自我救赎之口”敞开在观众面前,从而带给我们那种内心的巨大震撼一样,王皓也带给了我们几乎相同的心灵感受。
        还不是故事的结束,而是高潮的开始。随后的奥运团体比赛,我们再一次见识了“王皓式的硬汉”精神。在个人的梦想破灭后,王皓迅速地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为了国家的利益,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团体比赛。在半决赛新科大满贯张继科意外地输给了波尔,中国队又一次面临危机的时候,王皓用自己的精神、意志和实力,用每得一分的怒吼和鼓励的眼神终于唤醒了一时没回过神的“藏獒”,以力扳千钧之势赢得了双打那场“天王山”之战,并最终帮助中国队卫冕了奥运团体冠军。就这样,王皓完美地诠释了《老人与海》里的那句名言:“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毁灭,可就是打不败他。”
        是的,人可以失败,可以毁灭,肉体和精神可以接受折磨,但是内在的意志却神圣不可侵犯。就像《老人与海》里面的小孩曼诺林认为圣地亚哥最终并没有被打败一样,还有谁会认为王皓被打败了呢?
        夜深了,一轮秋月高挂天空,淡淡如斯,静静如斯。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像圣地亚哥一样,在这样的夜晚梦到狮子,然而可以肯定的是,明天太阳将照样升起,而无数的人们将像曼诺林一样,勇敢地再度出海,去寻找属于自己的“青枪鱼”。

分享 收藏|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 钱贝贝 2013-01-16 09:52
    不喜欢王皓,不是因为他总是第二得不了第一。是乒乓之外的东西。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