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文笔不好,也不是希望获奖,只为能够展现出一直以来乒乓球的经历和过程,更多的会按照时间顺序来介绍,个别部分可能会有一些重点介绍。
1、上小学前实在是记不清了,但肯定是对球类都有一些兴趣和天份。自己的第一个拍子印象也不深了,但肯定是个直拍。
2、1987年,上2年级前的暑假,听说附近一个小学(方家胡同小学)乒乓球班招生,对墙打800还是1000个以上就可以入选,于是那段时期包括以后几年经常对着墙或是颠球数数,一般都是打到眼花才会坏,但每一次冲击自己的记录,失败也会很沮丧,成功超越一次便非常兴奋,自己不断在和自己较劲。
【3、不过最后还是参加了本校(国学小学,羽毛球传统校)的羽毛球班,并且在第一次新人测试赛中打了第1名。羽毛球开始练时还比较认真,长时间都不能接触球,挥拍和步伐练习是基础,头一年还被老师说有潜力。但自己生性懒惰,爱玩,后来总是找借口不去训练,回家看动画片什么的,没多长时间就跟不上了,后来也就干脆彻底不练了。上中学后还是对当时的放弃很后悔,重新选择肯定会坚持的。并且整整晚了10年才认识当时就该认识的董姐姐 赏屿 ,其是后转学进入国学,并且成为羽毛球队主力;直至大学通过羽毛球认识聊天才得知】
4、小学的几年印象最深的就是在家门口地上的奋战了,每边9快方砖的大小,中间用砖头当网,一般都是我召集同学和邻居小伙伴,一个个都是蹲着或猫着腰,发明除了各种发球,起了各种名字,印象最深的就是“大鹏展翅”和“葫芦转”,当然其实很多发球都是不抛球,加上都不太会打,所以自然威力巨大。ps:学校只有1个石头台,都是被高年级占着;旁边胡同有个30cm高的地方偶尔去打,就觉得条件很好了。
5、后来乒乓球拍子逐渐也多了,直拍正胶,直拍反胶,横拍双反,横拍反长等等各种拍子都有,地方也不主要是地上了,课桌、家里的圆桌、还有过一块木板;
6、娱乐的形式主要有:3球1下,大中小,争皇(有各种版本,每个版本规则不尽相同),在小伙伴中我的球技自然算是数一数二。当时最得意的地方也正是后期打球的基础,即号称什么转都不吃,什么球都能给你接回去,实际上我采取的就是最简单的策略对付回去,当然从侧面也能说明我球感比其他人强,即使接高了别人也很难打死我。后来还是确定了以横拍两面反胶球拍为主拍,对付为主,先防住,偶尔进攻的打法。
7、1990年我因为1次数学竞赛获奖转到了景山学校,但印象中还偶尔会有在家门口地上的奋战,次数在慢慢减少。当时好像学校没有地方打乒乓球,印象不深。但记得7年级假期骑车将近1个小时去动物园那边的56中上奥数课,经常是课都听不到一半就到后边的石头台子去战斗,打到下课然后回家。
8、学校换了新址,天井有了10多个台子,还不是石头台,是木制的外面涂漆,网子是金属的。即使台子多了如果放学去的晚了,也经常没有台子,或被高中生抢去,记得有次他们来抢,说好双方各出1人打1局,谁输谁走,于是大家派我上场,过程不记得了,最终还是输了,虽然输得不多,但还是很沮丧。当时和朱迪 同年级不同班,不太熟悉,球场上好像交过手,他也算相对比较厉害的了。
9、虽然小学1年级就开始打乒乓,但是乒乓球比赛却很少看,明星也知道的甚少或者几乎不知,好像从95年天津世乒赛时我才慢慢更多的去了解,丁松的出现风靡一时,我也开始模仿削球反攻,自己手感好,退台能放球所以退台放球中加些削的成分就自认为会削了,然后能够冲到台前拍上一板,那自然是洋洋得意。
10、上了高中,六十五中(1995年),没有地方打乒乓球,我爱好的重心也转向了篮球、足球等项目,尤其是在初中时足球篮球排球在班里都只是替补,身高一般,又比较瘦弱,也就是班里男生不多,才勉强混个替补,偶尔上场拿到球害怕失误总是第一时间就传出去。高中时这些项目开始突飞猛进,
11、高中偶然一个机会发现原来教学楼顶上竟然有乒乓球台子,还有几个初中学生在练球,要不是学校通知爱好乒乓球的可以去测试看看,真的不知道还有这些。同时也有了高中期间唯一一个乒乓球伙伴,张大弓同学(也就是现在的风铃 ),之前认识但不知道他会打乒乓球。那次测试还是很紧张,下来总感觉老师肯定看不上了,但还是有机会又去了一次,初中学生都是特招生,全是体校功底,看着就很唬人,感觉他们也很不屑,老师让他们和我打计分看看,我还竟然赢了1个人(每个人只打1局)。之后就是偶尔跟风铃 同学找石头台子打球,也开始真正走到室内有正规球台的地方去花钱打球,那是我俩大概55开,我赢得稍多一点点,据他说还在少年宫练过一段时间。但我极其看不上他的动作。
12、风铃 同学还介绍我一起去参加比赛,印象中参加了两次,一次景山那里的少年宫,一次西城体校,什么类型的比赛不清楚了,碰到1个没练过的,勉强获胜,再碰到一个有功底的,21分连10都过不了,自己所擅长的东西完全就是虚的。
【13、高二时(1996年底)记不清什么原因了,我组织了第一次年级羽毛球赛,奖品是涂改液、方便面、转笔刀这些东西。地点就是楼前和热水区前的一片空地,按地砖计算距离,刚刚合适,每天中午不吃饭拿若干粉笔下去划线,侧面有一个小树正好在中间,拿一根背包带,搭上单买的网,另一边不打比赛的一个人拽着。我制定了详细的规则,写了好几篇数学作业纸,还特别根据实力制定了让分规则。当时风铃 还有另一个同学 qpark 在当时羽毛球实力也都相对不错。
qpark 同学由于和我家距离近,又同班。关系一直不错,羽毛球篮球,尤其是后来的台球经常一起玩。但当时他不打乒乓,直到上班后他才开始接触乒乓,并且进步很大。前几年他的重心又转向羽毛球,待再相见,我羽毛球已经完全无法与之抗衡。
后来记着又和同学一起组织了年级三人篮球赛,自己还组织了网球赛(同样是那边空地,横过来的距离勉强能打网球,两边用自行车,中间拉上成名已久的背包带。用的刚得到的一副仅仅比羽毛球拍大一点的木制网球拍),再组织第二届羽毛球赛时,没有打完就被取缔了。。。。
高二的暑假还参加了初中同学自发的一个足球训练活动。上了高三之后,搬到本校外面的一个单独小院内上课,因为那里清静。于是就有了我中午不吃饭或只吃个煎饼,就拿着篮球到本校占篮筐,每天都是自己投若干个三分,统计进球率,直到其他同学来到。高二时学会的打台球,后来周围同学打台球的也较多,于是毕业前台球占据了大半放学的时间,也许还能找到一些比分记录。】
14、虽然有乒乓球一路陪伴,但是那时在填写各种表格中的擅长那一栏,我都会填写数学、羽毛球,并且众多球类我基本都很喜欢,也自认为还不错。这也是后来起名 zball 的其中一个含义,z是姓,ball是球,也就是是球就“行”; 第二个含义是zb all ,自圆的解释是一个完整的真实的zb;还有第三个含义现在没有太大意义说了,呵呵。
1、上小学前实在是记不清了,但肯定是对球类都有一些兴趣和天份。自己的第一个拍子印象也不深了,但肯定是个直拍。
2、1987年,上2年级前的暑假,听说附近一个小学(方家胡同小学)乒乓球班招生,对墙打800还是1000个以上就可以入选,于是那段时期包括以后几年经常对着墙或是颠球数数,一般都是打到眼花才会坏,但每一次冲击自己的记录,失败也会很沮丧,成功超越一次便非常兴奋,自己不断在和自己较劲。
【3、不过最后还是参加了本校(国学小学,羽毛球传统校)的羽毛球班,并且在第一次新人测试赛中打了第1名。羽毛球开始练时还比较认真,长时间都不能接触球,挥拍和步伐练习是基础,头一年还被老师说有潜力。但自己生性懒惰,爱玩,后来总是找借口不去训练,回家看动画片什么的,没多长时间就跟不上了,后来也就干脆彻底不练了。上中学后还是对当时的放弃很后悔,重新选择肯定会坚持的。并且整整晚了10年才认识当时就该认识的董姐姐 赏屿 ,其是后转学进入国学,并且成为羽毛球队主力;直至大学通过羽毛球认识聊天才得知】
4、小学的几年印象最深的就是在家门口地上的奋战了,每边9快方砖的大小,中间用砖头当网,一般都是我召集同学和邻居小伙伴,一个个都是蹲着或猫着腰,发明除了各种发球,起了各种名字,印象最深的就是“大鹏展翅”和“葫芦转”,当然其实很多发球都是不抛球,加上都不太会打,所以自然威力巨大。ps:学校只有1个石头台,都是被高年级占着;旁边胡同有个30cm高的地方偶尔去打,就觉得条件很好了。
5、后来乒乓球拍子逐渐也多了,直拍正胶,直拍反胶,横拍双反,横拍反长等等各种拍子都有,地方也不主要是地上了,课桌、家里的圆桌、还有过一块木板;
6、娱乐的形式主要有:3球1下,大中小,争皇(有各种版本,每个版本规则不尽相同),在小伙伴中我的球技自然算是数一数二。当时最得意的地方也正是后期打球的基础,即号称什么转都不吃,什么球都能给你接回去,实际上我采取的就是最简单的策略对付回去,当然从侧面也能说明我球感比其他人强,即使接高了别人也很难打死我。后来还是确定了以横拍两面反胶球拍为主拍,对付为主,先防住,偶尔进攻的打法。
7、1990年我因为1次数学竞赛获奖转到了景山学校,但印象中还偶尔会有在家门口地上的奋战,次数在慢慢减少。当时好像学校没有地方打乒乓球,印象不深。但记得7年级假期骑车将近1个小时去动物园那边的56中上奥数课,经常是课都听不到一半就到后边的石头台子去战斗,打到下课然后回家。
8、学校换了新址,天井有了10多个台子,还不是石头台,是木制的外面涂漆,网子是金属的。即使台子多了如果放学去的晚了,也经常没有台子,或被高中生抢去,记得有次他们来抢,说好双方各出1人打1局,谁输谁走,于是大家派我上场,过程不记得了,最终还是输了,虽然输得不多,但还是很沮丧。当时和朱迪 同年级不同班,不太熟悉,球场上好像交过手,他也算相对比较厉害的了。
9、虽然小学1年级就开始打乒乓,但是乒乓球比赛却很少看,明星也知道的甚少或者几乎不知,好像从95年天津世乒赛时我才慢慢更多的去了解,丁松的出现风靡一时,我也开始模仿削球反攻,自己手感好,退台能放球所以退台放球中加些削的成分就自认为会削了,然后能够冲到台前拍上一板,那自然是洋洋得意。
10、上了高中,六十五中(1995年),没有地方打乒乓球,我爱好的重心也转向了篮球、足球等项目,尤其是在初中时足球篮球排球在班里都只是替补,身高一般,又比较瘦弱,也就是班里男生不多,才勉强混个替补,偶尔上场拿到球害怕失误总是第一时间就传出去。高中时这些项目开始突飞猛进,
11、高中偶然一个机会发现原来教学楼顶上竟然有乒乓球台子,还有几个初中学生在练球,要不是学校通知爱好乒乓球的可以去测试看看,真的不知道还有这些。同时也有了高中期间唯一一个乒乓球伙伴,张大弓同学(也就是现在的风铃 ),之前认识但不知道他会打乒乓球。那次测试还是很紧张,下来总感觉老师肯定看不上了,但还是有机会又去了一次,初中学生都是特招生,全是体校功底,看着就很唬人,感觉他们也很不屑,老师让他们和我打计分看看,我还竟然赢了1个人(每个人只打1局)。之后就是偶尔跟风铃 同学找石头台子打球,也开始真正走到室内有正规球台的地方去花钱打球,那是我俩大概55开,我赢得稍多一点点,据他说还在少年宫练过一段时间。但我极其看不上他的动作。
12、风铃 同学还介绍我一起去参加比赛,印象中参加了两次,一次景山那里的少年宫,一次西城体校,什么类型的比赛不清楚了,碰到1个没练过的,勉强获胜,再碰到一个有功底的,21分连10都过不了,自己所擅长的东西完全就是虚的。
【13、高二时(1996年底)记不清什么原因了,我组织了第一次年级羽毛球赛,奖品是涂改液、方便面、转笔刀这些东西。地点就是楼前和热水区前的一片空地,按地砖计算距离,刚刚合适,每天中午不吃饭拿若干粉笔下去划线,侧面有一个小树正好在中间,拿一根背包带,搭上单买的网,另一边不打比赛的一个人拽着。我制定了详细的规则,写了好几篇数学作业纸,还特别根据实力制定了让分规则。当时风铃 还有另一个同学 qpark 在当时羽毛球实力也都相对不错。
qpark 同学由于和我家距离近,又同班。关系一直不错,羽毛球篮球,尤其是后来的台球经常一起玩。但当时他不打乒乓,直到上班后他才开始接触乒乓,并且进步很大。前几年他的重心又转向羽毛球,待再相见,我羽毛球已经完全无法与之抗衡。
后来记着又和同学一起组织了年级三人篮球赛,自己还组织了网球赛(同样是那边空地,横过来的距离勉强能打网球,两边用自行车,中间拉上成名已久的背包带。用的刚得到的一副仅仅比羽毛球拍大一点的木制网球拍),再组织第二届羽毛球赛时,没有打完就被取缔了。。。。
高二的暑假还参加了初中同学自发的一个足球训练活动。上了高三之后,搬到本校外面的一个单独小院内上课,因为那里清静。于是就有了我中午不吃饭或只吃个煎饼,就拿着篮球到本校占篮筐,每天都是自己投若干个三分,统计进球率,直到其他同学来到。高二时学会的打台球,后来周围同学打台球的也较多,于是毕业前台球占据了大半放学的时间,也许还能找到一些比分记录。】
14、虽然有乒乓球一路陪伴,但是那时在填写各种表格中的擅长那一栏,我都会填写数学、羽毛球,并且众多球类我基本都很喜欢,也自认为还不错。这也是后来起名 zball 的其中一个含义,z是姓,ball是球,也就是是球就“行”; 第二个含义是zb all ,自圆的解释是一个完整的真实的zb;还有第三个含义现在没有太大意义说了,呵呵。
发表评论 评论 (32 个评论)
第三个含义是──
zb a ll=张斌 爱 LL(兰兰?玲玲……)
吊胃口呀,哈哈。
事情写得很实,但文笔却实是平淡了些,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