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如果您注册或者登录本网,则表示您同意本协议内容。

续谈中心与重心(转)

已有 458 次阅读    2012-05-19 10:30

        一、举例说明

       例1:将一个直径20cm、长200cm的玻璃器皿竖起,它的中心应在园心线的中间点上、重心在质量的支撑处;将其横放在2cm宽的支撑点上,中心仍在园心线的中间点上,重心却在支撑点上。将其注入一半容积的水以后,如不用器械帮助,则很难将其横放固定在2cm宽的支撑面上,原因是水的流动使重心很难稳定。如果徒手使水的流动在最短时间内稳定,将玻璃管竖立起来以便绝对控制重心与中心的相对稳定,应是个好办法。这个现象表明,当这个物体的重心发生转移时,会产生一种势动,这种势动的能力应是一种动量,而且,两端的倾斜越大,动量会越大。在动量传动时,其整体的中心不会改变。如果想保持这个物体的整体稳定,则必须保持两端的基本水平的位置平衡,也就是重心与中心的相对稳定。水不流动时,重心不会动,只有水流动时才会引起两端的失衡,所以,这个使物体失衡的"重心"并不固定,应该称其为运动重心更为确切。水开始涌向一端时,重心由静态转到了动态,这是重心转移的开始、即转换阶段。

        例2:跨栏运动员刘翔在起跑等候号令的予备动作中,身体的前倾幅度非常大,上躯干重心的位置更是远离双足,尤其是最初的六步除保持最大限度的前倾外,都要象速滑一样用"外八的侧蹬"步法,据专家介绍,这样利于重心前移、会有效提高启动的初速度。

        二、运动重心的部位

        我们从发力的过程来分析,人体休闲站立时,重心是平分在双脚上来承担的,即在人体的垂直轴线的最未端、双脚连线的中间位置上,只要头部及左、右双臂不单独地异向发力,上躯可以任意地以垂直轴为轴线的转动,重心并不会有改变的体现;这时的手指、手腕,甚至是以肘为支点的小臂等可以单独发力的小关节的小幅动作的发力,也不会引起身体失衡。所以,我们所说的重心,应是身体整体运动过程中保持平衡的重心点、即运动重心。随着发力动作的不同变化,重心也会随之变化,因此,运动重心在人体运动过程中的位置与容器中流动的水一样,并不是固定的。

        1.  重心:上躯可以任意地以垂直轴为轴线的这个转动是由腰部来完成的,具体地说是以腰椎为轴来完成的。腰椎、胸椎、颈椎是组成上躯的基础,其中只有胸椎的活动范围最小,但它却是承担双臂及头部运动的基础部位,又是腰部运动形式上传的最大区域,有着与髋部相同地"承上启下"的连接作用,我们由(脚)下至(手)上、再向前的动量传递也是经过胸椎及锁骨等传到手臂上的,而手臂的发力又是以肩关节为支撑,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人体重心的位置应该就是胸椎与颈椎连接所在的区域,即胸椎与胸骨共同组成的"胸廓"的上部、双肩连线的中间、是以胸椎为主要体现基础的。我们常说予备站位时真正地做到了"收腹含胸、身体稍前倾"、重心会在体外,由于这时人体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就应是以这个部位来衡量的。正手拉球发力时,在引拍与迎前过程中重心己经进行了由静到动的过程转换,加速摩擦时持拍手臂的小重心运动会打破身体重心点的平衡而显得相对突出并更附合运动重心的特征,依据例1,所以,持拍手臂的支点即肩部就应是正手发力时运动重心的基本所在位置了。

        2.  中心:人体的垂直轴线是通过耻骨联合到双脚间的,耻骨联合在盆骨的中间,左右髋与耻骨联合组成了盆骨,上躯通过腰、骶椎与盆骨相连接,下肢通过股骨头与左右髋相连接,所以,人体的中心点是在耻骨联合部位。这个部位并无发力功能,所以,人体无论运动与否,中心点的这个位置是不会改变的。这样,就可以基本确定,运动重心与人体中心的连接是胸椎、腰椎与骶椎,而腰椎也是重心与中心间的基本相对距离。我们都知道,腰部是人体最大的发力关节,"就腰部来说,屈伸的幅度是14°~20°;侧屈幅度是4°~6°;旋转幅度是3°~5°(选自戴临中老师原著)"。需要重点说明的是:人体的上下肢发力都离不开髋部(盆骨)的支持,而人体激烈运动的发力空间是以三维运功为基础的多维立体空间,运动重心与中心的相对位置决定了人体运动时的平衡状态,中心在人体的位置上是不变的,我们要控制运动中人体的平衡,就是控制运动重心与身体中心的相对空间位置。同时,运动重心与身体中心的相对最大"位移势差"、也是人体的最大发力极限,是由下肢为支撑、最终体现在人体脊椎上的。

        三、重心的控制

        意识中有了上面的概念以后,回到我们的发力机制上来。仍以正手拉球过程为例:

        予备站位时,要双足分开同肩宽或略比肩宽、双膝微屈、双足跟微虚,其中双膝微屈的"度"最不易准确地把握,所以有将屈、曲同解的,更有很多种"屈"的现象,其中最常见就是将"屈"误作"曲",收腹含胸动作有了,却将双腿的支撑作用只完成了一半、即只支未撑,这大多是"先屈膝、后弯腰"的结果,通常表现在双膝关节只是适度弯曲、用在了中心支承的向下移,却没有将重心"架起"至颈椎与胸椎的结合处,再加上受过度强调身体"放松"的影响,造成了重心下坐的后果。这种现象很常见,曾有几位球友问我:我的予备站位已经都按要求做了,怎么引拍与发力还是觉得不顺畅?其原因就是双膝"微屈"的度没能把握好。依据实践,我感觉双膝应是"被动的屈",即应"先弯腰、后屈膝":身体正常直立状态下"双足分开略比肩宽"然后"收腹含胸",使身体缓缓前倾至双足跟微虚时、双膝自然地会有用以重心平衡的微曲时停住并保持住这种状态,这时将双膝关节同时稍向内"扣"(这个由"内扣、微曲"组成的复合动作即为"膝内屈")、臀部会有微上翘的感觉时再停住不动并保持住这种状态,这时你就会有重心向上、向前并在身前、体外的感觉,还必须将下颏抬起才能向前平视,这就是我们要求的予备站位时的身体状态,也是重心控制的第一步。予备站位时请注意:1.  一定要"先弯腰、后屈膝";2.  "双脚分开略比肩宽"是以双脚内侧的直接距离为参照的。

         第二步,引拍:移步到位后,在用单步进行中心微调的同时,转腰使持拍手臂顺延着来球的弧线的延长线方向打开大小臂并后拉手引拍,在转体斜身、后拉手的过程中,右膝关节再度稍内屈使右肩下沉,引拍到位后,平分在双脚上的"重心"一部分已偏转到右脚前掌的支撑上,由于双膝尤其是右膝"内屈"支撑的限制,右髋部并没有后移,只有扭转腰腹使胸廓带手臂相对于髋部发生了位移的重心偏转现象。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转腰腹仍必须是在"收腹含胸"的前提下,只有向右侧屈摆腰的"沉肩"是不正确的,这时的颈椎与胸椎的结合处的垂直投影点应在右脚掌前、并仍有臀部上翘的感觉,如果你的投影点未至右脚掌前或偏离太过,以及没有臀部上翘的感觉,那未你的发力就会有问题。引拍时请注意:1.  顺延着来球的弧线的延长线方向打开大小臂并后拉手引拍;2.  颈椎与胸椎的结合处的垂直投影点应在右脚掌前、并有臀部上翘的感觉。

        第三步,发力:启动时,仍是受右膝"内屈"的限制而腰动髋不动、只是转胸廓带(不发力的)手臂、使"斜转"的上体复位,这时的"重心"相对于右脚发生了一定幅度的相对位移而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惯性"势动",这个过程,只是发力过程的予动,即重心的由静到动的转换过程(重心转换),它是发生在"蹬转"过程之前的。这里要说明的是这个阶段只是在右脚"踩实"作支撑使髋不动的前提下、腰部的部分发力使重心发生了移动而产生了"势动",这是"踩转"、而不是"蹬转"。那未怎样使这个"势动"产生的"动量"得到有效利用呢?最有效途径就是主动地进行有效的"动量上传"来加大"重心转移"、使腰部的发力尽可能多的用在带动肩部和手臂的向前、上,而不是承担在"重心位移"的发力上、从而成为"有效功"而不致被分化成了浪费的"无用功"。简单地理解就是:将重心转移运动与腰部运动有机组合成为一体的发力,才是科学合理地发力机制。具体细化到动作上,就是先"拧"腰来转换并移动"重心"使肩向前向上。

分享 收藏|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