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如果您注册或者登录本网,则表示您同意本协议内容。

浅谈拉攻(转)

已有 249 次阅读    2012-05-18 06:32

    在我们业余球友中有相当一部人对从快攻转入弧圈的过程有一个误解就是攻球可以直接转入弧圈技术的练习,"快攻练好了,加上摩擦就是弧圈"的观点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事实上,从快攻转入弧圈的过程中还有一个技术进程是必须要引起注意的,这就是由快攻转入弧圈的中间技术———拉攻。实际上,在快攻的基础上加上适度地摩擦是拉攻技术、而非弧圈。

        拉攻技术是常见且常用的一种正、反手攻球技术,站位距离要求是近台的45~65cm左右,发力中带摩擦,这一点与加转弧圈球技术相近:发力中也带有撞击成分、有时还很强烈,这一点与攻球技术相近,因此,拉攻技术是介于攻球与弧圈之间的一种中间技术。 我们很多球友初学入门练正手攻时,并未从平挡和加、减力挡开始打基础来体会借力与自发力的作用,对挥小臂及收小臂的发力区别也不清楚,所以将拉攻当快攻练习的大有人在。因为有摩擦会使回球易过网和提高上台率,所以有人认为练基本功时应加点摩擦的错误观念导致无意中失去了对撞击时正压力的实施方法及摩擦时正压力实施方法相互区别的切实体验过程,以至造成了如何"吃住球"在概念上的混乱。我们都知道乒乓球是园周运动,所以攻球时是带有摩擦成分的,只不过因旋转强度在每秒25转以下而可以被忽略不计,所以在攻球时"吃住球"的方法上习惯地以正面撞击为主以求正压力充足的概念得到了公认和采用,由于错误地将拉攻技术完全地当做了弧圈技术,於是弧圈球中的"吃住球"受到这种影响以撞击为主的说法和现象也大有人在。 拉攻技术在很多资料中称其为拉球,其中的典型技术是我们常说的"提拉",台内的"突击"与近台的"抽杀(或抽打)"也属拉攻技术范畴,它们统一的技术特点就是击打与摩擦同存于一个发力过程中,而这个发力动作也是由快收小臂完成的,这与快攻技术相近,但与弧圈技术的本质区别是拉攻是"收小臂"、弧圈技术是"收缩小臂",一字之差的摩擦方式不同决定了发力机制的不同。

    分析一下:拉攻的基本技术是以击打为主、摩擦为辅来追求速度、力量和落点的,加入旋转只是为了稳定性,所以正压力的施加方法是在拍与球正面接触的比例分配上;弧圈技术则完全是以摩擦为中心内容的,正压力的施加方法是拍面沿球外园不断摩擦来实现从多个角度持续施加正压力的连续过程,这就是弧圈与拉攻的技术根本区别之所在。拉攻技术发展到现在,在"吃住球"与发力的方法上己接近于弧圈技术,但正压力的施加方法上仍然还存在有明显地差别,虽然也有人提出了以"包球"形式来增加摩擦效果的改进方法,但从收小臂与收缩小臂的发力机制上的根本差别并没有完全消除,具体表现在"二次加速"的理念上,有人用收小臂的发力机制去体验"慢迎球、快加速"的效果,这只能是改良,可以收到"发力集中"的较明显效果,但正压力实施的方法没有彻底改造,虽然旋转强度增加了、球速也提高了,但最终还是达不到弧圈技术的效果,同时也自然地出现了如何"吃住球"的疑惑。 在"收缩小臂"的动作过程中,是由手腕的外展转内收带小臂内旋发力摩擦的,这个摩擦过程中的基础是手腕外展转内收的摩擦所制造的侧旋对来球中的上、下旋进行消除,这是"利用旋转、克服旋转来制造旋转"中的克服旋转的体现,也是弧圈技术中"吃住球"内容的过程。克服了来球旋转后的小臂内旋的发力与"蹬转"的发力有机地融合所产生的"二次加速"使小臂加速向前继续沿来球外园的园弧式摩擦方式和方法,就是产生强烈上旋的根本条件,其中拍面的前倾角度、触球点与发力方向等技术细节决定了回球的运行速度和旋转强度等技术指标,这也符合"弧圈技术的中心内容是摩擦"的理念,而拉攻的"吃住球"的方法除加强撞击外,还有加大球在拍面上的摩擦距离来延长摩擦时间、加大整体动作幅度及将球"吃进"海绵和拉开胶面等等方法。我认为,延长球在拍面上的平动摩擦距离不如沿球的外园的'园弧式"持续摩擦的方法更为合理,园弧式摩擦的正压力综合值明显大于球在拍面上的平动摩擦距离的正压力值,所以控球会非常稳定,这样不仅符合"乒乓球是园周运动"的技术原理,也会明显增加"摩擦系数"在摩擦过程中的效果,从触球点与发力方向的调整中,速度与旋转也完全是可以同时兼得的。这是发力过程中以拍为主、还是以球为主的观念问题,因为将注意力集中到拍子上和集中到球上的操作过程的微妙变化所产生的效果是明显不同的,这是理念上到具体手法上的明显区别,这一点很重要。

        拉攻与弧圈的应用范围有不同,实战中的使用比也不同。例如半出台的下旋来球应属近台技术,在抢时间上"提拉"技术就较适用,动作幅度小的优势还利于后续进攻的衔接,如用加转弧圈,则会给对方以充足的准备时间组织反击而构成对自已的威胁。再如中近台的站位应对较强下旋来球时,拉攻的优势会逊于加转弧圈的旋转强度及落点相对灵活多变的优势,但对于不转或球速相对较快的来球,拉攻的优势则要相对明显得多。再如移动中击球,拉攻的优势则会更加明显,因为移动中击球所需的重心及动作调整中,由于动作幅度相对较小,所以重心相对会易控制、主要由小臂发力的发力机制要求也会因为有肘与肩两个关节的支持而灵活易控。有球友为此会将近台的拉攻技术当做是前冲、甚至误认为是暴冲,是对两种技术的发力机制内容的认识不足。

         两种技术外观上的最大区别是:拉攻是拍子相对于球的平面运动;而弧圈是拍子相对于球的园弧运动。专业运动员的拉攻使用率要明显低于业余球友,但拉攻与弧圈技术的结合运用率要明显高于业余球友,这不只是技术概念上的差距,步法上导致的包括外展在内的引拍完整性以及手法上千锤百炼的训练方法的结果也是业余球友所不能及的,手法上的最大差别就在于"收小臂与收缩小臂"的动作过程中的成分比例上,身法上的差别就在于有无"二次加速"之分。所以,两种技术在手法、身法、步法的差别应是显而易见、不难区分的。

分享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