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如果您注册或者登录本网,则表示您同意本协议内容。

控短技术的辨析

已有 877 次阅读    2012-04-09 18:14   标签技术  2001 
短控技术的辨析比赛中很多情况下需要运用落点来控制对方,尤其是短球,我们可以把运用短球的技术统称为短控技术。这里,根据比赛中控制短球的情况,归纳为发短、摆短、回短、搓短和吸短等5类技术。下面,根据个人的理解,就上述5类短控技术做一个基本的分析,以期能给大家一点帮助。发短指发短球。在与水平比较高,习惯于打接发球抢的选手对阵时,或对付站位离台较远、步法移动不快,不会处理台内球的选手,或者在与削球选手的比赛中,都可以利用发出的短球来控制对方。对于第一种对手,发出的球不仅要短,还要注意落点要好,尽可能控制住第二板球不让他上手抢攻或抢拉,一般靠近中路一点,使对方侧身和使用正手都比较别扭,至少不能让他轻易上手。当发球控制住对方的进攻后,就要想办法在第三板争取主动,自己先于对方上手进攻,也就是我们常常运用的发球抢攻,即前三板的先发制人。发短球可以用正手发,也可以用反手发,究竟采用哪种发球技术,平时要在练习时去仔细的琢磨,并熟练掌握。我们可以看看原世界冠军庄则栋先生的反手短球,一般是发对方的正手(直线),对方回接后采用两边挑打来争取主动,因为庄先生是两面攻的打法,也就是说,发什么样的短球,要与自己的进攻性技术,尤其是自己的特长技术衔接起来,不能是为了短而发短,而是通过发短来为自己的进攻创造条件。如果你发短不能进攻,那么,就说明你还需要将进攻的技术与发短进一步结合。平时练习时,不仅要清醒的知道对方将会采用怎样的方式回接,还要掌握对方回接的基本线路,然后在这个基础上你再去研究还击的方法,效果就会更好。摆短摆短是针对接发球而言的特殊回接方式,只要对方的发球是下旋或不转且短,都可以通过摆短的形式进行回接,这是没有异议的。大家对摆短技术的描述可能有很多种方式,但最根本的就是少用手腕,少用力,借力轻送,摆短过去的球并没有什么旋转,但是一定要短。接发球摆短技术是一项难度较高的技术,其难度不在技术,而在于对对方发球旋转的判断和力度的掌握上,这需要良好的手感、球感和经验。训练中一般进行一些相互间的短搓练习,虽然对增强手上的感觉和体会送球的力度很有帮助,但不要忽视,这样的练习还不是摆短的全部,真正的摆短练习是一定要在接发球的过程中去体验和掌握,因为摆短与搓短所面临的球势是完全不同的。搓短不能替代摆短,道理就在于摆短是用于接发球。回短摆短与回短是联系在一起的,当对方摆短控制很好,你也没有上手的机会的时候,一般就采用回短的方法,回短与摆短的共同点是节奏与速度都无出左右,手法也比较相近,区别就在于简化了接发球的环节,显然,从技术的角度来说,回短相对摆短来说难度要小一点,但由于回短时双方都进入了比赛状态,落点的控制会导致身体位置的不断变化,来回的过程中在操纵身体的敏捷能力和瞬间的移动技巧上的要求也随之增加,不慎就会使回接的球冒高。我们看到高手的比赛中,争夺的焦点都集中在摆短与回短的过程中,只要任意一方回短出现冒高的情况,双方短控的胶着状态就被打破,实现攻防转换往往都是从这里开始的,因此掌握回短的技术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快速的反应、及时的移动和身体的灵巧性以及这些因素与回短技术的高度融合。实际上,不少球手并不缺少回短的技术,而是缺乏在变化和移动中控制和使用技术的能力。表面上看是技术问题,其实质是出在影响技术因素的其它方面,明白这一点,对我们分析回短问题的结症时会有所帮助。搓短搓短与摆短和回短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搓短可以是慢搓,也可以是快搓,可以是加转搓也可以是搓不转,其区别突显在速度上的要求与摆短和回短没有一致性,基于这一原因,搓短相对与摆短和回短而显得更加稳定,对于业余球手来说,掌握一手搓短的技法要比追求摆短和回短技术的回报率要高得多,虽然在速度上不及摆短和回短那样使对方措手不及,但运用恰当,同样也能起到钳制对方进攻的目的。同时,搓短一般是与撇长(或搓长)结合在一起的,在运用搓攻战术时,长短的变化成为你寻找进攻机会的一种实效性很强的手段,如果你能较好的把搓短与回短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效果将更加明显。吸短吸短与搓短之间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所谓吸短,即包含了主动改变搓球节奏的成分在内,这种改变是将对方有速度的搓球通过“吸”来进行抵减,使之缓慢,有缓冲的意思,也包括降低回过去的球向前运行的速度,吸短在技术上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击球前的一瞬间有微小的球拍回收的动作,对于弱上旋球也可以吸短,对于速度较强的上旋则叫减力挡,目的都是为了改变球的节奏。对于一个球手来说,与其它技术一样,短控技术的掌握并不是孤立的。短控技术的质量与球手整体技术的质量基本上是成正比的,也就是说,球手的短控技术是随个体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而提高,掌握短控技术所需要的身体条件和技能、技巧与掌握其它技术的条件是一致的,有了这种认识,就会使我们在练习短控技术时不至于心浮气燥,急于求成。学习任何技术,都要把它放到自己整体技术的框架中去考虑,摆正这种技术在整体技术中的位置,才能使你知道怎么样去练习才会获得更大的效益。要知道,随着自己整体技术的提升,会使许多原来自己想都没有想过的技术水到渠成,应验的一句话就是: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
分享 收藏|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