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如果您注册或者登录本网,则表示您同意本协议内容。

前三板漫谈之二

已有 969 次阅读    2012-04-03 00:59   标签2001  2002 
前三板漫谈(之二)前三板技术与战术是目前世界乒坛主流打法的主要特征,这是众所周知的。比赛中前三板质量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比赛的结局,这也毫不奇怪。问题是,长期以来,为什么中国选手的前三板一直都能保持着领先的趋势,而凸显出自己的优势?是不是国外的选手对前三板的认识不如我们,还是我们掌握前三板技术的灵性就一定会比国外选手的要高?了解这一问题的实质,对我们今后一个时期,尤其是进入无机胶水时代后继续保持长盛不衰,有着积极的意义。中国的乒乓球是靠近台快攻起家的,前三板可以说是近台快攻克敌制胜的“杀手锏”和传统的看家法宝。几十年来,我们就是靠前三板的优势打开了攀登世界乒坛高峰的通道。发球,可以说是中国对世界乒乓球运动贡献最大的一个方面,或者说是一个领域。分析我国世界冠军的技术特点,无不都体现了前三板技术的精湛和发球的独到之处,我国第一个连续三次获得世界男子单打冠军的庄则栋,其反手短球之后的左右开杀;与庄同时连续三次获得单打亚军的李富荣,正手转与不转发球后的侧身抢攻与连续的正手搏杀,至今还历历在目。在中国队一代又一代优秀选手中间,发球突出,前三板强悍的可以说是层出不穷,数不胜数。曾几何时,国手的高抛发球、低抛的转与不转,使得国外高手一筹莫展、无所适从。尽管2002年之后比赛实行了无遮挡发球的规则,但我们在发球以及前三板技术上的优势并没有受到预料之外的遏制,相反而有了新的发展。这一点,从最近几年世界重大比赛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窥视。中国从下至上各个层次,历年历届的训练都坚持和继承了传统的打法,以前三板的训练为龙头,用前三板的训练来带动技术的训练,这种传统的训练理念和技术风格以及逐年系统训练所积淀的技术功底,如同“十年磨一剑”,剑出鞘即锋芒毕露,是国外选手无法企及的。客观分析,目前中国乒乓球所保持的优势,仍然很大程度体现在前三板技术上。可以说,前三板技术运用的程度,已经成为我们衡量国手的技术状态稳不稳定的晴雨表。就我国选手而言,掌握前三板技术直拍比横拍要好,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前一个阶段我国直拍选手的成绩要好于横拍选手。大力以及马龙,就其技术实力而言,早已达到了世界的顶尖水平,但在前三板技术方面,显然要比马琳和王皓逊色,尤其涉及到前三板处理台内小球的能力上,差距更是明显。解决我国横拍前三板技术的瓶颈,显然是我们今后一个时期“全国一盘棋”的首要任务。不明确这一点,防患于未然,我们终究是会吃亏的。因为马琳、王皓之后,我们还会培养出更新锐的直拍球手吗?目前的状况并不使人乐观。
分享 收藏|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