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如果您注册或者登录本网,则表示您同意本协议内容。

弧圈球总论(转)

已有 621 次阅读    2012-09-11 18:30   标签弧圈球 
教你打弧圈球(总论) 题记:乒乓球发展到今天,已经有百年的历史,然而当乒乓球真正开始疯狂成长的时候,那是在半个世纪以前。我们爱球的人都懂得:乒乓球的五大基本要素:力量、速度、旋转、弧线、落点。这五个要素是相辅相成,互相弥补,缺一不可的。他们之间存在着不能兼顾的必要条件的同时,也有着可以互相优化的必然联系。乒乓球看起来很简单-----只要把球打过去就可以。但是,当我们这些球迷如此对乒乓球痴迷的时候,我们还会满足于乌龟爬行,蚂蚁上树般的击球速度吗?我们还会满足于数十回合而不停息的较量吗?乒乓球施行打球的改革以后。速度和旋转的结合、弧线和力量的完美统一、还有控制严密而诡异的落点。这些已经成为乒乓球技术中最顶端、最重要的技术。然而,也正有一项技术把所有的这些要素都融合为一体了。让乒乓球成为有灵魂的球体。一项能把所以难以控制,难以应付、旋转强烈的球都能轻松、稳定而又有质量的回击过去的技术,它有个响当当的名字--------叫做弧圈球。今天说到现代乒乓球进攻技术里最主流的一项——弧圈球。因为它是速度与旋转的完美统一。还是先让我们来点老生常谈:自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人发明了弧圈球之后,到今天,它已经成为最重要的进攻技术——即使对削球选手也不例外,但正胶选手除外。弧圈球有旋转,制造弧线更好,磨擦更多些,出手更稳定些,速度也不是很慢,比较好的兼顾了威胁和命中率,而且近台、中近台、远台都能用,所以比正手攻球(快攻)的使用范围广泛得多。还有一点很重要,我们总是谈速度变化、节奏变化,弧圈球恰恰在这方面比快攻强得多,你可以早点拉、晚点拉、快点拉、慢点拉,甚至拉点假弧圈……只要技术水平够,想怎么拉就怎么拉,节奏变化更为丰富。在高水平的竞技中,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应该承认弧圈球比纯粹的正手快攻稳定性更好。对业余选手来说,相对而言也是比较容易练、容易见效的。但有一点说在前面,希望大家练习的同时一,在不用的侧重点上根据个人特点有所发挥,这样拉出来的弧圈球就有点味道了,而不是一味地猛冲,也不是只在下降点跟对手乱兜一气。 当我们的正反手技术略有些娴熟。判断和协调能力有些上升,步法可以合理利用、动作不再僵硬的是时候(业余球友可以更早些)我们就要开始练习弧圈球。这时候你或许已经明白了弧圈球的原理,或者已经接触了浅显的知识。但是你仍旧需要把问题弄得更清楚。技术原理分析的更透彻。让我们共同学习一下吧。1.弧圈球动作的原理与错误动作产生和分析1.1、正手弧圈球技术1.1.1、技术特点:1.正手加转弧圈球技术 正手加转弧圈球技术的特点是:球速慢,弧线较高,旋转强,落台后有明显的下沉,是对付强烈下旋的最好技术之一. 直横技术动作要求基本相同:(右手为例,后同)战位:两脚开立,右脚稍后,身体略向前倾.两膝微曲。重心在两脚之间。引拍:后下方,手臂自然伸开,肘关节几乎伸直,腰向右转,重心随转腰移到右脚上,拍面前倾。 击球:向左前上方挥拍的同时,身体重心由右脚向左转移,在球的下降前期击球的中部偏上部位。摩擦球时,前臂在腰和大臂的带动下做爆发性的快收动作。(动作不要太长,要突然有力,小臂收的要快)。随势挥拍:击球后,因身体动作幅度过大,力量大,要有适当的向前上方挥拍的动作,一保持身体的平衡,利于还原。 注意要点:1.沉肩,转腰,降低重心,向后引拍。 2.右脚蹬地并转腰,挥臂。 3.向左前上方挥拍,加速摩擦球的中部,注意小臂的快收动作 4.身体向上顶,控制挥拍的幅度。 提 示:1.战位,重心较低 2.引拍,位置较低,拍面稍立起。 3.击球要点,拍面不要太前倾,摩擦球的中部偏上处,挥拍方向向上比较多。1.1.2、正手拉半出台球注意事项: 1.身体向前上顶,并加速挥拍,但用力不宜过大。 2.引拍不宜过后,身体前迎,靠近球台。 3.拉球后身体继续前迎,维持重心,利于还原。 提 示:身体靠近球台,前顶,拍面不要太前倾,摩擦球的中部偏上处。 1.1.3、正手拉球注意事项: 持拍手侧,肩要放松,下沉些。 引拍要靠腰来完成,是力量通过转动来积蓄起来。 发力过程中,以转腰为基础手臂的快收为主,手腕发力将力量充分传到球体上, 同时手腕要控制球的弧线,即保证有一个好的摩擦角度,和弧线曲度。1.2、正手前冲弧圈球1.2.1、技术特点:出手快,球速度快,力量较大,飞行弧线低,落台后有下沉.进攻性强,是对付发球、推挡、搓、削的有效技术。横、直动作要领基本相同。站位:比拉加转弧圈球稍近抬一些。身体中心也稍高一点。引拍:向后下方引拍,根据来球的弧线高低,确定引拍的位置。一般情况下低于来球,但位置比拉加转弧圈要高。拍面前倾稍大于拉加转弧圈,身体重心移到右脚。击球:向左前略向上挥动球拍,在球的上升期或高点期击球中上部。手臂借助身体转动的力量发力,前臂和手臂在击球瞬间,发力摩擦球。(手腕控制,且不可把发力来交个手腕完成,拍面的角度可由大到小调整到适合个人的最佳角度后固定下来)随势挥拍:击球后,为了让力量充分的作用在球上,同时保证身体平衡和利于还原,随势挥拍动作就十分的重要,身体重心移至左脚。1.2.2、特别提示:1.拉下旋时,引拍要充分,拉上旋时,引拍不宜过大,身体前迎拍形前倾较大,发力挥拍。2.身体和挥拍动作向前较多(很多教练在教球时都以网上方5CM处来提醒队员)3.大多数人在拉前冲的时候只注意的快的概念而忽略了转的概念,这里提示:前冲威力是由快速和有力的摩擦而产生的。4.容易出现的错误:拉空,有力用不上,拉下网,手腕发力过多而失去控制。这就 需要通过逐渐前倾的拍面和完整的技术动作加之到位的步法来配合改正。 拉前冲一定要通过重心的转换来获得力量,以小臂的快手发力为主,手腕控制落点来完成正个动作。其中重心转移和小臂快收最为重要。1.3、正手侧旋弧圈1.3.1技术特点:正手侧旋弧圈球是多用于横板正手位大角度变被动为主动的有效回击手段。也被广大业余直拍选手所热忠。尤其是直拍正手台内(针对业余球友)小侧旋弧圈是一种很使用的技术。由于它避开了下选的强旋区所以不吃球,同时也因其角度的刁钻和回球的突然可以直接得分,同时也可以替代挑打等高难技术,同时提高回接下旋来球的质量,和主动进攻的意识。由于本人不赞同业余选手多用此项技术所以这里只做简单的介绍。供球友参考。特点:有明显左拐现象。动作要点:站位:根据来球情况确立。两脚开立左脚稍前,身体向右侧转动侧对来球。引拍:向后引拍,拍面呈半横状。(直拍选手拍面稍立起,手腕内旋)击球:上臂带动前臂和手腕,结合腰部的转动协调用力,向左前上方挥拍。在来球的下降期摩擦球的右中部,使球产生强烈的左侧旋或者左侧上旋。随势挥拍:击球后,重心由右脚转移至左脚,并随势挥拍。1.3.2、提 示:1.拉下旋时可以摩擦球的中下部,拉上旋时可以摩擦球的中上部。 2.向体侧后方引拍,身体靠近来球。容易出现的错误:1.身体离球远,向侧用力不充分,发不出力也拉不出侧旋。 2.击球部位不准确,形成过不了网或者勉强过网质量却不高。解释部分球友前冲而出侧旋的原因: 1.击球部位不准确,拉前冲出现侧旋多半是因为拍半横状,和球离身体太近。 2.拉前冲带侧旋是因为用力方向向左上过多,而向前太少。 3.身体迎前不够,战位不合理。2、弧圈球技术要点分析:看到大家的评论很高兴。这说明我的论文有了参照的东西。解释下:这是给老师看的文章。文章中不允许:转于XXXxxx 之类的语言。既然大家这样喜欢讨论弧圈球我也来谈点自己的东西。文章将进行修改。因为昨天弄得太晚。本来想把题目改成“志”了。但是今天想来写点东西。能和大家共同探讨真的很愉快。2.1、盯球:在练习初期,有一点是教科书里很少谈到,但乒乓小匠认为非常重要的。其实这点以前的文章里也提过,但没有刻意强调,这里觉得有责任所有乒乓球友做个提示——要盯球。盯球在很多教练看来都不需要放在第一位的。但是本文是写给有些基础后才开始练习弧圈的业余朋友的。在正反手摆速基本成型的时候在来学习弧圈球。我在教学过程中是这样的进程。盯球是一种内在的积极的打球因素。在练习的时候,即使是业余球友也基本能把球打的非常稳定。这个时候大家往往只注意了动作或者威力。或者还原。这个时候就忘记了盯球和判断。因为来球基本都在自己特别舒服的地方,不需要判断。打着打着就机械了。这样练习下去就影响了进步。谈到盯球我在多说两句。即使是练习基本对攻的时候也需要判断。因为每一个球的速度、旋转、落点、方向、弧线、力量都是不尽相同的。所以打球的时候就需要做出判断。主要是养成盯球的习惯。从而增强判断的能力。我在教学的时候即使是同一落点的球,也要求队员的右脚做出相应的调节。这里面主要应用的是碎步。除了上面提到的利处,还有一点就是可以非常好的完成完整的击球动作,形成相应的击球节奏。这对你技术的增长有很大的帮助。2.1.2引拍:盯住球了,接下来是“引拍”。不过在引拍之前你需要准确的判断球的速度,旋转还有落点。至少你能初步的估计出球会落在某个区域范围(这个范围应该很小)附近。要知道球友多高。需要什么角度的拍形?球的最高点应该在哪个位置出现?你需要选择离台多远的站位才比较合适?其实,引拍就是个放松和蓄积力量的过程。有很多业余爱好者更喜欢用你瞄这个字来形容。我觉得有点夸张,同时也觉得把引拍的作用说的太小了。在你所有击球的过程中。引拍是前提。这是你整个击球动作的基础。很多球友把拍子引得很低。然后腰就会別在那!这样就没有办法把集中的力量在短时间内快速而集中的发出来。另外一方面就是引拍过低。等球过来的时候会在你球拍的上方。这样如果你再想往前发力那么只有一个结果就是从球的地下穿过去。第二,就是引拍过于向后的问题。不是什么球都能发上力的。在业余球友不会对拉的时候你没有那么多的机会发大力。这个时候引拍就不能太高。最后,就是在拉下旋的时候。我看到很多人都是想通过旋转把球给带上来。结果拍是向下放了但是只收臂。并没有用腰去引。也没有加速挥拍的这个过程。如果这样练习下去,想从容的拉和冲下旋球(出台)那是非常难的。接下来谈一下引拍的速度问题。很多教练都知道引拍要慢!发力要快,还原要快。如果把挥拍击球和还原看为一个整体,而把其他的动作和步法看成三份的话。那么挥拍击球和还原的速度更接近整个过程的1/4,如果是小范围内的击球,那么应该在1/3附近。这就是击球的节奏问题之一。我在给11--14岁的孩子上课的时候,很多时候都在强调节奏的问题。其中男孩子凶狠的比较多。而女孩子更多的就是怕对不上节奏。很多女孩子只要节奏一乱就基本会输球。因为她们改变击球节奏的能力比较差。在节奏被对方牵走的时候。很难再把节奏找回来。在训练的时候要保持击球的节奏。有很多学生总是喜欢击打上升期,把球带过去!这样球没有什么质量。这是假快。我在训练横板反手的时候,个别比较灵活,判断准确,喜欢抢的同学,就让他练习半高球的借力和发力弹击和快带。动作小而准确度高。能借上力的同时也能发上力。而且能控制住自己的节奏。当你的节奏快了以后,想慢下来是相对容易的一件事。这样你也可以控制对方的节奏。在比赛中,可以控制着节奏打球--------我认为这是真快!!!在开始练习弧圈球的时候需要慢引拍。把击球的质量提高。准确度提高。这样你猜能控制住你自己的节奏,才 能更好的集中发力。在比赛中才能真正的做到快。很多业余球友常常问:什么动作是正确的?你看我的动作对不对?我也经常和他们说:动作一个人一个样!只要击球合理就行了。而这个慢引拍的问题,就是击球合理的开始。2.2挥拍击球首先,我个人认为“先打后磨”这种说法是不对的。我觉得动作做出来了,球在空间上的运动,和时间上的先后就已经被固定。先打还怎么磨?只要是打磨的击球方式几乎都是先打后磨的。而同行死打磨这个动作又是一体的。是不能分开来做的。但是,就在触球的时候,也是打磨同时进行的。很多时候用撞击来代替发力向前的说法,这是不对的。也是根本性的错误。拿前冲弧圈球来举例。前冲弧圈球是高速飞行和高速旋转的集合体。也有一种说法叫:高速旋转产生的前冲力。这里表达的意思是一致的。只是说法上的不同而已。不过我们从此可以看出:前冲弧圈不光要有速度,而且要有旋转,而且是高速旋转-------即强烈旋转。为什么很多运动员在冲球的时候能发出很大的击球声音。这是撞击的声音吗?具体的我说不个详细和所以然来。但是我可以很确切的告诉朋友们:那是撞击和摩擦的集合体。是同时作用在球上的力的集合。并不是单纯的撞击或者摩擦。声音大主要是发力集中导致的。 很多选手都问:如何比较容易的拉起下旋球?其实这篇文章本来就不是为初学者写的。不过先看也是没有坏处的。因为你也许会从中懂得:基本动作的重要性。其实下旋球时比较容易拉的。业余选手练弧圈,第一步最好是拉下旋球。如果有人发多球最好,为了缓冲效果更好,陪练方可以先在自己台面上弹一下,再发过来。有点下旋,控制好长短、力道,你就能练。假如不会发多球,只能是陪练方搓球——不能搓的太贼,不能捅着搓,否则你没法拉。搓出的球最好是出台不多,有点缓冲,略带下旋。也不用搓得太长,否则主练方要退出去拉,这就牵涉到基本站位的问题。如果你练过正手快攻,站位合理,练弧圈的站位稍微往后一点点,二三十公分左右,具体视身高而定。拉下旋球的重心比打正手快攻要低,所以你势必要站得离台稍远一点,两腿稍分开一点,这都是相辅相成的。因为下旋球的具有球速慢的特点,所以比较容易持球,需要你主动发力。这样回球的质量就比较高。另外,很多人都是拉下网的比较多。这里就是破转和吃转的问题,不详谈。主要建议初学者把拍形立起来去拉球。甚至可以仰点。等你找到持球和发力的感觉后,就从容的多了。2.2.1、腰髋与肩膀的运用肩伤是乒乓球最容易出现的职业病。这主要和开始击球的动作不正规有关系。其次就是练习的时间。但是业余球友的练习时间都不会太长。所以肩痛的时候你就应该考虑自己的技术动作是不是规范的。面对来球引拍时,沉肩是对的。但是单独的把肩膀沉下去就错了。因为你把肩膀沉下去了,你再看你的身体,基本就是直立或者略后仰的状态。这样拉出来的球,就没有多大重心转换的力量。挥拍的方向也基本向上较多。力量被分解了。球的速度自然的就被降低了!速度如何提高?在***这个家庭里成长,我想你们都是个理论的专家。这里我想谈点感觉方面的东西。我们这里有个省队淘汰下来的队员,现在在当陪练。有次,他的省队教练过来参观他的教学。在教导一个孩子正手弧圈球的动作时。这个队员把所有的动作要点和注意事项都说了一遍,学生也点了点头。可是回过头来打,还是暴不起来。放松了,发力也集中了。感觉上不对,但是就是究不到根处啊。他请教练向孩子解释:教练说了一句:引拍时全放松。发力时,要用你的身体去打球。太高重心,注意迎前。-------多么朴实的话啊。谁都会说。可是要分说在什么时候。任何动作都是一体的。不能分解。我们有个武术老师看我教学生的时候。说,你教练的动作就是太极里面的四两拨千斤。先是放松,意念先动,由慢到快。随着他做了个四两拨千斤的动作-------手臂缓缓的台起然后转动着身体。当身体转过一段还没有到达最大限度的时候-----他猝然发力。刚刚手臂似乎是静止的。瞬间他的手臂已经从身体的左侧完全的移动到右侧。说时迟,那时快啊!其实说的也有道理。而他的道理就是集中发力-----力量从放松中来。弧圈球就好像掷铁饼,利用重心来带动身体的进行旋转,最后出手的一瞬间进行加速。因为能掷多远,主要就看你出手时的速度。而这个集中发力,就体现在最后出手前那段瞬间加速的动作上。我认为,你内在的发力集中要从方松开始。到能瞬间加速的时候才能实施出来。2.2.2、挥拍方向与发力方向球变大了。旋转弱了,速度慢了。所以有很多厂家也不再生产那么粘的胶皮了。因为太粘就会影响出球的速度。当今的理念就是:速度和旋转的完美结合。大力王的速度快,马琳的旋转强。王浩则是速度和旋转结合的比较好。所以王皓在能给对方很大的压力的同时,也能很好的控制球的弧线。让球更为稳定。在拉球的时候,我主张:拉加转的时候应该从引拍经体侧而向上70-80度的方向发力和加速收前臂。这样更有利于制造旋转。而拉前冲的时候,我主张向网上放20CM---30CM高的地方发力就可以。专业运动员在发大力的时候,他们的手臂方向或许没有这样低。主要是他们的重心赢球做的特别好。而我们业余球友基本是很难做到。不过看柳承敏在暴冲的时候挥拍的方向是非常平的。角度也特别的小。但是我们没有那么几种的发力,角度太小就会下网。开始的时候从高,从出界然后逐渐的向小角度调整。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最适合自己的角度。我们应该通过练习来找到它。并且把它强化。因为它只属于我们自己一个人。2.2.3、击球点的处理拉球要拉最高点。这就是理想的状态下。这个点即稳定有能借上力,同时也比较容易发力。在专业的教学中几乎都是冲最高点,甚至还冲上升后期。业余选手没有接受正规的训练,想做到这就比较难了,专业的更注重回球的质量。然而,业余比赛,更注重命中率。在比赛中,大家都想发力。这样就会略显出“紧”来。这种条件下彼此都很难顶住对方的连续拉。你变化几个落点。分就可以轻松的拿到。业余选手里没有几个能对拉的。即使是你拉的质量不高,速度不快旋转也不强,但是对方能拉回来也绝对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即使是拉回来,那球的质量也不高。所以上台率就变得尤为重要了!往往更强调球的到台率要高。这个时候你可以拉下降前期,这个时候的球的旋转已经旋出来了。比较容易控制。业余选手由于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练球,所以更是着急者多。然而你一上来就拉高点期,我想这是做不到的。因为谁都不是神仙或者说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神仙存在了。
分享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