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如果您注册或者登录本网,则表示您同意本协议内容。

如何使用蹬地之力(转)

已有 921 次阅读    2012-08-21 18:12   标签如何 
该怎么使用蹬地之力 前些日子有位博友发了一篇关于每打一个球都要切实体会引拍时蹬住地的感觉.这其实就是重心转换的开始. 这些天越来越体会到这一点的重要性,也就是见于各班主达人帖子中所说的要"踩实",真正"力从地起". 何为踩实?怎么样才是真正蹬住了地?如果真蹬住了地,蹬转之后的力去了哪里呢?我们用慢动作体会一下. 以右手持拍为例,做正手攻的动作.保持身体与大臂,大臂与前臂的关系不要变,且不要有任何的自主行为.右脚踩实后慢慢蹬转,会发现这种来自蹬地的力量自下而上,经踝,膝,髋,腰(扭转势能被打开),继而往上,肩,大臂,前臂,直到使这种力转向左脚时,被左脚的再次蹬地才止住,整个身体有种甩的感觉.稍加快点速度,这种"甩"的感觉会更明显.这就真正做到了,"腰等脚,手等腰".此处最关键的一点是"右脚一定要有吃住重心的感觉,重心才会从右下往左上走". 如果是轻踩呢,右脚仅有受重感.个人感觉此时的重心不在右脚而在右腰侧的位置.我们同样以上面的方法可以做一下慢动作,会发现重心从右向左移的速度非常快,腰还没有被完全打开,重心的转移几乎就要接近尾声了,而此时手臂的动作还正在启动中,为了赶上重心的速度,手臂不得不加快速度挥拍以达到和重心的同步到位.此时的重心转移更像是从右中往左中走,重心转移的路程被缩短了一半,难怪会这么快? 我们还可以把踩实的感觉做个反例.1.当重心从右脚蹬转开始转移的时候,腰也自主发力开始带动大臂小臂转体,也就是腰不等脚;2.当蹬转之力传至腰髋的时候,大小臂自主发力,也就是手不等腰.大家会感觉到自己跟程序或神经错乱了一样,身体非常难受.这个实验说明,只要真正踩实了,身体正常的感觉会引导我们正常发力.这也就是教练在教小孩子时只说"动脚","踩实了"的原因,小孩子只要做到这一点,发力就会基本合理,其余的不需要知道. 实战中当我们被长球顶住,常觉得发不出力来,也是因为提前预判不到位,导致步法慢,致使没有时间踩实,而只能匆忙凭手臂发力,如果自已强行转腰发力,还会加大腰的负荷,使腰受伤. 由此上,还可以生出另一个判断.那就是击球最佳的节奏感应是每次踩实所需要的最短时间,超过这个时间就会使得打球匆忙无序. 需要强调的是,身体的前倾,重心的前移是必须要做到的,如果这一点做不到,一蹬地,人整个就往后坐了,身体迎不了前,只能靠手臂代劳了.
分享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