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如果您注册或者登录本网,则表示您同意本协议内容。

谈击球动作的四个基本环节(转)

已有 280 次阅读    2012-07-15 20:17   标签 
     所谓环节,“本是动物学名词,指环虫类等动物的每一体节,因亦用以指互相关联的许多事物之一。如中心环节,薄弱环节”《辞海》(1204页)。我们讨论和研究击球动作的基本环节,除了把握关联的概念外,还必须遵循“普遍规律”和“重点突出”的原则,便于理解和实际操作。

      关于击球动作的环节问题,多个版本的教科书有不同的表述。比如《少年儿童业余训练教材·乒乓球》(1981)关于击球环节包括了五个方面的内容,即“判断来球,击球位置,击球时间,击球部位和拍面角度,击球力量的运用”。《体育系通用教材·乒乓球》对击球动作基本环节的描述是集中在四个方面,即判断来球,移动步法,挥拍击球,迅速还原。上述两种说法,立意不同,表述内容却比较接近。前者严格意义上说应该不是指环节,而是讲述怎么样去击球,后者是根据动作的结构对环节进行概括。我认为不管怎样,对环节的解析一定要建立在对动作过程的分析之上,既要符合动作在结构上的特点,又要符合运动中的逻辑关系,还要突出重点,因为,我们对动作的环节分析,实质上是对一个整体动作的分解,这种分解,不是将动作支离开来,而是便于练习者加深理解,更好的从整体上去把握。

      最近看过一些球友的文章,对击球环节的分析和理解大多是正确的,但也有少数朋友概念不清,比如有的将击球的节奏也纳入到了击球的环节中来进行分析,把影响击球的因素和基本环节混淆起来了,这是应当加以区分的。我们讨论环节,要紧紧抓住整体动作中的具有代表性的某些体节,这样就不至于混为一谈。

个人认为,我们对击球动作的基本环节分析,应该囊括所有的技术动作,也就是说,环节的分析应当适用于对任何技术动作的分析。在这样的基点上,我们可以将击球动作确定为四个基本环节,即准备、引拍、击球和还原。

      准备环节包括基本站位、对来球的判断以及击球动作开始之前的身体调整(包括移动)。教学训练中,教练员应当围绕这个环节从以上三个方面对练习者进行精当的讲解和指导,比如基本站位,开始学球的人应该保持一个什么样的基本姿势,随着水平的提高,怎么样来根据打法和个人特点调整自己的站位,当中应该注意些什么。又如判断来球,怎么样预测,有什么方法。再如,如何根据来球来移动步法,用什么步法,注意些什么等。可以看出,对准备环节的教学训练,包括了意识的培养与实际的运用,涵盖了判断、预动、起动、移动等内容,从技术的操作层面来说,重点是要进行基本站位与各种步法的教学。当然,步法的移动不可能在一次或初次的教学中完成,必须安排到练习的各个阶段去逐步的掌握,但不等于可以在不需要移动的练习过程中将这项内容的提示与教学过程省略。要让练习者明确,准备这个环节所覆盖的整个内容有哪些,便于他们在今后的练习中加以理解和运用。有的人会问,步法移动怎么不单独的作为一个环节来给予分析呢。原因在于步法移动虽然重要,但从与击球动作的关联上考虑,仍然处于从属地位,而不是主导地位,从击球动作的整体上辨析,基本站位与步法的移动都是为击球动作服务的,是使用技术的准备性内容。现实中,有的人并不是击球动作上有什么问题,而是准备环节做得不太充分而引起击球动作的走形或影响击球动作的质量,把步法列入准备环节,有利于我们抓住和围绕击球动作这个中心环节去考量其它环节对击球技术的影响,从而有针对性的或有效的去解决不同环节上出现的问题,由此来提高整个击球动作的质量。

      引拍环节。任何动作都存在着引拍,只是方式与方法不同,加上引拍在整个击球过程中的重要位置和作用,有必要把它从击球动作中分离出来加以认识和提高。值得指出的是,绝大多数练习者都有忽略引拍的缺陷。引拍是击球动作的开始,一个高质量的击球,是与一个高质量的引拍密切相关的。换句话,引拍是提高击球质量的前提,关于这一点,务必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乒乓球的击球动作的基本特征是上肢的摆动,摆动首先是从引拍发端,它应包括上臂与前臂的协调,上肢与身体的协调,摆动的方式与方法、摆动的方向、速度与幅度的大小,以及摆动与拍面的处理等。随着大球时代的到来与弧圈技术的普遍运用,引拍比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加上技术更新和创新,也对引拍提出了更为复杂和更为细节的要求。比如,前冲弧圈与加转弧圈的引拍在方式和方向上就出现分化,再如横拍反面拉与直拍反面横拉的引拍就有明显的区别,反手快拨与弹击、搓球摆短与撇长、台内挑打等,致使引拍对击球质量的权重比例显著加大。改进击球环节往往是要求先从改善引拍环节入手,引拍已经成为改进技术动作的一个重要的视点。引拍环节还决定着能不能有效的动员身体的各个部分参与击球,身体的协调程度通过引拍也可见一斑。

      击球环节。无容置疑,击球是所有环节中的核心环节。它是所有环节中要求最为复杂和最为精确的一个环节,击球的稳定性、准确性和威胁性,全都在这个环节上得到体现。除了与引拍环节的具体要求相同之外,拍形的调节、击球的时机与节奏、力量的使用与力度的掌握,引拍与击球的对应,以及与选择和决定使用何种技术相对应,都将成为重点,因此,它也是一个具有技能性、技巧性、可变性和整体性的环节,是一个球手技术水平的真实反映。关于击球环节许多文章都已经进行过比较详细的讨论,这里就不再展开具体表述了。

      还原环节。当击球动作基本完成,球脱板以后,还原动作就已经开始。也就是说,击球之后的顺势挥摆与动作的相应缓冲,我们可以当做是进入了还原这一环节。要强调的是,我们中间有一部分人不知道球出手之后应当如何持续后面的动作,往往是任其自然的消长,而不注意适度的收敛。尤其是在发力情况下,只注意力量和动作的释放,而不注意之后的收紧,结果是由于动作的幅度过大而缺失后续的跟进。需要提醒的是,松与紧,收缩与放松在击球的各个环节中会不同程度的得到体现,这是机体运动节律的反应,也是身体各部分参与运动的有序表现。否则,动作就失去轻松,失去节奏而呈现出过度紧张或过度松弛。比如,击球时右腰转动带动上肢前挥击球,此时,左腰会相应的打开以协同击球动作,击球完成后,旋即左腰会随动作的顺势前摆而适度收紧,完成缓冲并协调身体尽快还原。在还原环节的处理上还应该说明两点,第一是还原并不意味着要还原为接发球的基本站位,要明白哪里完成击球就在哪里还原。第二是根据需要来决定还原的姿势,而不是一味追求还原到开始的基本姿势。举个例子,当你获得连续进攻的主动时,你应该还原为连续进攻的基本站位和基本姿势,也就是说还原要注意把握下一轮击球的有利位置和有利姿态。


分享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