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浮屠
已有 357 次阅读 2018-03-11 19:47婆罗浮屠
婆罗浮屠的名字有些绕口,梵文的意思是“山丘上的佛塔”。妻子信佛多年,还去过尼泊尔的兰毗尼,婆罗浮屠也是她很想去的地方。我们一路舟车劳顿,换乘了两次飞机,总算到了婆罗浮屠,已是筋疲力尽。安顿好住处,妻子一下又来了精神,带上那本《地藏菩萨本愿经》,她想在山顶打坐念经。
婆罗浮屠是佛教的千年古迹,位于印尼爪哇岛中部的婆罗浮屠村,在默拉皮火山旁的一个长123米,宽113米的矩形小山丘上,距日惹市40公里。这座宏伟瑰丽的佛教建筑,与长城、泰姬陵、吴哥窟并称古代东方的四大奇迹。关于婆罗浮屠,没有人知道它确切的建造年代,只能根据所用石料推断建于公元8世纪末至九世初,当时的夏连特拉王朝为了存放释迦牟尼骨灰,动用了几十万人,用了十五年时间建成。15世纪伊斯兰教传入印尼后,佛教日渐衰落,加上火山喷发,地面沉陷,这座辉煌一时的建筑终被火山灰及丛莽湮没。直到1814年,一支英国探险队在野外偶然发现了它,艰难的修复过程十分漫长,直至1983年才最终完成。
有趣的是,婆罗浮屠修筑在两座火山之间的岩石山上(265米),周围有干涸的河床,而婆罗浮屠高出河床15米,从空中看婆罗浮屠更像是一朵指向星辰的曼茶罗,正好对上了欲界、色界、无色界、出世涅槃。婆罗浮屠是座实心佛塔,没有门窗,也没有梁柱,完全用附近河流中的安山岩和玄武岩砌成。佛塔共10层,中间有一条石级通道,由基角直达顶层。第一层至第六层是四方形,第七层至第九层呈圆形,第十层是钟形的大塔。按照佛教解释,四方形平台表示地界,上部圆形平台表示天界。地界各层建有石壁龛佛432个,每座佛龛内有一盘足趺座的佛像。天界各层有72个钟形小塔,每个小塔内供奉一尊成人大小的盘坐佛像,形态各异,按东南西北中不同方位,分别作出“指地”、“施与”、“禅定”、“无畏”、“转法论”等各种姿态,整个建筑有505尊佛像,千姿百态,迥然各异,没有一尊是相同的。塔内各层都有回廊,两侧的石壁上刻满浮雕,讲述佛陀出生必经的四个阶段。由下而上是欲望世界(欲)、人间世界(色)描述凡间的生活及人类无法满足的欲望;菩萨世界(无色)介绍释迦摩尼修行的生平;顶端的极乐世界(涅槃)则用来放置舍利子。另外还有些是佛本生经故事和人物、习俗、花草鸟兽等,玲珑剔透,栩栩如生,被称作“石块上的史诗”。塔顶由三层圆形物构成,每层边上有一个多孔的舍利塔,三层的舍利塔形成三个同心圆,正中是一个最大的圆塔,圆塔顶端是整座建筑的最高处,离地35米。
据说婆罗浮屠能够看到世界上最纯净的日出,我们凌晨三点就爬起来,提前租好了一支手电筒,在黑暗中前行。天空有星星眨眼,像是有人把沙子撒了上去,导游说运气不错,应该能看到日出。走到佛塔下,妻子双手合十,深深地鞠了三躬。大喇叭里开始播放禅歌,高远清亮的声音在山谷中回荡。看日出是要付费的,40万印尼盾,约合200人民币。站在佛塔顶上,可以俯瞰山脚下的村庄,在乳白色的雾气中时隐时现,原来佛的眼睛看凡间是这个样子。不少人架起长枪短炮,等待着一场日出盛宴。天边渐渐泛白,又泛出淡淡的红色,太阳一点点儿从群山后升起来,即将变成一个大圆盘时候,有浮云飘过来,遮住了太阳,人们顿足惋惜,只好等待下一个日出了。妻子在佛塔旁盘腿安坐,双手合十,默诵《地藏菩萨本愿经》,我也学着她的样子做了,十分钟后她异常兴奋地告诉我,似乎感觉到佛陀慢慢地睁开了双眼,聆听到了传来的梵音,可我什么也没有听到。从佛塔下来,凭门票可以领取一份早餐,一根炸香蕉、一块三明治、一杯咖啡,还有一条当地蜡染的围巾。
离着婆罗浮屠不远有门杜寺,规模要小许多,雕塑的水准也要差些,但有三尊佛像很特别,虽是坐姿,但腿不是盘起的,而是垂下来。很多人都跑去抱佛脚,妻子也抱过了,那几只精美的佛脚已被信徒们抚摸得油光闪亮。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