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如果您注册或者登录本网,则表示您同意本协议内容。

剃头挑子

已有 586 次阅读    2013-05-17 10:51

 剃头挑子 

 清代以前,汉人是不理发的,男女都是满蓄发,“身体肤发受之父母”的古训是要严格遵守的,违反了是最大的不孝。古人掉一根头发也要保存好,死后放在棺材里,以示对父母的孝敬。汉人理发时从清代开始的。

清王朝建都北京后,清世祖顺治下了一道圣旨,强令汉人从满俗,把过去的满蓄发在头顶上挽髻,改为剃头梳辫子,就是把前部头发剃光,后半部梳一条辫子,垂在脑后。开始时遭到汉人的反对,把剃头视为奇耻大辱,就用头巾把头发包起来逃避剃头。摄政王多尔衮得知后大怒,下令在正阳门、东四、西四、鼓楼等繁华地区搭盖席棚,悬挂顺治皇帝下令薙头的圣旨。凡过路行人一律抓入棚内剃头梳辫子,违抗不剃者,立即杀头示众。这就是“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由来。清**还培训了大批会剃头的军士,在各地设立了很多剃头棚,另有一些军士携带剃头工具,走街串巷给汉人剃头,剃头挑子就这样形成了。

剃头挑子由两大件组成,一是一个带旗杆刁斗的圆笼,圆笼分三层,底层是一个小炭盆,中层是一个盛热水的铜锅,上层是一个洗头用的铜盆。圆笼一侧有一根二尺长带刁斗的立柱,据说是当年挂圣旨用的。刁斗下还有一段铁丝,是搭毛巾和围布用的。还有一个长方形小凳,既是工具箱又是顾客理发时的座椅。凳面有一长方形小孔,下有两层抽屉,上层抽屉是钱柜,顾客给的钱由小孔放入。下层抽屉是放刀剪等理发工具,下街时用以根小扁担挑着,剃头挑子由此得名,又因它一头放着一个火盆,所以就留下了“剃头挑子一头热”的歇后语。剃头师傅放下挑子时,就左手拿出一个一尺多长,两尖并在一起的夹子形工具,右手握一根手指粗的铁棍,把铁棍在夹子形工具中间,快速由尖端划出,两尖相撞,发出当啷、当啷的金属声,俗称“唤头。这是旧时北京街头巷尾经常能听到的市声。

分享 收藏|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11 个评论)

  • 牧羊人 2013-05-17 14:57
    总是听说:”剃头挑子一头热”,渊源如此。
  • 郝建国 2013-05-18 04:48
    小时候经常看到的场景,老白姓理发很方便、很便宜。低收入时代的便民措施。
  • 老虎打武松 2013-05-18 05:46
    这个历史故事应该由我来讲,小熊老师抢我的生意
  • 牧羊人 2013-05-18 08:41
    老虎和小熊,谁讲有区别吗?
  • 满天星 2013-05-18 09:22
    现在仍然有这种街边活计呢!
  • 小熊戎 2013-05-19 18:12
    牧羊人: 总是听说:”剃头挑子一头热”,渊源如此。>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北京街头还能见到这种“剃头挑子”。
  • 小熊戎 2013-05-19 18:21
    郝建国: 小时候经常看到的场景,老白姓理发很方便、很便宜。低收入时代的便民措施。>
    小时候父亲买了一把推子,兄弟三人互相理发,省下不少钱。
  • 小熊戎 2013-05-19 18:22
    老虎打武松: 这个历史故事应该由我来讲,小熊老师抢我的生意>
    老虎,有些对不住了。哈哈。
  • 小熊戎 2013-05-19 18:22
    高波: 现在仍然有这种街边活计呢!>
    老年人还是愿意在街头理发,便宜啊。
  • 平凡心 2013-06-27 09:48
    多少年不见了!
  • 渠纲程 2023-04-26 11:40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