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如果您注册或者登录本网,则表示您同意本协议内容。

回顾悉尼奥运会之一

已有 786 次阅读    2013-05-27 16:15
出战悉尼奥运,对当时世界上所有的乒乓球选手而言都意义重大。因为一则这是通行世界一个世纪的小球时代的最后一站,二则改大球后许多老将都要开始考虑退役的问题了——甭管这群老家伙最后多么的言而无信(几乎没有人在四年内退役的,有的还在役),但大球对于他们来说实在过于陌生。几十年的球感要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谁能有把握说自己能够屹立不倒?

中国人、韩国人更加辛苦地训练,欧洲各路名将也聚到一起训练了很久,大家都想摘到小球时代最后的桂冠,而抽签一出来大家便淡腾了。

悉尼时候的世界排名不是很清楚,大概王励勤是世界第一,不过提前被自己国家法克出局,于是第二的孔令辉成了第一。孔令辉之后的三四五六就很模糊了,从瓦尔德内尔和萨姆索诺夫最后在四分之一决赛相遇来看,两人中至少有一个不是前四号的种子,我觉得老瓦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小萨99年年底刚拿了世界杯冠军和许多公开赛冠军。那么刘国梁的排名是在老瓦之上?或者当年没有按排名分的半区?

不管原因如何,总之欧洲人在一起训练很久后发现抽签过后神马都是浮云——大部分人还是得内战决出胜负。

没办法谁叫你们那么多国家呢!
于是洋人们一上来大家便炸开了锅。

不要问我普利莫拉茨有多高,我只知道他有多淡腾。在迅雷不及掩耳之后,普利莫拉茨在单打中消失得干干净净。我不知道谁淘汰了他,甚至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被淘汰的,总之悉尼奥运上,我是没见着他人影的。

紧接着老瓦又遇到了老对手塞弗,两人对战的情况不清楚,最后结果貌似是瓦尔德内尔3:1赢了塞弗——这也是两人小球时代的最后一次交手。

然而瑞典一号酱油卡尔松遭遇了德国世界冠军、欧洲冠军普利莫拉茨,两人在吉隆坡团体赛上有过相遇,当时是罗斯科夫取胜。这次再交手,卡尔松又完败。总体而言,卡尔松的球虽然看着比罗斯科夫厚实,但杀板球和心理素质都明显不如历经风风雨雨的罗斯科夫,输球也是必然。

一个圈下来,欧洲高中低手就死伤大半了。
分享 收藏|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