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发明了乒乓,竟玩成了艺术
已有 136 次阅读 2019-09-27 08:59转自网络
一张乒乓球台旁,4名舞者用身体语言表达乒乓球运动;一场小型音乐会,跟乒乓球的击打声形成协奏。9月25日,首届上海国际乒乓文化节在上海浦西世博园区的国际乒联博物馆·中国乒乓球博物馆(以下简称“乒博馆”)拉开帷幕。本次文化节将持续至10月3日,共为期9天。
来自英国的互动式舞蹈《一起乒乓舞》,创造性地将现代舞步和乒乓运动相结合,不仅可以在剧场演出,更能够深入到街头户外,它允许并鼓励观众参与其中,通过观众与舞者、观众与观众的互动强调了参与感,营造出一个集体运动、全民运动的开放氛围。
由中英艺术家合作的《乒乓音符》演出则打破了乒乓运动的界限,以音乐会的方式来传达乒乓运动的律动之美,每一位参与的作曲家都根据特定的乒乓技巧结合音乐性来进行创作和谱曲。这场独特的音乐会利用现场乒乓比赛作为打击乐组的表现形式,和钢琴、单簧管、大提琴一起组成了妙趣横生的视听盛宴。值得一提的是,“乒乓打击乐组”由两位曾受训于中国专业乒乓球队伍的艺术家组成。
开幕式上这两场由中外优秀艺术家带来的文艺表演,让久经沙场的国际乒联终身名誉主席徐寅生也看得津津有味,他还饶有兴致地拍下了照片在朋友圈分享。徐寅生告诉记者,国人认为乒乓运动就是竞技体育,更多的是关心国家队争金夺银的荣誉,这么多年了,我们现在也要推广快乐乒乓。“说句俏皮话,外国人打乒乓球拿世界冠军难,但他们也有绝的,玩艺术,玩各种趣味乒乓的高难度表演。乒乓文化节在乒博馆举办有一定的意义,不只是活动,是普及乒乓运动的历史和文化。以后我们也可以有原创的乒乓艺术表演,比如用京剧、民乐的节奏,花样肯定更多。”
上海体育学院党委书记李崟向记者透露了举办首届上海国际乒乓文化节的幕后,“乒博馆向公众开放一年半了,先后推出了面向业余选手的‘挑战冠军、见证辉煌’和国球大论坛,以及面向学生的冠军思政课等一系列项目,这些形式受到大家的欢迎。但我们也在想以更多的展现方法来推广乒乓运动,比如体育和艺术的融合。”
经过与专业策展团队的沟通,作为全国乃至全球首个国际乒乓文化节首次出现在公众面前。整个上海国际乒乓文化节在艺术水准和活动的丰富性上都创下历史新高。文化节以一种全新的创意方式,实现了体育与艺术的跨界,将乒乓融入音乐、进入舞蹈,为体育和艺术的跨界提供了经典范例。
乒乓运动起源于英国,如今英国人又通过艺术表现力让人们认识到乒乓运动的另一面。此次国际乒乓文化节还引来体育圈外众多文艺戏剧爱好者的关注。李崟表示,我们希望体育与艺术的嫁将,能吸引更多人喜欢乒乓运动。也让乒乓运动爱好者了解到,艺术并不是高不可攀,也可以很通俗 ,跟大众生活结合。今后希望每一年都把乒乓文化节办下去,有更多的团队参与,不断丰富内容。让体育项目在艺术范畴,带给人们快乐 。”
为期9天的上海国际乒乓文化节期间内,每天都会循环上演由国际优秀艺术家带来的《乒乓音符》《一起乒乓舞》《逆向乒乓赛》《电音乒乓》《乒乓冥想曲》等五部文艺演出。这些演出将乒乓运动和舞蹈音乐、趣味游戏、沉浸式互动等相结合,以一种超越想象的跨界方式,展现乒乓运动独特的文化艺术魅力。
除了文艺表演,文化节现场还准备了5项趣味游戏:mini乒乓对抗赛、小小镜面对抗赛、高网乒乓对抗、圆筒乒乓对抗、颠颠球挑战,给球迷带来乒乓球的新颖玩法,还有机会赢得福利奖品。另外,粉丝互动展、创意手工以及许多潮酷乒乓艺术装置等也将亮相文化节,给观众带来对乒乓运动的另类体验。比如,艺术装置“弧线”将紧张比赛中的乒乓球弧线定格,以静态方式来展现乒乓运动的动态之美。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容国团首冠60周年,乒博馆特别举办了“爱‘乒’才会赢——献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容国团生平事迹暨百位乒乓冠军手模、剪纸艺术展”。
上海国际乒乓文化节期间,所有的文艺演出、展览和活动都是公益场,全部免费向公众开放。为保证观众能顺利观赏到精彩的艺术表演,《逆向乒乓赛》《电音乒乓》《乒乓冥想曲》三个节目,观众事先预约将会优先入场观看。
本次文化节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体育局指导,上海体育学院主办,国际乒联博物馆·中国乒乓球博物馆承办,北京柒零柒恩剧团有限公司“爱丁堡前沿剧展”策展团队整体策展。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