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看完整的動畫:(老瓦 VS 孔令輝)
首先扯點題外話,如果仔細看三回合中兩名球員腳下的動作,小輝頻繁在球桌的兩大角來回的移動,勉勉強強跟上球的節奏;反觀老瓦,從發球到贏球,移動只有一個小小的跳步(當然也包括兩個原地調整動作),贏得很具藝術感。
先來看發球,老瓦發了一個半出臺的短球到中路偏反手位置,小輝在判斷清楚以後搶先將球拉起來,雖然球速不快,但旋轉強烈,頂至老瓦反手底線,這一板小輝處理得無可厚非,同時也爭取了主動:
第一回合雙方並無明顯優劣,而且小輝佔有主動上手的優勢,壞就壞在第二個回合;在處理加轉弧圈時,老瓦用先是用軟手控制了一個短的大斜線到小輝反手:
從圖中可以看到球的給的角度非常的大,來球方向正好對著小輝的身體偏反手位置,而且球已經開始出現了下落的趨勢,此時要側身這是非常勉強的,但孔令輝的動作已經做到了一半,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只能去繼續強行側身了。
通過這兩次步伐的調整再加上身體後仰,才勉強找到了拉球的點,但整個正手的區域失去了保護!最要命的是由於角度和球的掉落速度,小輝無法用全力來搏殺,舍去臺子就意味著要全力搏殺一擊致命,無法搏殺的後果就必然陷入被動。
至此整個局面主動方和被動方無形間就交換了,小輝無論怎麼處理都是被動方,拉球回對方反手是小輝現在的選擇;如果不呢,試試全力搏殺一個正手空檔?想必2004年老瓦對小柳那經典的回身一勾已經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這樣的情況下,老瓦又使用反手的彈擊,來攻擊對手的正手空檔,我們來看看近距離的動作;老瓦的手腕向內屈15度左右,迎著來球的方向,直接向正前方推出,由於回球的角度和手腕的內屈,球自然會帶上了一點抹的意思,微微地向外拐。
重彈了一板正手之後,小輝的整個重心已經完全轉移到了正手位置,在第三個回合中,老瓦同時還採用了節奏變換和落點變化,吸了一個反手位的短球,我們來看看吸短球的近景:
在慢動作下我們看得很清楚,這裏老瓦的吸短動作是“手快球慢”;也就是說來球剛到桌面的時候持拍手已經開始提前回收了,相當於拍子在後退的過程中就“等”到了來球,或者說來球是主動“撞”上了已經在後退的球拍。
這一吸卸去了很大一部分的衝擊力,球才慢吞吞輕飄飄地回到了小輝的反手,而當小輝調整步伐到合適位置的時候,球已經就處於下降期了;最終由於之前不停地被調動再加上拉球位置彆扭,小輝拉球出界,老瓦得分!
這三個回合,節奏分別為:輕-重-輕,輕的是控制反手位,重的是彈正手空檔,節奏變化很合理,並沒有費多大的力氣而取得了良好的作戰效果,這有值得我們業餘愛好者借鑒之處。
整個戰局的變化就在於第二回中小輝的勉強行側身,不是說爭取側身不對,而是老瓦控制得太邊了,這不適合側身的;在2000的悉尼奧運會上,同樣的情況小輝堅決地選擇了與老瓦對反手,老瓦心底也虛,匆匆的幾個回合後剛想側身,小輝伺機改變了個正手位,老瓦搶救時球出界;同樣的佈局,而出現了不同的解法,確實非常有意思。
看過了老瓦的實戰視頻,我們再來看一個實戰例子,2008年奧運會上王楠 VS 張怡寧:
看過這個球忍不住在心中暗贊一聲,一姐真不是隨便能叫的;看攻守雙方,攻的有法有度,守的滴水不漏,最後以一個出其不意的抹正手大斜角結束戰鬥,精彩!
在戰局中有三個出彩的地方:
首先是王楠的節奏變換,彈(挑)正手 ->吸反手 ->加力撕正手 ->減力抹正手,有落點又有節奏,有正有奇,進攻脈落清晰。
其次是老張的防守,在多次的火力進攻之下,下盤依然不亂,隨時保持兩面防守的最佳角度,我相信如果王楠最後一個球選擇回反手或者正手角度沒那麼刁的話,老張依然能夠頂得回去。
最後王楠的一個意想不到的減力抹正手的大角度,銜接快,角度大,而且突然跳出了常規的套路,別說是場上高度緊張的運動員,就連在場下看比賽的觀眾也不由自主地被晃了一下,王楠她稱得上是以出奇而制勝的。
這難怪楊影楊大姐在場上解說時,對王楠讚歎不已但常常有貶低老張之辭,雖然有人將原因歸為楊影大姐的嫉妒,不過我認為更大程度上是一個進攻打法的人對另一位進攻大師的推崇,但對防守反擊的打法,半是不懂,半是不屑,在言語上自然就會流露出不敬之意,常常引得張怡寧的迷們喊打喊殺。
當然防守反擊的打法是非常有價值的,女子運動員最高成就當屬張怡寧,而男隊應該是薩姆索諾夫,太極派一般的四兩撥千斤,也很好看,以後抽空慢慢研究;彈擊的話可以用直拍的反面彈打,不過吸短可以改造一下,用側切的方式(馬琳常用技巧)比較方便,還可以附帶上側旋讓球發飄。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