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得多,进步小?世界冠军告诉你怎样高效率!(转载)
已有 433 次阅读 2019-09-28 09:25你可知道王楠的正手连续对拉最高纪录是多少板?5000多!而大多数球迷一周能练上两次球、每次3-4个小时就算“奢侈”了,更难以指望什么教练、队医……专业选手的种种“纪录”,对业余爱好者永远是那么可望而不可及。
业余选手该如何利用自己宝贵的练习时间?邱钟惠和许绍发两位乒坛宿将,退役后长期从事着乒乓球群众普及的推广工作,无疑对此有着亲身的体会,我们特意请他们分别就同样的问题给读者朋友们一些建议,期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Q1:对业余爱好者而言,从初学开始,练习技术的顺序应怎样比较合适呢?是否一定要先学攻球再学弧圈呢?
许绍发:我认为可以直接上手练习拉球。八十年代初期,我曾看到匈牙利的小孩子才几岁就开始练拉弧圈,也不错。像王皓也是类似,他反手不会推挡,一开始就是横打。所谓小孩到多少岁再开始练弧圈,这个概念我认为要打破。成人也是这样,但问题在于业余的没有几个人能掌握得好。
邱钟惠:无论直拍、横拍,或是将来以快攻为主、以弧圈为主,我觉得他开始应该接触一点下旋球。因为这是最好掌握的一项技术,也可以练手感。搓球需要手感,速度也不快,可以避免老是去捡球,比较容易学。接着学反手,直拍的推挡和横拍的挡球,因为反手总体来说技术难度比正手小一些。然后再是正手,也是搓球、挡球、慢慢有一点攻球……攻球可以从搓的下旋中拉起来,这样更加强手感,对球的把握比较好,不管你将来练什么打法,都有这个铺垫。我觉得乒乓球最主要的基础应该是从下旋球打起,如果一个人对下旋球的感觉不好,将来到高水平时发展不会太好,手会太僵、太硬,不会用手腕、手指调节。这样从下旋球开始练,好像比较简单,其实又是比较实用的。或者你可以从左挡、右挡开始练,不管横板直板,一边一板,这样陪你打的人也比较省力。如果一开始就要求很高,攻球或者拉球,动作定型建立不好,反而失误很多,对方也没有兴趣继续练。另外,从一开始就要有脚步移动的意识,不论你练任何技术,如果老是站在那里,脚不动,重心不交换,将来绝对难以提高。从下旋到一般球到上旋,我觉得应该是这个顺序去建立技术动作,动力定型形成的也比较快。
Q2:但是如果直接从拉球练起,对缺乏指导的球迷来说,也许容易走入这样的误区——为了把球拉起来,拼命竖着拍子向上摩擦得很薄,击球点越来越低,时间久了还会影响日后向前的发力?
许绍发:没有教练教你,但是电视上有很多动作你可以去模仿。并且,弧圈球的动作是千奇百怪的,各人都不一样。这和攻球不一样,攻球的格式很单调,弧圈没那么规范。只要基本上不影响发力,我认为无论你用任何动作都可以。譬如,不一定说拉弧圈要前臂收缩,只能说是我们中国理解成这样,你看金择洙就没有前臂收缩。
邱钟惠:如果没有人跟他讲,他也不看教学VCD,那么会产生你说的这个问题。如果他看点书、看看VCD,稍微有人给他指点一下,这个误区是可以避免的。
Q3:业余选手若想日后达到较高的水准,您会建议他们以快攻为主还是以弧圈为主?
许绍发:球迷的活动现在开展得比较好,很多省份经常以俱乐部的形式来组织比赛。但是出现了一个问题,从专业队下来的运动员取胜的概率比较大,虽然他们中很多人退役后练球并不多,而有的业余爱好者甚至天天去打球,但是他的进步却并不快。乒乓球技战术的发展有着必然的方向性,即使业余选手也应该基本朝这个方向走,但他们最主要的问题在于,大部分人还是以攻球为基础的,弧圈球只是用作过渡,并不是取胜的主要手段,弧圈的质量不高,连续性也没有。我们去年组织全国“市长杯”比赛的时候,广东的杨浩明弧圈球拉得很好,他在里面就给人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有的人呢,打球却是完全按难度很高的套路走,比如拼命地快……我感觉其中许多人已经停滞不前了。你打的打法难度很大,进步自然就比较慢。所以,业余爱好者应该着重提高弧圈球,加强弧圈的质量、稳定性和连续性。
邱钟惠:这要看他自己的技术基础。是拉球好还是攻球意识强?哪方面的质量比较高?还要分各人不同的神经类型,适合快弧还是弧快?不能一概而论。判断很好、脑子很灵、手感也很好的,我觉得他还是应该在快攻方面多加强;如果他爆发力很好,又是那种性子不太急的人,步法、体力也好,那不妨以弧圈为主配合一点快攻。
Q4:“基本功”这个词大家经常都能听到,但到底什么是基本功?特别对于缺乏训练条件的爱好者而言,应该如何理解基本功的内涵?
曾有人就此举例说,两组选手分别训练,一组让他们练习时追求对打的板数,另一组则注重每一板的杀伤力,结果比赛时后一组占优。
许绍发:我感觉,在三、四个来回中、移动中运用各种技术时,你能够动作不变形,心里不虚,作为业余爱好者就算基本功不错了。
邱钟惠:我觉得光是正手多少板、反手多少板,这个比较窄。应该说基本功包括步法,很多人提不高,不是在手法上,而是在他的判断、他的步法移动以及全身的协调等等。没有步法,谈不上手法正确与否。根本不到位,怎么找到正确的击球时间、正确的击球点?还有,发球是不是基本功?也是基本功。接发球同样是基本功。我觉得每一个单项技术都是有基本功在里面的。还有综合能力,比如现在讲打节奏、打时间差,这也是基本功。而例子中的两组都不全面。单纯讲板数是花架子,比赛不实用。如果仅追求杀伤力,板板发力,首先是不科学的,容易受伤,而且比赛里不可能有那么多机会让你去发全力;其次,你有意识地杀一两板,再拉几板,再杀一两板,我觉得就比较合理。你说你每板都发力,谁跟你打?老捡球。同时,不要某个单项技术连续练得太长,不能说练好正手再练反手,否则整个协调性就不行了。练练反手练练正手,只要稍微有点模样,接着就要左右左右、近台中台、打打下旋打打弧圈,尽管板数少,不要紧。如果等这项练好了再练那一项,绝对脱节,整个技术的贯穿衔接就没有了。一定要注意结合。
Q5:作为业余选手,风格上应该是偏凶好还是偏稳好?
许绍发:基本上还是稳中带凶的好。业余选手能凶到哪里去呢?各方面的客观条件都会有限制。
邱钟惠:想赢球的话当然稳一点好。业余爱好者练习时间有限,每项基本技术都那么扎实的肯定不多,通常只是某一项上有点绝招,只要你能顶过他三板斧,就可以赢球了。所以业余比赛若讲求实用,我觉得战略思想还是稳中带凶好,自己不要胡乱搏,我只要顶过你三板,第四板、第五板我可能就比你强。看准了再打,打不死再找机会,不要急于求成。
Q6:我们知道现在专业队中很提倡“女子技术男性化”,但是网上有的球迷提出了这样一种看法,认为业余爱好者与其模仿现在的专业男子选手,不如在风格上更多地借鉴专业女子选手。您觉得有道理吗?
许绍发:我觉得不一定非要说是学女子还是学男子。你的击球质量自然是达不到孔令辉这种水平,但也不是说女子力量弱就肯定适合你,这是你自身的一种调整。就像有人来买了一支上千元的球板,回去以后非常后悔,打不惯,他来退人家不给退,来找我,我问他什么打法,他给我一说,我说我送你一块球板好不好?不好打再来找我。他没有再来。为什么呢?这支板用的其实是最普通的一种木头——椴木。他年龄比较大,常年都是老式的打法,又不太跑动。所以,你多打点来回技术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对手水平和你差不太多时,你自己去调整,拉的球不冲,那就多吊两下,不行的话站在中间多几个来回再找机会。同时,我认为业余爱好者不要打专业的打法,尤其不要打中国的专业打法。中国是以正手为主体的训练方法,对大范围跑动中使用正手要求比较高,而业余选手则不然,好多人还要打到50岁呢,结果就跑不动了,只好把直板改成横板。
邱钟惠:我觉得目标还是应该学男选手。如果爆发力很好、步法很好,为什么不去学?当然,如果你的力量和速度确实达不到,也只有学女选手的风格。这要看你自身的条件,王励勤和孔令辉的风格也不一样。
Q7:“赛”与“练”的关系如何把握是专业训练中经久不衰的一个话题,那么对业余选手来说又该如何处理呢?
许绍发:业余爱好者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比赛型的,一种是找教练,天天不比赛,专门练基本功。开始还是循序渐进比较好。为什么业余爱好者进步慢?因为他是无组织无序的,几个朋友约起来就是打比赛,感觉这样兴趣大,其实收获比较小。我觉得,你打球时至少应保证一定的基础性的东西。此外,你练的技术是否有些单一?发球、接发球你练了吗?这些都没有,就无法保证比赛的发挥。有的人不太会打球,刚学了几天就开始比赛,只想着我发球一下发死你,抽杀一下打死你……这是很难提高的。
邱钟惠:其实,有时候可以选择特定的几个技术项目进行比赛,比如我们今天就比推挡、比正手攻或者比发球抢攻,这样既有趣味性,又能强化某一项技术。
Q8:“特长突出”和“技术全面”,哪一个对业余选手更重要呢?
许绍发:业余爱好者最大的问题,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力下降之后,技术必然受到影响。比如我是左推右攻打法,现在同业余选手比赛就感觉非常困难,为什么呢?你发我一个反手球,我反手不会攻,用推又被动,那我只有侧身,过去当运动员时我可以跑起来,但现在跑不动了。所以,我觉得业余爱好者的技术还是要全面一点,这主要不是说全面在正手,而是指反手位。我建议业余选手,想进一步提高的话,反手要加强。在比赛中能运用的技术应比较多,不但有进攻的,辅助的也要有一些。当然了,业余选手要练这么多技术对他来说很难,但主要的一些辅助性技术应该要会。比如搓加转、摆短,我们不能要求连续摆十来个,但一板回摆还是能掌握比较好——即使欧洲人当初也是慢慢学的,像匈牙利的队员最开始只会摆一个、不会摆第二个,他们后来赢中国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能连续摆了。原来他摆一个,以为我们会搓长,就往后退摆开架势准备拉,结果我们再搓短,他再上前,就没有机会了。
邱钟惠:在青少年的时候要全面发展,把各方面基础打好。但是,一旦别人发现或者他自己发现某方面有特长,这时就要抓住特长,为他将来的技术打法定型做好准备。不能说我先打好基本功、先全面,特长以后再说、再练,那往往就丢掉了。比例吧,这时候应该就是4:6,6是基础,4是特长。如果你是一杯白开水,将来和别人打阵地战是很吃亏的。你看世界冠军一定是有独到之处,成绩保持的时间才能长。当然,也不能说我光练特长,别的都不练了,那将来再补课就很难补起来了。同时,乒乓球技术我们中国实在是分得很细,而且发展得很高。你说摆短和搓球有多大区别?没有,但又确实有不同。我觉得业余爱好者不必去学那么多精细的东西,没有那个时间,摆短也好快点也好,我觉得这些技术是比较高级比较难控制的,你不用花那么多精力去练它,搓球能搓短能搓长,下旋球能拉起来就可以,不一定要去快点,即使世界冠军也不是样样精通的。
Q9:身为业余爱好者,经常会为找不到练习伙伴而烦恼。有时候只有球路极不正规的对手,即所谓“打野球”的人,怎么办?
许绍发:业余选手应该多约人去打球。日本有个前世界冠军伊藤繁雄,我们和他聊天,那边没有中国这种集训条件,他既要上大学又要打球。他经常打电话,今天约这个明天约那个,他告诉我们:“我也挺困难,打完球了还要管人家吃饭。虽然很简单,一碗面条,也得请人家。”而我们现在的业余爱好者在一个圈子里打习惯了,老是那么几个球友,其实可以多找一些外面的不同打法的人来切磋,或者组队出去比赛。
邱钟惠:经常和“打野球”的人打球容易对自己产生影响,你也会不知不觉地学着他去打野球。但适当打打也有好处,那又是一种风格。为什么过去我们女队在比较弱的时候,找些厂矿的职工队打比赛?因为我们老同正规的打,一碰到不同路子的人,应变能力就差。所以,适当打打对提高战术意识、变化能力有好处,但不能天天打。
(本文转自网络)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