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爸让我打球的。”夺得奥运冠军后,被外国记者问到为什么当初选择打乒乓球时,伦敦奥运会新科乒乓球男单冠军张继科脱口而出,这是一种站在世界之巅后最好的表达感谢的方式。而张继科的父亲张传铭,热泪盈眶地向记者讲述儿子成长历程。□特约记者 小文
4岁零17天开始接触乒乓
张继科能够走上职业道路,完全是父亲的功劳,身为乒乓球教练的张传铭,从小就开始培养张继科在这方面的兴趣。
张传铭说,儿子是1992年3月5日那天上台练习乒乓球的。因为那天是毛主席给雷锋题词纪念日。掐指算了算,那一天,张继科4岁零17天。
张传铭说,儿子大约在三岁的时候,就开始练习吊球。吊球的意思就是,从天花板上拴一根线,吊一个乒乓球,这样,小孩子就可以拿球拍不断击打这个球,而这个被线拴着的球就不断地在拍子和墙壁之间往返。“那时也练习颠球,锻炼眼睛、手和球的协调性。”今天看来,张传铭对于儿子的训练,一直就是奔着世界冠军来的。
在张继科10岁那年,他第一次被儿子打败。但这是一次振奋人心的失败,因为谁都愿意看到自己的学生能够超越自己,更何况这个学生是自己的儿子。张传铭说,从那以后他就不再跟儿子打球了。“肯定打不过他了。”
成长笔记在2004年戛然而止了。那一年,进入国家队不久的张继科因违反队规被调整回省队,这让张传铭一度陷入绝望。
命运在一晚上注定
“这件事对我打击很大,因为我之前在他身上花费的心血太多了。这一下都付诸东流了,特别伤心。”张传铭说。当时那么伤心,主要还在于,在当时的乒乓球圈内,张继科的实力已经有目共睹,“当时他的水平很高,比他大两岁的队员见了他都已经发憷了。”
不过伤心归伤心,张传铭想让儿子走到乒乓球最高点的信心仍在告诉他,这肯定不是最后的结果,“当然还是想让他东山再起”。当时,回到家的张继科说:“我不打了。”张传铭就告诉他:“你不打可以,如果你在其他任何一个领域,可以发展到进入国家最高荣誉殿堂这个程度,我就支持你。给你一晚上时间考虑,明天告诉我结果。”
第二天,张继科推门出来:“我打。”随后,张继科开始了长达两年的炼狱,那段时间他练得很苦,经常加班加点。“我觉得张继科对自己挺狠的,我听说他在俱乐部的时候,曾经在关了灯的屋子里自己练球。他这就是故意给自己制造困难。”终于,2008年的那个全国冠军,帮助张继科回到了国家队。
张传铭透露,当儿子经过一晚上考虑回答自己还要打球时,他当即就给儿子定了目标,“你打可以,我要给你设定个三部曲。首先,你要打回国家队;第二,你要打进主力阵容;第三,你要让教练用你。目前看,这几步都实现了。”
王皓奥运“三连亚”
奥运金牌,永远的梦想
梦想,是代表着不可能的意思吗?
有时候,是的。譬如,对于王皓来说,奥运男单冠军,就是一个永远只能梦想中的存在。都说事不过三,但第三次冲击依然徒劳无功——2004年的2:4,2008年的1:4,以及,伦敦的又一个1:4。
不过,王皓依然值得骄傲,因为能够连续三次站在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的赛场上,已经创造了空前的纪录,尽管他收获得只是三枚银牌。
从2004年雅典的初露峥嵘,到2008年北京的脆败马琳,再到如今伦敦的最后冲击,8年时间,王皓也从21岁的大男孩,变成了29岁的男人,期间经历的诸多风波,也令他更为成熟。尽管,他曾有过类似于酒后乱撒尿、一度成为小胖子这样的负面新闻,但他始终是中国男乒主教练刘国梁的心头肉,就在其他队友为了伦敦奥运会门票而殊死拼杀之时,王皓却似拥有了“丹书铁券”,哪怕状态再差,刘国梁也会把他带到伦敦,这一方面可以认为是对他的偏爱,想让他拿到大满贯,但另一方面,也是对他实力的认可。
本届奥运会上,王皓果然没有辜负刘国梁的信任,接连淘汰施拉格、高宁、岸川圣也和庄智渊,帮助中国男乒提前锁定了男单金牌。王皓自己也创造了奥运会的历史——成为奥运会首位连续三届挺进决赛的乒乓选手,而在此之前,无论男乒还是女乒,无论是瓦尔德内尔、孔令辉、刘国梁,还是邓亚萍、王楠、张怡宁,都没有做到过这一切。仅此一点,王皓就足以被写进奥运会和乒乓球的历史。
对于奥运冠军的追求与渴望,王皓可以说是望穿秋水,但同时也望断了青春。决赛中面对更年轻的对手、素有自己“克星”之称的张继科,王皓尽管拼尽了全力,其中首局就拼到了16:18,第五局又顽强拉回了一个赛点,但随着他的最后一个回球高高飞出球台,也意味着他第三次与奥运冠军擦肩而过。
今年已经29岁的王皓,几乎注定坚持不到4年之后的巴西,曾经千般宠爱集于一身的他,对于大满贯和奥运冠军梦的追求,只能是恍然如梦,徒留下千古伤心。
来源:新浪体育 乒乓球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