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如果您注册或者登录本网,则表示您同意本协议内容。

细节乃赢球之本(丝雨讲乒球宝典)

已有 399 次阅读    2017-12-20 16:59
细节乃赢球之本(丝雨讲乒球宝典)
  细节决定胜负,对于乒乓球这样如此轻盈小巧的球类运动更是如此,本篇笔者从细节的角度来讲述乒球技术的要点。

  对于一个专业乒乓球手,他会自觉或者被动地接受对乒乓球原理的理解与实践,而不少业余球手却很多人对原理之类的理论不屑一顾,其实这是不对的,先搞清原理再按理办事就事半功倍,反之必然事倍功半的。

圆周运动,乒球

  要将比赛对方发过来或击过来的球回击到2.089平方米的对方桌面上,还要对方接球或者回击失误,这就需要技术或者技巧的细节来确保回球的力量、速度、旋度与落点,达到又重、又快、又转、又刁。

  从2017年国际乒联总决赛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随着乒乓球运动的不断发展,乒球比赛与其他运动比赛一样,比赛双方之间的比拼已经达到了体能与技术的极致,已经达到了比拼细节的层面。

圆周运动,乒球

  要想球快而重,必须将身体力以最大效率传递到球上,要达到这一点,其中所涉及的好多细节分析在不同的技术文章中有各自不同的讲解,也存在不同的看法。窃以为各自有各自的分析视角与侧重点,从不同的讲述中看得出其根本性的道理,认真体悟出那些只可抽象领会而很难精细言说的内核内涵,读者都大可不必究根刨底地论证其错对。

圆周运动,乒球

  对于正手攻球,力量的来源基本上大家异口同声地认识到只能是来源于脚对大地蹬踏的反作用力,而对于力的传递则有不同讲述,以右手横握拍为例,有说:先蹬左腿,以左脚为轴心身体右转,重心从左脚转移到右脚,然后,以右脚为轴心左转,前打上收小臂,认为以人体竖向中心轴转动存在问题,有人则不同意此说。其实,从物理的简单原理上,力传递是球拍对球的打击过程中,会受到从球拍的启动点到击打点的距离、速度、球拍与身体竖向轴的距离即力矩,以及众多的诸如击球瞬间的拍形、触球点、瞬时速度与瞬间力量强度与重心高度、重心力运动方向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球者应该注意它的合理有效性,打球的基本动作形态与原则可以理解为两点:1、画圆,做圆周运动;2、击打前呈放松态,动作流畅自然,重心平稳,击球瞬间紧张发力。这里存在需要理解的乒球原理与分析:1、作圆周运动,轴心在哪里?2、究竟是转胯、转腰还是转肩?笔者的观点是原则上一切身体的圆周运动的轴心就是身体竖向中心轴线,所谓左脚与右脚的蹬地制造的重心转移过程,其脚都是作为力的支撑点,是脚蹬地所形成的反作用力承担圆周运动的源动力,意识与动作实践中以人体竖向中心轴进行圆周运动有利于动作重心与重心力的水平向的平稳,重心与重心力的纵向上下波动会阻碍力的传递效力,会增大击球失误率,攻球动作的完整套路中自始至终以唯一的身体竖向中心轴作圆周运动有利于动作的连贯顺畅自然。其二,笔者认为正手攻球的基本形态是以身体纵向中心轴整体一体化做圆周运动,让重心力从触球点沿切线方向往前方送出去,大体概念上是整体同步转跨、转腰与转肩,细节理念上是充分体验与实施转跨的扭力与寸劲,同步带动肩部的转动,腰位于胯与肩的中间位,乃随势而同步转动而已,腰以软体肌肉群为特质,需要靠硬体胯部的内涵力的支撑下发挥肌肉力的拧动,如果刻意强调肩部硬体的转动力,则往往会形成肩、腰与胯动作的不同步,破坏身体力的流畅高效的传递。

圆周运动,乒球

  笔者觉得业余球者对于乒球最基础的攻球原理细节的深刻理解会大大有助于动作的标准实施,有效提高攻球的上台率。

  待续

丝雨
分享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