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创作家第四季】也谈杨影的乒乓球解说
大约是十几年前,有时蔡猛分不开身,央视的乒乓球解说临时让一个经常采访乒乓球的记者顶替。她在一个选手准备发球时,经常说某某发旋转球,这就是外行话。解说者不知道乒乓球的发球有转不转之分。那时我就盼望央视的乒乓球评论员应该增加几个人。以后杨影的适时而出正中我的下怀。
但渐渐地,杨影的乒乓球解说,一些球迷们产生了微词,网上不乏否定的言论,认为应该换人。问起换谁,欲求一个现成的答案很难,因为想去央视当体育评论员的人可能资格欠缺,球友们看上的乒乓名宿又不愿意做专职解说工作。而且在电视机旁看乒乓球的观众,有的是纯看热闹,有的只关注谁胜谁负,有的是为了看自己心仪的球星,典型的球迷则更希望加深对乒乓球的理解,所以乒乓球解说众口难调的问题比较突出,正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这成为央视乒乓球评论员免不了挨骂的原因。我的看法,在央视的乒乓球转播中,应邀作为嘉宾参与解说的乒乓球教练员,运动员和专家多年来少说也有十几位,他(她)们的水平与杨影我认为大都处于同一层次,个别的虽对乒乓球熟悉,但要么老是重复同一两个话题,要么不善于表达。我觉得刘国梁的解说往往能切中要害,打动人心,球迷们看不出的问题,他略加点拨,大家就豁然开朗。但刘国梁的教练生涯正处在巅峰时刻,他怎么能去央视呢?而且刘国梁解说只是偶尔客串,言多必失,他讲多了也很可能出现瑕疵。我认为有资格担任乒乓球解说职务的人,应该有受过乒乓球专业训练的经历,对乒乓球理解深,观察力敏锐,口才好。中央电视台还是有眼光的,经过考试,把杨影这样完全符合条件的乒乓球评论员招至麾下。
担任电视解说的人,说句不好听的话,是耍嘴皮子的。如果没什么嘴皮子可耍,到领薪水时会理不直气不壮。有人嫌杨影的解说喋喋不休,我说喋喋不休总比冷场要好得多,不想听解说可以把电视声音拧小。我对杨影的乒乓球解说,一直持肯定态度。杨影是乒乓球专业运动员出身,获得过多次世界冠军,对乒乓球有很深厚的专业造诣。她对当前活跃在国际乒坛上的我国和世界各国的乒乓球优秀选手打球的特点十分了解,这是她独有的优势。她头脑清楚,反应敏捷,口才又好,对发生在乒乓球台边的事物有较敏锐的观察力,对乒乓球讲得深,讲得透,能指导观众看球,能给人以启迪。
如在此次里约奥运会的乒乓球解说中,杨影即席说了一些评语,都是比较准确的。譬如在转播丹羽孝希的比赛时,顺口指出日本队的球风偏软。在转播女单铜牌争夺战福原爱对朝鲜削球手金宋依的比赛时,第4局福原爱用了一板反手长胶攻,杨影就及时指出福原爱前面全用反胶进攻削球太单调。在转播里约奥运会乒乓球男团决赛中国对日本第2场许昕对水谷隼决胜局时,有一个球是许昕1︰0领先时杀高球失误,杨影就评论道许昕击球晚了,瞄的时间太长,没有专业功底,是看不出这种问题的。同是该场的决胜局,当许昕10︰8领先,轮水谷隼发球时,水谷隼发了一个不转球,按理许昕应该上手,但许昕用杨影的话说只是轻碰了一下,回了个半高,给水谷隼带来了机会。得了这1分后水谷隼大喊了一声,士气陡然上升,最后竟然奇迹般逆转取胜。在转播中杨影还提及国乒一教练员说过决胜局谁在接发球上做到好谁的取胜机会就大,我注意了一下李晓霞与丁宁奥运女单决赛在决胜局的接发球,李晓霞直接失误有3个之多,成为导致最后败北的重要因素,等等。球迷在看球的过程中能及时得到杨影这样的内行指导,便会产生一种收获感,满足感,越看越能看出门道,越看越有意思。我感到杨影的头脑是用丰富的乒乓球知识武装起来的,只要一提起有关乒乓球的人和事,见解马上便会随口而出,她还能经常即兴穿插一些发生在乒乓球选手们身上的轶事趣闻,使观众听来感觉亲切。
当然杨影的解说不可避免也有引起人们误解和非议的时候,譬如2013年巴黎世乒赛李晓霞与刘诗雯的女单决赛,张怡宁担任解说嘉宾,张怡宁说到刘诗雯对这个冠军是渴望的,杨影问张怡宁,你怎么知道的?有人在网上发帖对此很不以为然。如果是陌生人之间带有质问的口气,是比较突兀,但杨影与张怡宁显然不在此例,有轻松聊天的意味。我想,杨影的问话包含着想套张怡宁说出缘由的意思,因为张怡宁与刘诗雯是熟悉的,有没有可能刘诗雯向张怡宁透露过?或者是张怡宁推测?央视的乒乓球解说,经常邀请一些资深人士担任嘉宾。这些嘉宾毕竟不是专门的体育评论员,有时无话可说,需要担任主要解说任务的人引起话题,两人一问一答,场面就显得有生气。当杨影问过后张怡宁一时无语,杨影立刻紧接着笑着以“凭感觉吧”,了却了这一段问答,结合当首的氛围,我觉得这种问话是无可挑剔的。杨影的确有忙中出错的时候,譬如2013年6月在长春举行的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中国站波尔对加西纳比赛时,杨影说乒乓球比赛单打都是7局4胜制,团体赛出场是3局两胜制,这就是明显的口误。另外,像杨影这样从小主要精力用于打乒乓球的专业运动员,文化底蕴不足是必然的,因此在解说中不可能每个用语都十分恰当。余秋雨在点评央视青歌赛的综合知识考核时都会引起人们非议,何况杨影?因此对杨影的乒乓球解说,应善意对待,谅解为好。
有人拿过去的老一辈如张之的乒乓球解说比,认为杨影是不如的。我觉得上个世纪的中后期,电视还不普及,人们对乒乓球解说只能在收音机旁听,解说是把场上的每一分球的争夺化解为语言告诉听众,局限性很大。我现在脑海里还记得1961年第26届世乒赛解说使用频率最高的解说词,什么庄则栋发小球,对方搓接,庄则栋进攻得分,比分变成了几比几等之类。像上述杨影解说中的精彩点评,对乒乓球接触较少的多面手体育解说员是根本做不到的。
我认为,杨影退役后上广播学院深造,选择体育评论作为职业,这样做既有利于她本人的事业发展,又给广大乒乓球爱好者带来了福音。祝愿杨影在乒乓球解说这个行当里续写辉煌。
(全民创作家第四季)也谈杨影的乒乓球解说
http://www.pingpangwang.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1176&fromuid=112994
(出处: 乒乓网)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