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能力:体现功底和经验的另类实力(上)
——原创著作《感悟乒乓》节选16
一直以来,人们对于处在主动状态下的回球,即在自己掌控之下打出的技战术套路比较关注,讨论研究较多,而谈及如何应变、提高适应能力的却不多。实际上,这是一个很能体现功底的基础能力,对于业余选手尤为实用。大家知道,业余选手的打法五花八门,各有各的神通,如果适应能力不强,不能很快找到某种怪异打法的破解办法,就只有认栽的份。相反,如果能广泛适应不同对手的各种打法,即便单项优势不很突出,也有可能凭借综合能力超越其他对手。在遭遇陌生对手时,一个人水平发挥稳定不稳定,与他能不能很好适应对手的球路打法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我们应当把适应能力看作一个人实力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研究,深化认识,从而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水平。
乒乓球从发球开始,在其后往复来回过程中,理论上接球一方处于被动态势,但由于球员个人能力不同,来球的质量不同,所以回应时的状态不一定是被动的。通常接球一方有几种状态: 被动状态,比较不适应来球的速度、旋转、落点、线路、节奏,或接球直接失误,或应对不当,质量不高,给对方留下可乘之机,自己陷入被动;主动状态,来球不构成威胁,可以按自己意图发起攻击、打出控制变化,或直接得分,或使自己处于主动态势;中间状态,可以应接来球,以相持过渡为主,没有陷入被动,也没有争得主动。
可见,接球一方理论上的被动不一定导致实际的被动。回球质量如何,取决于两个因素:来球的质量,接球的适应能力。两者的关系是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来球质量高,可以迫使你失误或持续处于被动状态,但如果你的接球适应能力强,就可以做到不失误,少失误,棋高一着的,还可以在被动情况下直接发起反击,反过来使自己处于主动态势。
相反,如果接球适应能力不强,就可能直接失误丢分,或者陷入被动,自己的优势很难发挥出来。比如,有的业余选手正手攻球威力极大,如果让他逮着机会发力猛冲,对方基本防不起来。但如果对方打出落点、旋转、节奏的变化,那么他不是没有机会上手,就是对不上点、搞不清旋转而失误连连,这种情况应当是很常见的。不少业余选手水平发挥不稳定,起伏大,很大原因就在于他适应各种球路的基础能力不强,因而常使自己处在被动状态,打不出擅长的战术套路。
所以,双方的交锋因接球能力和回球质量不同,常常是先、后手互易,主、被动状态不断转换,呈现攻击与防守、控制与反控制的态势,也可能形成一方的主动或被动状态不断累积叠加,直到最后的得分或失分。乒乓球实战的一个重要法则,就在于对场上主动态势的营造和保持上。大家知道发球方优势很大,就因为它可以让对方直接吃球丢分,也可以形成一种主动态势,并持续保持下去。
实战中,我们都会遇到一些感觉很难接的球,比如落点刁、速度快、旋转怪的,但看高手接,就显得举重若轻,游刃有余,不仅不失误,还能像太极推手一般,将来袭轻松化解,又转入对自己有利的态势。水平相近的两人对阵时,有时会有某一方显得很被动。这被动,往往就出在处理来球环节上,对于对方的球路打法,他明显感到不适应,疲于应付,打不出有威胁的球,最后导致失败。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有几个要素很重要:观察要细,判断要准,反应要快,步伐要好,技术比较全面配套,熟悉各种胶皮性能及变化特点。其中,最重要的前提是人的判断和反应。
首先,对来球速度、线路、落点、旋转、节奏诸要素要有一个综合、正确的判断。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前提,只有判断正确,后续步骤才有意义,判断错误往往导致严重后果。一些人在应接来球出现低级失误,往往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判断上出现了偏差。判断能力的养成,靠观察的仔细,凭经验的积累,也还要有那么一点与生俱来的球感和悟性。
比观察判断能力高一层次的,应当是一个人的洞察力。它是一种敏锐的、体察入微的观察感知能力,不仅能觉察出对方与其他对手的不同之处以及他的技战术的细微改变,并且能由此探知他头脑中的思考和想法,对他的心理活动和策略变化走向有一个比较准确的判断。
其次,是在判断的基础上做出反应。一个来球给球员的反应时间据说最多只有零点二秒,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既要根据判断结果作出回击反应,又要协调步伐移动,指挥手臂手腕等各器官做出相应的动作,对人的神经类型、肌肉类型及反应灵敏度要求极高。
多数时候,回球会面临多种选择——被迫无奈的、稳健过渡的、凶狠勇猛的、变化机巧的、冒险用强的、目的性明确或不明确的(央视解说员蔡猛指出,业余选手十个回球中大约只有四五个球是目的性明确的)。如何做出最合理有效的反应,就要根据自己既有的技术、能力、经验、感觉来进行选择。没有人可以做到不失误,但减少失误则是可能的。最好的结果是反击直接得分,退求其次也应当力争主动,迫使对方陷入被动。有时反应的时间极短,根本来不及判断,就要凭直觉,下意识地作出反应。这个直觉和下意识,就是经验教训积累下来的手感。
业界形容适应能力强有一句通俗形象的术语,叫做“粘球”,指的是能适应各种复杂多变的来球,抗击打能力和相持能力都很强,自己不轻易失误,也不会轻易让对方打死,韧劲十足,发挥稳定。这方面国手刘诗雯、朱雨玲给我的印象特别深,不管来球力量多大角度多刁,好像全在她们预料之中,牛皮糖似的,怎么也打不死,而且还能给予有力反击。前不久我在一个邀请赛上遭遇一个外地老者,自己看似很有杀伤力的球,力量大角度大,就是打不死他,而且他看似勉强回过来的球,还让你被动难受,输的真是没脾气。看看身边的球友,这样死缠耐打,韧劲无比的人也不少,他们靠的是常年打球积累的丰富经验和良好手感,靠的是不惜力的奔跑和稳健防守,等待着对手的失误。看似轻松潇洒的对抗,包含着多少心血和艰辛的付出。
厦门乒协
曾汉中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