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如果您注册或者登录本网,则表示您同意本协议内容。

关于乒乓球感的迷惑

已有 746 次阅读    2016-05-04 23:24
断断续续的打乒乓球也有多年了。因为没有基础,所以只要打球时出汗了,就心满意足了!而随着球龄的增加,看着身边的球友的球技水平越来越高!而反观自己?还是在原地踏步。这点从我的开球网积分上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这期间也有很多球友老师们多加指点了!如怎么握拍?如何挥小臂?如何扭腰?如何盯住来球?如何发球?如何接球?如何扣球?如何削球?如何拉球?如何挫球?如何切球?总之就是球的感觉!让我时不时的晕头转向啊!球感到底是怎样一种感觉?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培养的?为什么有的人可以轻松找到球感?而后天怎样去有效培养球感呢?
        希望广大球友老师们予以解答啊!

分享 收藏|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28 个评论)

  • chic 2016-05-04 23:58
    你大概是 1400 多分, 你列出的这些东西 起码有一大半都超出了你能学习的范围,一下学习扭腰,一下学习小臂,一下又去学习发球,没有学习的条理。  个人建议目前,有关动作的,都不要学,动作也都不要改,等你站稳1500,你再去考虑动作的问题。  现在学习两点: 1)对墙打,打500个不掉  2)找个球友对练,彼此在球台上搓100下不丢。  做到这俩,基本1500就能有,然后再去调整动作。    为什么要到了1500才学动作? 因为作为成人,如果1400 1300去学习正确的动作 会比较有枯燥性,体会不到乒乓球的乐趣和成就感,你也就失去了训练的兴趣了。
  • 如意王 2016-05-05 05:55
    凡花,建议你不要改动作,因为打了这么多年了肌肉已经形成记忆了,不好改。一边打可以自己微调一下姿势,时间长了不正规的动作不但既能把球打准,而且打出来的球还很怪,别人不好接
  • 凡花落尽 2016-05-05 06:17
    chic: 你大概是 1400 多分, 你列出的这些东西 起码有一大半都超出了你能学习的范围,一下学习扭腰,一下学习小臂,一下又去学习发球,没有学习的条理。  个人建议目前>
    感谢老师对我的悉心指导!循序渐进才是进步的正道。
  • 凡花落尽 2016-05-05 06:19
    如意王: 凡花,建议你不要改动作,因为打了这么多年了肌肉已经形成记忆了,不好改。一边打可以自己微调一下姿势,时间长了不正规的动作不但既能把球打准,而且打出来的球还很怪,别人>
    谢谢您的建议!动作确实不好改了,可是还想再进步一点
  • 颗粒乒乓 2016-05-05 07:14
    好友您好,元月二号在涵育球馆打球时,我观察过您的球,您反手虽然是生胶,但是您没打出生胶的特点,您用生胶接球时,搓的过多,拿生胶当反胶用了,您反手原来是打反胶,后来改的生胶吧;生胶和反胶的击球板型不太一样,生胶的搓球是弱项,比赛时尽量少用,多用:快拨,弹打,推挡,快点等技术,您要想打好生胶,就必须学会:打下旋,打弧圈,封带弧圈;打下旋时要亮板,在下旋来球的高点时击球的中下部,自下而上的向前上方发力;我的大哥:薛永庆老师生胶打的很好,老式正统的生胶打法,水平在我之上,您可以多向他学习学习,会对您有帮助的;
  • 凡花落尽 2016-05-05 08:28
    颗粒乒乓: 好友您好,元月二号在涵育球馆打球时,我观察过您的球,您反手虽然是生胶,但是您没打出生胶的特点,您用生胶接球时,搓的过多,拿生胶当反胶用了,您反手原来是打反胶,后来改的生>
    老师指点的是!我现在反手换回反胶了正手生胶!通过这次改动,反手失误明显减少,而正手生胶失误较多。
  • 小放牛 2016-05-05 10:21
    本家老弟,业余乒乓选手不要刻意要求自己的动作太正规,以能得分战胜对手为目的,只要上台就合理,然后再提高上台球质量,要练些自己的特色手段。如:发球、击打、进攻、快带等杀招,最关键的是打出自己的套路,能据对手的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技战术,放大对手的缺点,发挥自己的优点,避开对手的优点,用方法来战胜对手。对业余乒乓来讲,常有用方法战胜比自己实力强的对手之案例。不要怕输球,但要总结、改进才能提高。心态一定要平和! 业余乒乓,稳定性很重要,尤其你有一面生胶。相持后你就有机会了。切记,装备不能变换太勤,那样会乱了自己的章法。
  • 凡花落尽 2016-05-05 11:26
    小放牛: 本家老弟,业余乒乓选手不要刻意要求自己的动作太正规,以能得分战胜对手为目的,只要上台就合理,然后再提高上台球质量,要练些自己的特色手段。如:发球、击打、进攻、快带>
    感谢本家大哥的指点, 小弟不胜感谢!慢慢感悟领会中啊……
  • 颗粒乒乓 2016-05-05 12:11
    凡花落尽: 老师指点的是!我现在反手换回反胶了正手生胶!通过这次改动,反手失误明显减少,而正手生胶失误较多。>
    胶皮换了之后,需要一个学习训练的适应过程,最好是在高手的指点下进行;只有多打多练, 没有捷径可走的;
  • 云里的猫咪 2016-05-05 17:15
    颗粒乒乓: 好友您好,元月二号在涵育球馆打球时,我观察过您的球,您反手虽然是生胶,但是您没打出生胶的特点,您用生胶接球时,搓的过多,拿生胶当反胶用了,您反手原来是打反胶,后来改的生>
    这个才是高手啊
  • 颗粒乒乓 2016-05-06 06:39
    云里的猫咪: 这个才是高手啊>
    好友过奖了,我是眼高手低,有机会向您学习,切磋;
  • 郝建国 2016-05-06 09:20
    我也曾为手感不好而长期困扰,最近有点好转,我的体会是,手感不好时,少用手腕击球,先固定好手腕及拍形,坚持多打一段时间,手感会好起来的。
  • 凡花落尽 2016-05-06 11:31
    郝建国: 我也曾为手感不好而长期困扰,最近有点好转,我的体会是,手感不好时,少用手腕击球,先固定好手腕及拍形,坚持多打一段时间,手感会好起来的。>
    呵呵   郝老师谦虚了!我们所面对的问题绝对不同!我是门槛问题!您是技术动作要领问题!不过您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可以借鉴!
  • 凡花落尽 2016-05-06 11:33
    云里的猫咪: 这个才是高手啊>
    老师的球技超高我已经领教过了!不知道您什么时候来京打球?
  • 颗粒乒乓 2016-05-06 19:12
    凡花落尽: 老师的球技超高我已经领教过了!不知道您什么时候来京打球?>
    老弟您好,我还在厂里上班,有机会一定再去北京打球,找您们学习,切磋球技;您正手生胶在攻打下旋球时: 在下旋来球的高点期,生胶成亮板(后仰)板型,击来球的中下部,自下而上的向前上方发力:这就是生胶打下旋;生胶打弧圈:当弧圈来球从台面上刚刚跳起10公分的高度时,用生胶盖住弧圈来球的顶部,向前发力击打;切勿向前上方发力;生胶打不转球时,击球的中后部,击打的同时少加摩擦;会打这两板球了,才能说您会打生胶了,哈哈,慢慢适应吧,不要急于求成,要扎扎实实的多打多练,多向高手们请教学习,祝您的球技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 南山 2016-05-06 19:25
    多么好的球友啊,一般人不会一顿饭没请就坦露秘籍的。
    以前我遇到一个好球友,他的话我一直记在心里呢:乒乓球是什么呀,就是上台沾案子,谁多打一板谁就赢。姿势好看值几分啊,等你把姿势做标准了,也该坐轮椅了。
    熟能生巧就是要上量多打。北京圈里著名的高手如舒乐兄(1800分)和已经逝去的杨帆兄(1900分),那动作真是七扭八歪,非常具有典型性,想拍照个好看的姿势都很困难,可是,真赢球啊。
  • toozi 2016-05-06 20:10
    凡兄一个帖子 引出这么多老师指点 厉害啊
  • 凡花落尽 2016-05-06 21:39
    颗粒乒乓: 老弟您好,我还在厂里上班,有机会一定再去北京打球,找您们学习,切磋球技;您正手生胶在攻打下旋球时: 在下旋来球的高点期,生胶成亮板(后仰)板型,击来球的中下部,自下而上的向>
    谢谢老师!谨记在心了!
  • 凡花落尽 2016-05-06 21:42
    toozi: 凡兄一个帖子 引出这么多老师指点 厉害啊>
    真是有幸得到这么多老师的指点!因为乒乓让生活多姿多彩!因为乒乓让球友遍天下啊!这也是乒乓球的魅力所在。
  • 凡花落尽 2016-05-06 21:45
    南山: 多么好的球友啊,一般人不会一顿饭没请就坦露秘籍的。

    以前我遇到一个好球友,他的话我一直记在心里呢:乒乓球是什么呀,就是上台沾案子,谁多打一板谁就赢。姿势好>
    有的球友是不愿意多说话!还有就是关系没到,怕多此一举!不过,还是热心肠的球友多!因为共同的爱好,爱屋及乌啊!
  • 如意王 2016-05-09 05:33
    颗粒乒乓: 老弟您好,我还在厂里上班,有机会一定再去北京打球,找您们学习,切磋球技;您正手生胶在攻打下旋球时: 在下旋来球的高点期,生胶成亮板(后仰)板型,击来球的中下部,自下而上的向>
    老师您说的这几个打法正胶也可以用吧?
  • 颗粒乒乓 2016-05-09 12:36
    如意王: 老师您说的这几个打法正胶也可以用吧?>
    是的,正胶也能用;不过正胶打弧圈时,板型要压的低一点;OK
  • 如意王 2016-05-09 12:47
    颗粒乒乓: 是的,正胶也能用;不过正胶打弧圈时,板型要压的低一点;OK>
    谢谢您,回头我也练练
  • 大慧 2016-05-15 09:53
    手感的问题,可能跟一个人天生的神经类型有关系,有人天生灵敏,有人天生稍为微迟钝。当然是可以通过后天练习提高的。我觉得平时打球,留一份神、多一些注意力去关注手上主要是手指手腕细微控制与调节的感觉,时间长了,手感一定会提升。
  • 大慧 2016-05-15 09:58
    动作问题,个人觉得可因个人打球追求的目的与境界不同或改或可不改。如果你在乎动作的规范、合理与舒展优美,那么就下决心一招一式、一点一滴地改,反之,只是爱好、只关心输赢,就无所谓啦。
  • 凡花落尽 2016-05-16 05:31
    大慧: 动作问题,个人觉得可因个人打球追求的目的与境界不同或改或可不改。如果你在乎动作的规范、合理与舒展优美,那么就下决心一招一式、一点一滴地改,反之,只是爱好、只关>
    感谢提点!错误的形态已经形成,只能是一点点的改进了。
  • 凡花落尽 2016-05-16 05:34
    大慧: 手感的问题,可能跟一个人天生的神经类型有关系,有人天生灵敏,有人天生稍为微迟钝。当然是可以通过后天练习提高的。我觉得平时打球,留一份神、多一些注意力去关注手上>
    您说的对极了!我就是天生球感差!手指在打球的运用中没有感觉,不知道如何操作?
  • 永外生胶 2016-06-10 06:18
    快乐乒乓。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