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如果您注册或者登录本网,则表示您同意本协议内容。

正手弧圈球手上动作的领悟

已有 808 次阅读    2014-09-24 22:05   标签弧圈球 
 
正手弧圈球手上动作的领悟
    自从山中一日直改横两年以来,可以说八成以上的精力都是放到正手弧圈球的练习上,原因无他,也就是由于没有教练,完全是自己摸索。其间,也在网上看了大量关于弧圈球的帖子,从中获益匪浅,也有几次恍然大悟。依次排来,一次是关于腰腿发力的;一次是关于手腕及手指发力的;一次是关于重心转移和“迎前”的;最近一次则是关于手上动作的。尽管,在练习上也走了一些弯路,但是在这几次恍然大悟中,使自己的弧圈球就是得到了十足的进步,并切实享受到了弧圈球的梦幻感觉。
    山中一日在正手弧圈球的练习中,追求的是尽可能拉球的力量、旋转、速度与成功率的结合。基于此,山中一日以为,尽管弧圈球技术本质上是属于实践的东东,但是,理解了的弧圈球才是可能掌握了的弧圈球。
    本帖只谈正手弧圈球的手上动作。正手弧圈球的手上动作包括大臂、小臂、手腕和手指的动作,其总的动作行为只有一个,就是保证球拍在击球前的“第二次加速”,根据需要(加转、前冲?)以达到对来球的充分摩擦。但是,大多未接受过专门训练乒乓球爱好者(包括领悟前的山中一日),均误以为“迎前”也是正手弧圈球手上动作的动作行为,故而把本应由重心转移和腰腿发力的“迎前”任务混于手上动作中,顾此失彼,既是“迎前”前不了,又是摩擦充分不了,还加上出球弧线难于掌握,失误率也较高,真是得不偿失。
    正手弧圈球手上动中的大臂、小臂、手腕和手指的作用是有区别的,一般而言小臂的“快收”是关键;手腕除了参与发力“快收”外,有时还要兼顾“包球”的微调;同样,手指除了参与发力“快收”外,有时还要兼顾“抹球”的微调;大臂的作用有些特殊,一般不参与“快收”,主要是起到连接“迎前”与“快收”的作用,但是,一旦球员需要搏杀而“甩拉”时,大臂是要参与“快收”发力的。
山中一日自从领悟正手弧圈球的手上动作后,拉球的力量、旋转、速度与成功率均大幅提高,尤其有时感到球跟着球拍走了一大段路(仅是感觉),出球的弧线远较以前优美,原来,挥拍像专业球员那样到头上竟然是这样自然。
分享 收藏|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 牧羊人 2014-09-25 10:21
    正手攻球请教练学了三次,估计要学10次会初步掌握,我觉得首先是练腰腿,其次是小臂的二次加速,最终是手指手腕动作的打磨和裹球、微调弧线。。。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