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发下旋球就是不转,是什么原因
已有 160 次阅读 2020-12-14 15:05
发下旋球发不转的原因总结如下:
第一,摩擦球的感觉不好,吃不住球;
第二,板形和用力方向控制的不够理想,比如板形太立了导致撞击太多;
第三,触球的部位没有找好,例如,你对着球体的中部发力,这个球同样很难发转;
第四,乒乓球在球拍上的接触位置偏上导致摩擦距离太短,这样也发不转;
第五,只是单纯的手臂匀速且僵硬发力,没有借上身体重心力量和手腕手指的瞬间寸劲;
第六,引拍幅度太小导致发不上力;
第七,胶皮老化导致摩擦不住球。(转自:http://www.verodillan.com/skills/127025.html)
找到了以上发球不转的原因,问题解决一大半,下面小编一一进行分析和说明。
第一,摩擦球的感觉不好,这个说实话必须多练体会。
为了尽快找到摩擦球的感觉,小编建议大家可以学习下面许昕的这种摩擦动作,
触球的时候尽可能的让球在球拍上多停留一会,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吃住球。
这种感觉说起来很神奇,有个小诀窍就是你的前臂和手腕跟着球拍多往前送一送,久而久之就会体会到摩擦球的感觉。找到了这种感觉,对于发下旋球还是很有帮助的。
第二,发下旋球的板形和用力方向控制非常关键。
具体来说,板形必须要平一些,用力向下、向前切一下。很多球迷发球时对板形控制太过随意,例如,你立着拍子去发下旋,即使用上很大的力量,这个球也不会太转,这个时候,试着将板形放平一些,横向水平发力多一些,这样才能将球发的死转。
第三,发下旋球,一定要多接触球的底部位置,这是比较理想的发力位置。
对于底部位置,触球点不同,以同样的力量发球,会得到不同的旋转。以上图为例,如果接触A点,向下用力砍球,这个球就是一般意义上的下旋球;如果接触B点,也就是正底部,用力横向切球,这个球就是死转的下旋球;如果接触C点,由后下往前上发力摩擦,这个球就是超级回旋球。
下方的动图就是马琳发的回旋球,这种球下旋很强,二跳不仅不出台,还往回转。
第四,乒乓球在球拍上的接触位置不同,也会决定球的旋转强度。
具体来说,以下图为例,想发出强下旋球,就要用球拍的红色区域摩擦球,这样的好处是对球体有一个很好的摩擦空间和距离,如果用蓝色区域摩擦球,这个球就是不转球,因为这个位置根本吃不住球。用绿色区域发出的旋转介于红色和蓝色之间。
第五,发球不止是上肢参与发力,其实跟攻球或者拉球类似,也非常讲究借助身体发力。
利用腰胯的转动带动手臂,然后手臂再带动手腕手指参与发力,这个力量的传导过程非常重要。尤其是手腕手指在接触球的瞬间要有寸劲点那么一下。换言之,在接触球的时候,手腕手指粘球的爆发力要达到峰值,这才是发球的精髓所在。至于这个寸劲怎么来体会,这里有个小诀窍,你在触球的时候,手腕要有一个瞬间抖动的感觉,这样发过去的下旋两个字:死转。
值得一提的是,要想找到那个寸劲,必须先学会放松,如果手臂手腕一直僵硬着,是不可能做出抖动动作的。有一种先松后紧的感觉,触球的时候猛的抓一下球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紧急制动。
第六,想把球发转,必须首先学会发力,力量小旋转肯定出不来。发力的一个前提是加大引拍幅度,制造足够的做功距离,这一点很好理解。
很多业余球迷发球时几乎不引拍,这种“零距离”的去碰球是不可能制造出旋转的。
大家可以尝试着加大引拍幅度,刚开始学发下旋球球的时候一定要敢于发力,不要担心球出界,等着能发出力了,再慢慢的控制这种力道。
很多球迷认为国手们的引拍动作很小,于是纷纷效仿之,其实国手们的手腕手指力量很大,人家已经练到火候了,可以随心所欲的发球了,咱们不能只是学皮毛啊。
第七,发球不转跟胶皮老化有一定关系,这是一个很容易被忽视的问题。
发球不转,这个时候可以看看问题是不是出在胶皮上了,尤其是粘性胶皮,如果胶皮面看上去有些发光了,可以当镜子照了,这说明胶皮已经失去粘性了,根本挂不住球,这种情况下,你就是手法再好也很难发转。
总结
以上几点是我给球迷们的一些建议,大家可以试试看。发球技术是乒乓球所有技术里边唯一不受对方限制的技术,而发下旋球又是我们业余选手限制对方直接上手的手段之一。在每次练球的时候,拿出十多分钟来练习下发球技术,久而久之,你就会掌握发球的技巧,也会体会到发球的重要性,现在比赛是11分制,发球至关重要,好的发球可以让对手苦不堪言,在这方面下下功夫,你会尝到甜头。
另外,小编认为我们在学习发球的时候,一定要把转和不转发球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起到迷惑对手的作用,如果只是一味的求转,对手时间长了就会适应你的旋转节奏。最后,想发好球,一是善于琢磨,二是勤学苦练,没有捷径的。
第一,摩擦球的感觉不好,吃不住球;
第二,板形和用力方向控制的不够理想,比如板形太立了导致撞击太多;
第三,触球的部位没有找好,例如,你对着球体的中部发力,这个球同样很难发转;
第四,乒乓球在球拍上的接触位置偏上导致摩擦距离太短,这样也发不转;
第五,只是单纯的手臂匀速且僵硬发力,没有借上身体重心力量和手腕手指的瞬间寸劲;
第六,引拍幅度太小导致发不上力;
第七,胶皮老化导致摩擦不住球。(转自:http://www.verodillan.com/skills/127025.html)
找到了以上发球不转的原因,问题解决一大半,下面小编一一进行分析和说明。
第一,摩擦球的感觉不好,这个说实话必须多练体会。
为了尽快找到摩擦球的感觉,小编建议大家可以学习下面许昕的这种摩擦动作,
触球的时候尽可能的让球在球拍上多停留一会,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吃住球。
这种感觉说起来很神奇,有个小诀窍就是你的前臂和手腕跟着球拍多往前送一送,久而久之就会体会到摩擦球的感觉。找到了这种感觉,对于发下旋球还是很有帮助的。
第二,发下旋球的板形和用力方向控制非常关键。
具体来说,板形必须要平一些,用力向下、向前切一下。很多球迷发球时对板形控制太过随意,例如,你立着拍子去发下旋,即使用上很大的力量,这个球也不会太转,这个时候,试着将板形放平一些,横向水平发力多一些,这样才能将球发的死转。
第三,发下旋球,一定要多接触球的底部位置,这是比较理想的发力位置。
对于底部位置,触球点不同,以同样的力量发球,会得到不同的旋转。以上图为例,如果接触A点,向下用力砍球,这个球就是一般意义上的下旋球;如果接触B点,也就是正底部,用力横向切球,这个球就是死转的下旋球;如果接触C点,由后下往前上发力摩擦,这个球就是超级回旋球。
下方的动图就是马琳发的回旋球,这种球下旋很强,二跳不仅不出台,还往回转。
第四,乒乓球在球拍上的接触位置不同,也会决定球的旋转强度。
具体来说,以下图为例,想发出强下旋球,就要用球拍的红色区域摩擦球,这样的好处是对球体有一个很好的摩擦空间和距离,如果用蓝色区域摩擦球,这个球就是不转球,因为这个位置根本吃不住球。用绿色区域发出的旋转介于红色和蓝色之间。
第五,发球不止是上肢参与发力,其实跟攻球或者拉球类似,也非常讲究借助身体发力。
利用腰胯的转动带动手臂,然后手臂再带动手腕手指参与发力,这个力量的传导过程非常重要。尤其是手腕手指在接触球的瞬间要有寸劲点那么一下。换言之,在接触球的时候,手腕手指粘球的爆发力要达到峰值,这才是发球的精髓所在。至于这个寸劲怎么来体会,这里有个小诀窍,你在触球的时候,手腕要有一个瞬间抖动的感觉,这样发过去的下旋两个字:死转。
值得一提的是,要想找到那个寸劲,必须先学会放松,如果手臂手腕一直僵硬着,是不可能做出抖动动作的。有一种先松后紧的感觉,触球的时候猛的抓一下球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紧急制动。
第六,想把球发转,必须首先学会发力,力量小旋转肯定出不来。发力的一个前提是加大引拍幅度,制造足够的做功距离,这一点很好理解。
很多业余球迷发球时几乎不引拍,这种“零距离”的去碰球是不可能制造出旋转的。
大家可以尝试着加大引拍幅度,刚开始学发下旋球球的时候一定要敢于发力,不要担心球出界,等着能发出力了,再慢慢的控制这种力道。
很多球迷认为国手们的引拍动作很小,于是纷纷效仿之,其实国手们的手腕手指力量很大,人家已经练到火候了,可以随心所欲的发球了,咱们不能只是学皮毛啊。
第七,发球不转跟胶皮老化有一定关系,这是一个很容易被忽视的问题。
发球不转,这个时候可以看看问题是不是出在胶皮上了,尤其是粘性胶皮,如果胶皮面看上去有些发光了,可以当镜子照了,这说明胶皮已经失去粘性了,根本挂不住球,这种情况下,你就是手法再好也很难发转。
总结
以上几点是我给球迷们的一些建议,大家可以试试看。发球技术是乒乓球所有技术里边唯一不受对方限制的技术,而发下旋球又是我们业余选手限制对方直接上手的手段之一。在每次练球的时候,拿出十多分钟来练习下发球技术,久而久之,你就会掌握发球的技巧,也会体会到发球的重要性,现在比赛是11分制,发球至关重要,好的发球可以让对手苦不堪言,在这方面下下功夫,你会尝到甜头。
另外,小编认为我们在学习发球的时候,一定要把转和不转发球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起到迷惑对手的作用,如果只是一味的求转,对手时间长了就会适应你的旋转节奏。最后,想发好球,一是善于琢磨,二是勤学苦练,没有捷径的。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