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9月初嘉华乒乓协会公开赛夺得1800组银牌的光儿,获得免费参加可与中国国家队等世界一流球手同台竞技的《国庆杯乒乓球国际邀请赛》的赛事资格,真是幸运!
仗还没开打,先弄个小插曲出来,差点儿失掉参赛机会。
我这次到加拿大来,预计是半年,在国内打球,一块胶皮大约用1年左右才换,而手中的胶皮是来加拿大前3个月新换的,到回国时,满打满算不会超过10个月。所以根本就没考虑带张后备胶皮。
没想到,胶皮不给力,就在开赛前一周左右,拍子中央靠下的地方起了一个泡泡,隐约感觉参加正式比赛,这拍子可能不合格,于是,把为我家领导准备的拍子翻出来做适应练习。
不是自己的拍子,适应起来真困难!18日,与球友对阵,第一盘被打了个0:3,这与平时的战绩严重不符。第二盘换回起泡的拍子,没能马上适应(?)
1:3,但稍有进步。第三盘,3:0,找回了原来的感觉。于是决定就用起泡的拍子参赛。
比赛前要将拍子交给裁判检验,裁判是位女士,她连说带比划,我猜那是说拍子不合格,她带我到裁判委员会,裁判长是位华裔男士,他用普通话对我说:“你没有备用胶皮?“
我指了一下位于球馆角落2、3天前刚刚开张的乒乓器材专柜:“昨天还想在那里买,可是掌柜的没来。“
他让了一步:“要不然你找根针,在气泡上扎个眼儿,把气放出去?”
我面露难色,“到哪儿找针去啊?再说了,小组里的其他两位都是专业级别的高手,我的拍子什么样儿,人家应该不会在乎吧。”
裁判长考虑了一下,笑着对女裁判说了些什么,只见她露出笑容:“OK ”。
哈哈,有惊无险,拍子过关了。
比赛共分16个组,花钱特邀来得16位球手作为种子分散在其中,每组3人,小组第一名进入复赛。
我所在的小组,一位是香港来的孔华德,16岁,他曾在国际乒联青少年巡迴赛中代表香港队获得团体金牌;另一位是加拿大国少队选手(俄罗斯裔ILIJEVSKI EILIP),17岁。
墙上贴满了表格,把我所在小组的那张拍下来。
表中孔华德的年龄写的是13岁,我亲自确认过,他今年16岁,与他同来的哥哥孔佳德18岁。
错误不止一处,我(GEYUEYI)的年龄写的是48岁,刚好少写了10岁!而国籍那栏,居然给我贴了个加拿大国旗!这案头工作做的!
第一盘对阵ILIJEVSKI EILIP,0:3脆败,3局的比分为8:11,6:11,5:11;
第二盘对阵香港的孔华德,1:3,比分别是:4:11,11:8,2:11,7:11 。我赢的那局,回放录像确认了一下,我判断对方似乎还真不是故意放水,而是他不拿豆包当干粮,轻敌所致,所以他第三局为了雪恨,每分必争,只让我得到可怜的2分。
比赛过程很简单,就算想吹牛、想渲染一下比赛气氛,由于水平相差太大,没有什么值得描述的素材!
年轻人进攻太犀利,根本不搓球,接发球甭管出台不出台,多数情况下,遇正手球,就拉起;遇反手球,就拧起。整个比赛中,超过3个回合的场面稀少,大都在发球抢攻和接发球抢攻后结束战斗。面对新生代两面弧圈的打法,我这6、70年代的“两面攻”打法的主儿,只有望球兴叹的份儿。
ILIJEVSKI EILIP和孔华德的对阵,孔华德技高一筹,获得小组第一。他的复赛,我没看到,反正是输给前八名(请参照《国庆杯简报》)中的一位了。估计他与前八名的差距,就如同我与他的差距那么大,不在一个档次上吧。
加拿大华人乒协真是有本事!他们能把世界一流选手请来与加拿大的年轻选手以及业余选手同台竞技,不能不说了不起啊。
盼望国内什么时候传出有人张罗类似赛事的信息。那将是业余球友的福音。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因为是邀请赛,而不是接受报名,所以王臻他们几个没得到邀请,也就没有机会拿这些奖金。
就算有机会参赛,我看他们几个进前八也有点儿困难。
高手太多啦。08年奥运会加拿大乒乓球选拔赛的第一名,被分在与香港少年选手的一个小组里,
居然没出线!
这个格式好像无法上传到网络。
百度后得知必须转换成AVI格式,我费劲巴拉地整了半天,愣是没搞明白。
所以还是传不上去,电脑时代,我们这岁数的多数人,基本算是文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