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如果您注册或者登录本网,则表示您同意本协议内容。

我的乒乓生涯2与乒乓球一起成长

已有 1097 次阅读    2013-06-14 14:16   标签乒乓球 

我的乒乓生涯2与乒乓球一起成长

1973年,我从北京景山学校中学毕业,分配到北京市卫生局所属北京中医学校中药班学习。学校位于东城区东四十条,往东一站路程就是北京工人体育馆。

学校当时就有两个班,护士班50人全是女生、中药班30人男女各半。校长叫张静发,瘦高的个子五十岁上下,是位老革命干部。年轻时是晋察冀边区白求恩办的医疗卫生学校的学生,见过白求恩大夫。张校长爱打乒乓球,学校的几位男老师也爱打乒乓球,见我们中药班的几个学生爱玩乒乓球,而且还打得有点模样。张校长非常高兴,立即吩咐在学校一楼大厅,安装乒乓球台,安装专用灯光。张校长还把自己的专用球拍送给我们用。我们都是住校生,从此每天除了上课,就是打乒乓球,老师、学生、校长一起捉对厮杀,热火朝天好不热闹。张校长为了提高我们大家的乒乓球水平,还经常从中国国家乒乓球队,请来当时非常著名的运动员教练员来学校,表演交流乒乓球技术和我们一起打乒乓球。我还记得有刚在南斯拉夫夺得世乒赛男单冠军的郗恩庭。国家队教练马金豹、王家声、运动员杨国庆等,女运动员有刚夺得世乒赛女单冠军的胡玉兰。运动员郑怀颖、黄锡萍等。他们精彩的表演真是让我们目瞪口呆,最吸引我的是王家声。王家声是我国六十年代著名的乒乓球运动员,左手直板左推右攻。他与当时的庄则栋、李富荣、徐寅生、张燮林等名将合称为中国乒乓球队的五虎上将。王家声个头不高,人长得白白净净非常精神,满面笑容。王家声待人和善,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的是他打乒乓球的姿势非常优美标准正确、舒展大方。我的正手攻球姿势后来就是模仿王家声的。王家声还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我们讲解长胶粒的性能特点:长胶粒就像这面墙一样,王家声指着球台后面的墙壁笑着说道,当一个旋转球打在长胶粒上就像打在这面墙上一样,球的旋转并没有被长胶粒消除,而是又被送了回来,但球旋转的方向完全变了。王家声拿起一个乒乓球,手指转动着乒乓球,演示着乒乓球打在长胶粒上,弹回来相反方向发生的旋转变化。这就是长胶粒的奥秘!王家声笑呵呵的对我们说道。

经过王家声的指点,从1973年我就学会了对付长胶粒的方法。就是要把长胶粒的优势转化为劣势,利用长胶粒借力的旋转变化打长胶。方法是如果击打长胶粒,发下旋长球,这样长胶回过来的球一定是个上旋球,发力击打即可;如果冲拉长胶,发上旋长球,对长焦回过来的下旋球,冲拉即可。不要跟长胶在台上过多的周旋,万一那板球的旋转判断不准,就会栽进长胶的旋井。当然40年去了,长胶粒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掌握住长胶粒的特点,知己知彼,发挥自己的优势就能够克敌制胜。

难忘的一次是有一天周末的晚上,医院把当时国内最著名的运动员接到医院大厅,和医院乒乓球爱好者交流联欢。最后压轴的是李富荣和张燮林表演,两位世界冠军,一个如势不可挡的下山猛虎,球如银瓶乍破,铁骑突出;一个如力挽狂澜的东海蛟龙,接球似海底捞月,以柔克刚。时光荏苒逝者如斯,但时代风雨飘摇的四十年前的那场两位灿如星火般世界冠军调制的乒乓盛宴的美好滋味,还是让今天的我回味无穷。

学校还组织我们去体育馆路国家乒乓球训练馆参观。走进这对我来说犹如圣殿的国家乒乓球训练馆里,抬头看天幕般深邃的空间里洒下平静明亮柔和的光线,把排列整齐的墨绿色乒乓球台与天幕上同样排列整齐的一排排照明灯通过光线的亲昵,情侣般无言偎依在一起,墙壁上巨大的绿色幕帘把这里和外面的世界隔开、柔和黄色的地板抵近墙壁的下面,居然有一道小沟,乒乓球会在这里整齐的排成一列白色纵队。

 在这里我看到了很多著名的乒乓球运动员,刚夺得全国冠军的李振恃,李振恃以台内凌厉的点扣著称,我站在乒乓台旁,认真观看了李振恃的点扣绝杀。

郗恩庭光着膀子在台前挥汗如雨地训练着;周兰荪带着副眼镜有板有眼地和对手周旋;黄锡萍横版两面弧旋球,在和一个岁数不小的男陪练对练;乒乓旋风小球推动地球,刚从美国访问回来的年轻漂亮的女选手李俊,好奇地在球台旁看着我们这些不速之客。亭亭玉立守球选手江南美女,长着一双深邃明亮大大眼睛的林美群,说话带着哝哝的南方口音,在训练休息的时候,一盏一盏地关掉训练时照明的灯光。李富荣、徐寅生、张燮林、郑敏芝、林慧卿都已经是教练了。迎面碰见马金豹低着头,腋下夹着一块拍子匆匆走来,我们要马金豹拿出拍子给我们看看。马金豹伸手从腋下拿出拍子递给我们,这是一款当时非常时髦流行的款式,原色底板没有标牌不涂油彩,底板上深蓝色海面上粘着红色729反胶胶皮,球拍反面用不同颜色涂抹着红绿蓝等颜色,那时候反胶已经时兴起来。

四十多年已经过去了,时过境迁当时看到的乒乓球馆里的那些当年叱咤风云的乒乓群英也早已经英年不在,四散飘零。有的也已经离我们远去,像周兰荪。但每当我拿起手中的蝴蝶、亚萨卡球拍,就会在记忆的深处浮现出马金豹腋下夹着的那块令我们当年无限羡慕的原木底板蓝色海面红色729反胶胶皮的球拍。

分享 收藏|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 小熊戎 2013-06-14 16:32
    哦,我明白了,你原来得来的都是真传,难怪水平那么高。你遇到了一位好校长,你的打球经历,让人羡慕啊。
  • 甄伟 2013-06-14 17:21
    小熊戎: 哦,我明白了,你原来得来的都是真传,难怪水平那么高。你遇到了一位好校长,你的打球经历,让人羡慕啊。>
    就是业余水平,没你想象的那个样子。
  • 小熊戎 2013-06-15 08:05
    等你伤好了,约上苏平我们打一次球,苏平也很厉害,发手推挡是一绝。
  • 甄伟 2013-06-15 09:44
    基本好了,昨天在馆里适应性训练了一番。
  • 老虎打武松 2013-06-16 07:09
    学球的环境好啊,羡慕
  • 大笑甜菜 2013-06-17 08:23
    更近了,原来您是同专业的前辈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