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船鲥”
已有 499 次阅读 2013-01-04 21:13镇江“船鲥”
以前只听说过镇江的“肴肉”,这回到了镇江,才知道镇江最名贵、最独特的菜是“船鲥”。“船鲥”的名字有些怪,这是因为鲥鱼异常娇嫩,出水即死。以前运输不便,也无法保鲜,死后成菜的风味大减。所以真正的吃家只能移樽就市,用长江上的盘网捕鲥鱼,捕到后即时烹饪,才能不失其鲜味,尽善尽美。以后有了冷藏,除了那些渴慕风雅的有闲阶层还吃船鲥外,一般人在酒店便可吃到刚上市的鲜货。普通餐馆,到了鲥鱼旺季,也多有供应。船鲥的做法很多,但不管怎样做,人们还是延用了“船鲥”这个名字。外地人初夏来镇江,还是应尝一尝鲥鱼的美味。
鲥鱼是海鱼,每年四月为产卵期,此时溯江而上,在淡水中产下卵,六七月又回游入海。民间对回游的鲥鱼又称“成鲞”,江浙人用其腌制卤鱼,绍兴卖的白鮝、刺鮝就是产卵后回游的鲥鱼。鲥鱼鳞白如银,身扁长,成鱼一尺左右,肉细嫩多刺,鳞上附有一层脂肪,鲜味正是出在鳞上,所以烹饪鲥鱼时是不去鳞的。烹调时只需把内脏去掉,用湿布把血水轻轻擦去,再涂上一层薄薄的网油裹着(猪腹内在胸腔上的那一片像网络般的薄脂肪),使鳞紧紧附着鱼体,鲜味就不容易跑掉了,也更容易渗入鱼体内。厨师烹制时往往还要加盖一层火腿、冬菇,味道更是甘腴鲜美到了极点。鲥鱼上市主要是吃清蒸的,李时珍记有:“不宜蒸者,惟以笋、苋、芹、荻之属,连鳞蒸食乃佳。”内行人吃时用筷子轻轻拨开鳞片,到嘴中还要吮吸一番,表示滋味一点都没有漏掉。镇江产的鲥鱼不同于其它地方,其唇部微有胭脂色,故而更显得名贵。
据说,鲥鱼是非常爱护自身的鳞,只要是被网挂住,它就不动弹了。又一说,鲥鱼一旦被勾破一片鳞,便自以为美已被破坏,不在动弹,三刻必死,死后还易馁,馁败后且味极恶,故吃到真正新鲜的鲥鱼非常难。镇江鲥鱼都用细网捕捞,在湍急的江流中用网兜捕,鲥雨喜欢结队浮游,过去每年开捕时,第一网所获按例是要向京城皇帝进贡的。明朝鲥鱼被规定为南京应天府的贡品,明时入贡,选其肥美者,水路用船,陆路用马。入清以后,进贡规模更为扩大,在南京设有专门的冰窖,每30里一站,白天悬旗,夜晚悬灯,作飞速传递。当时宫中常有鲥鱼宴,但进京的新鲜鲥鱼开封之后,十有八九已有异味。蒋介石也很爱吃鲥鱼,每年都派兵舰专门护送,用大水桶装着刚捕获的鲥鱼,场面很是气派。吃鲥鱼的最佳季节在春末,叫做“吃头膘”。郑板桥有诗:“江南平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指的是食春鲥。春鲥为数很少,捕获极难。入夏后,鲥鱼已不算珍食,如今镇江、扬州一带,端午节还有送鲥鱼的习俗。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