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 谈
邢台县深山区路罗乡,有个小山村名叫英谈,它四面环山,群山是它自然形成的第一道围墙。在当地高大的山峰叫崖,矮小的山头称垴,英谈村背靠北崖,面向雾垴。围村还有一道人工石头寨墙,高丈余,一色红砂岩砌成,像一条红腰带,把一百多户人家抱成一团。
走东门,有一座石拱寨门,高约二丈,柞木大门三寸来厚,门楣上一行大字依稀可辨:大清咸奉七年九月吉日立。这曾是修寨墙的日子,入寨进村,居民都是两三层红石头房,层层叠叠,参差错落。房前屋后,树影离离,绿荫婆娑。整个村落像挂在山坡上的一幅国画。
所有的楼房都依山而建,随坡就势,由于建房随坡就势,院落之间的胡同也便成为一大奇观。夹在楼房之间,铺上石阶,步步升高,脚下是十八盘,头上是一线天。沿着胡同查看,所有的墙都磨石对缝,所有的墙角都垂直如线。惟独一个墙角是圆形的,村民叫“官司楼”。因为山区地皮金贵,盖房架屋就要有规矩,邻里间隔和前后滴水都有一定尺寸。胡同口这家贪心大,街门超出了常规,影响了交通,村民公议,大家动手就把他家的方角铲成了圆角,给众人立下了个警示。
有一条小河穿村而过,当地人叫后沟,十年前还常流水,河里有鱼有虾,这几年干涸了。河上有十八座桥,或宽或窄,如月如虹。还有人把一段小河用石板盖上,石板上建起了一座庄宅,起名桥院。街门朝北,进门有屏风,前院有精致的石槽、石灶,后院楼房有桂廊,东墙根一棵老梨树,树干上粗下细,是杜梨嫁接的,接口处营养过盛,便粗状起来。
走在英谈街上,如同走进历史,走进了童话世界,时间老人正在这儿打盹儿,使它与周围拉开了几百年的距离。这儿像南方客家人的围屋,又比围屋立体多了,自成一家,像是一首古体诗,像是一曲古典音乐。据说抗战期间,当时只有六十户的英谈村,就拉出去了一个排的八路军,有六人成了烈士,所以这红楼组成的山寨是有血色的。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