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忆“羊头”
老北京到立秋那天,大街小巷都能听到这样的叫卖声:“呃,羊……头肉喂!”这就意味着秋天来了,给人以极亲切的季节感。
羊头肉,一律白煮,但不宜佐酒,也不用来下饭,只配合早晨的烧饼、油炸果最相宜。如果能同时吃到“焦圈”,配上一碗杏仁茶,那可就是美味绝伦了。
入秋,夏天风靡一时的烧羊肉已下市了。羊肉的头、脚没有销路,羊肉铺子就把多余的头、脚批发给小贩。小贩肩挑一担,一边是一只扁圆箩筐,另一边的筐只贮杂物。箩筐上置一圆形木盖,盖分两片,切肉时,揭开半片,翻过来就是砧板。羊头肉比猪肉简单,除一只羊头外,别无他味,顶多带一些羊脚蹄或蹄筋,也一律是白煮。一只羊头劈为两片,分为脑、眼、两颊肉和羊舌。羊舌又叫“芯子”,颊肉称“脸子”,都可以零切零售,几毛钱就可以了。整只脸子也只售一二块钱,眼、脑都在几分钱上下,羊蹄、蹄筋就更便宜了。吃早点时配上一碟羊头肉,花钱不多,而风味绝佳,父亲年轻时就好这一口,前些年说起来还眉飞色舞。
羊头都是白煮,不宜用酱油,只靠小贩自制的一味香盐。这种香盐,带有淡淡的茴香味,色青灰,与清淡的肉味配合极为协调。盐不是装在罐中,而是用一只挖空的牛角,根部锯开,一端用木塞塞住。再从角尖处钻几个小孔,可以把香盐均匀地撒在肉片上。肉要煮得不硬不烂,配上香盐,借着羊肉本身的鲜味,极为可口。而最有特点的要算那高超的切肉刀法,可以称得上是出神入化了。
小贩拣出一只羊脸子,讲好价钱,他便开始切肉。切肉的刀,面大刃薄,寒光耀眼。只见他刀锋斜下,嚓嚓有声,肉片翻飞,堆成一堆,大小如一,其薄如纸。更有妙处,如果买主不要带皮切,他也从命。只见他刀锋翩翩而下,近皮处刀锋一转,肉片切下来,一点儿也不连皮。切完,还你一张完整的脸皮,随你带回去怎样吃。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