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常去捉麻雀。
捉麻雀的方法挺多,大人常在田间拉网,赶麻雀飞入,然后拉起网,一次可以捕得十几只。小孩子常用拍网网取,拍网用柳木握成半圆形,上下两片,上织方孔网兜,底部安以绷簧,再用大头针插上一条“吊死鬼”,活虫善拱腰,一伸一屈,易被麻雀发现,嘴一啄虫,触动绷簧机关,网便拍合,可以捉到活雀。
有一句歇后语是说:“麻雀吃蚕豆,先要和屁眼儿商量商量。”这话听起来有些粗俗,但其寓意是相当深刻的,许多人研究了一辈子,未必就能研究出个结果来。
麻雀嘴裂较深,吞得下看似很大的食物,比如蚕豆。但却从未看见麻雀吃过蚕豆,为什么呢?原因就是麻雀吃东西前,要先看看屁眼儿的能量,嘴能吃得下,屁眼儿能屙得出的,它就吃,反之,它再想吃也不会去吃。
麻雀的肠子只有线绳粗细,屁眼儿则小如针眼儿,穷尽弹性,也仅能容得一粒稻谷出入,若蚕豆想打此经过,就很是有些不妙了。吃得下,却屙不出,后果可想而知。可见,麻雀吃蚕豆前,先要和屁眼儿商量商量,实在是聪明之举。不幸的是人不如麻雀的事屡见不鲜,这些人最大的特点就是过于自信,“吃”东西前从不和自己的“屁眼儿”商量。
比如,宁夏组织部副部长赵宪春因经济问题,在北京中关村某家酒店割腕自杀身亡,犯下了连麻雀都不会犯的低级错误。光知道无休止的“吞”,而却忽视了“屙”,“吞”进去却“屙”不出,不出事那才叫怪呢?人的“屁眼儿”应该比麻雀的“屁眼儿”更具备对是非的判断能力,又是“自家人”,不会说“两家话”,商量商量有什么不可以呢?
人在贪婪的同时,是否应该向麻雀学习,要问问自己的“屁眼儿”,什么可以“吃”,什么不可以“吃”,否则,“吃”下去,却“屙”不出,像赵宪春那样,连自己的小命都要搭上。
发表评论 评论 (8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