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而言,97、98年是欧洲的老冠军们打了中国小伙一个措手不及——正如95、96年中国的小伙赢他们一样。不过小将终究会成熟的,到1999年第四十五届世乒赛前夕,当王涛马文革甚至丁松等人都基本完全退出了中国乒坛后,新的中国“五虎上将”开始浮出水面,他们就是刘国梁、孔令辉、王励勤、闫森、马琳五人。
就地位来看刘、孔二人显然是无可争议的中国男乒双子星座,一个手握奥运会男单冠军、世界杯男单冠军,另一个则是世乒赛男单冠军、世界杯男单冠军,两人合起来又是奥运会、世乒赛的男双冠军,所以其他小辈暂时只能仰望之了。
成绩来看,闫森是另外三人里面最好的——世乒赛男单季军。不过就夺牌经历来看,闫森一路过来没什么阻碍,而面对老瓦时漏洞暴露明显,所以其地位要屈居给王励勤。
王励勤虽然44届败给了年长自己两岁的萨姆索诺夫,但没关系,因为和自己一样被小萨扫掉的队友好友马琳、丁松,甚至孔令辉,所以这次外战失利并没有给他带来太多压力,何况他还战胜了佩尔森,加之实力实在雄厚到家,所以王励勤是作为单打重点培养对象的。
马琳呢,就战绩来看国内国外都不怎么样,只是作为直拍打法的继承人而培养着。在闫森打法漏洞明显的情况下,马琳的球则更凸显了直拍打法的灵性,所以高层领导们也对其十分重视。
于是,就在这五个人打造的中国男乒铜墙铁壁下,中国乒乓球队开始向第四十五届世乒赛进发。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夺回被老瓦抢去的代表世界乒乓球运动最高水平(男子的当然水平高于女子,没任何好争议的)的奖杯——圣勃莱德杯。
然而,谁都没想到,四十五届世乒赛却以极其戏剧性的开头开始,又以相当戏剧性的结尾告终;而这届世乒赛,也将成为整个乒乓球运动的一个分水岭。
那么,就让我越过资料残缺不齐的97、98年世界杯(楼主无能,实在没多少相关方面资料和视频),进入乒乓球世界锦标赛轰轰烈烈的小球时代绝唱——第四十五届世乒赛吧!
1999年,在锣鼓喧天、枪炮齐鸣中,四十五届世乒赛在南斯拉夫卸下了帷幕,甚至是擂台。
是的,这届世乒赛一开始就注定了其坎坷的命运——原定于在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举行的第四十五届世乒赛,由于北约轰炸南联盟而半路夭折,这下乒乓球界一片哗然了:喵了个咪的,各位运动员们辛辛苦苦准备了两年,这下连场子都被炸了,怎么破?鉴于伟大的我国驻南大使馆都被北约方“误炸”,所以体育馆这玩意儿随时都存在危险,各国也不会将自己的优秀运动员们送去战场上比赛,再说战火下的南联盟也不可能组织起一次国际性的比赛出来,这一下急坏了所有乒乓球的选手、教练、球迷,当然更急坏了国际乒协。
关键是没钱再办,喵的前面拉的赞助全部打水漂了,干啥不需要钱?怎么办啊怎么办,一晃四五月的正常世乒赛比赛时间已经过去了,两年一度的世乒赛仍然没办法开张。就在这时,一个远方的声音传来了:
“亲,钱来了!”
是的,就在这危难时刻,一向慷慨的中国乒协给国际乒乓球事业送来了燃眉之需。在时任国际乒协主席、中国前世界冠军徐寅生先生的奔走、中国乒协的帮助下,国际乒联顺利在中国捞到了举办世乒赛的赞助,酝酿两年好几个月的世乒赛终于在这年八月份在荷兰埃因霍恩举行——而且还只是单项赛。至于团体赛,则直接推到了2000年4月,地点也改在了马来西亚的吉隆坡。至于为什么会把两大赛拆开,有人说还是经费问题,也有人说是因为商业协商的结果,具体原因楼主表示不详。不过谁也没想到,这次团体、单项赛分开并没有成为一次特例,不久后,它们将看起来永远地分离开来了——此是后话。
焦急等待后,大家的心终于还是定了下来,多训练了三四个月后,各路名将齐赴荷兰,开始了新一轮的厮杀。两年过后,世界格局……似乎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欧洲人强势多的97、98年的所有大赛冠军,所以众志成城,认为这次世乒赛的冠军仍然是属于自己的;韩国方面,1998年曼谷世乒赛,“千年老二”金泽洙终于霸气外露,一路过关斩将杀入决赛,击败了中国男队的领军人物刘国梁,夺得了自己人生中最有分量的一块金牌——其实他就没拿过什么金牌,银牌铜牌倒是很多。亚运会这比赛,有点高不成低不就:你说它不厉害吧,中国人在这,分量十足;你说它重要吧,貌似亚洲人自己不是特看重,至少远没有欧洲人那么看重欧锦赛——欧锦赛还是两年一届,亚运会却是四年的。再到亚锦赛亚洲杯这种比赛就更不入流了,感觉东方人的等级观念还是很强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能在亚运会上夺冠,至少说明老金已经有了回春迹象,在孔令辉老败给欧洲人的情况下,金泽洙又为世界队打中国的另一名悍将刘国梁增添了不少胜利筹码。
日本方面——咱就不说了,靠着松下浩二等削球手,爆冷比较现实,夺冠的话……还是指望蝴蝶公司开发出能直接赢球或者能大规模伤害甚至杀死对手的超级器材吧。
唯有中国人,相当的低调。是的,四十四届男单的失利已经让中国人觉得丢面子了,这次比赛,无论如何也要把这枚分量最重的金牌夺回来!
埃因霍温世乒赛——中国男乒之野望!
就惨烈程度而言,四十五届是相当到位的,没什么冷门出现,该赢的该输的都比较正常,当然,不会万事如此,比如那个恍如从天而降的娃,他的名字,叫马林(那一年,马林的林字还没有王字旁)。
好吧,在广大粉丝的千呼万唤中,马琳同学终于粉墨登场了!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