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如果您注册或者登录本网,则表示您同意本协议内容。

97年的戏还没结束

已有 789 次阅读    2012-12-04 17:45   标签normal  style 

1997年世界杯男单冠军普利莫拉茨
 
年底,世界杯,普利莫拉茨大爆发。

别怪楼主无能,因为21世纪前的世界杯比赛我真的没办法搞到多少视频资料,所以有关这次世界杯的情况,亲,俺不清楚。但是,四强的名单还是知道的,他们分别是普利莫拉茨、萨姆索诺夫、孔令辉、勒古——最后一位即前面楼主漏掉的法国队成员,名声略次于希拉与埃洛瓦,远次于盖亭。而至于这四个人谁跟谁打的半决赛,我也不清楚,只知道三四名是萨姆索诺夫胜勒古,决赛普利莫拉茨赢孔令辉。

新时代下,普利莫拉茨显示出了比盖亭塞弗更强的生命力,因为他的打法是稳中带凶,另外正反手也很均衡,所以运动寿命显然要长于凶狠派代表人物。普利莫拉茨的胜利为97年欧洲人在世界乒坛的强势地位写下了完美句号,而刘国梁孔令辉等人的失利则意味着中国人在男子单打项目上显示的颓势,而且这个颓势则一直延续了下去。

97年巡回赛总决赛,萨姆索诺夫加冕——当然,这冠军没什么意义,爱要不要。问题是98年世界杯,中国人又再次失利。1998年,中国汕头主场作战世界杯的中国人只有刘国梁一人晋级四强,接着连第三名都没有拿到——他败给了97年的冠军老普。决赛最终在罗斯科夫与金泽洙二人间展开,两人在96年奥运会一度交手,最终罗斯科夫压制住了老金。这次老金再次失利,继92年世界杯输马文革后第二次获得世界杯男单亚军。作为单面拉打法的金泽洙,其职业生涯已经几乎走到了尽头。

对于9798年两年的情况,我觉得有必要仔细分析一下。
 
首先来看看夺冠的几位运动员——世锦赛瓦尔德内尔、世界杯普利莫拉茨罗斯科夫、总决赛萨姆索诺夫,从打法上看,四人几乎是完全不同的四种打法,年龄上也差了三代,那么为什么是这哥仨夺冠?

除此外,中国人为什么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失利?而且不只是中国人,整个东方乒坛都呈现颓势,韩国方面也有心无力,日本人更是延续了一二十年的颓势而在接着颓下去,到底肿么了?

先来看第一个问题。

就打法上分析,瓦尔德内尔属于前三板型横拍选手,普利莫拉茨属于中庸型横拍选手,罗斯科夫属于偏反手型的激情选手,萨姆索诺夫吧……当年的情况和三人都有点类似,比较倾向于普利莫拉茨,但小球方面远胜罗斯科夫,反手又很强过瓦尔德内尔,只能说,当年的他打法还没有定型下来。

那么,为啥是这四个人拿下了9798年男子单打的四个大赛冠军呢?我认为,原因有:

1、四人打法均代表了世界乒坛技术发展方向的一面或全面。说一面,主要指罗斯科夫——自凶狠派打法过后,世界乒坛发展的一个方向便是反手技术要求大大提高了。当然,欧洲人反手本来就很强,所以不是说罗斯科夫把反手又抬到了一个多么高的高度,而是在于:未来乒坛,越来越要求运动员正反手均势,而且最好是正手强,反手不弱。罗斯科夫的方向就是反手很强,但正手不弱——以前的欧洲人就是反手强的强到爆,但正手很菜,小球很菜。到罗斯科夫这,小球虽然还是不过关,但至少能应付了,再加上反手很强,正手拉起来后也不赖,所以打起球来就比以前只会反手的欧洲二三流选手或者只有正手的盖亭等要更适应发展。

这个趋势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走向正手反手都很强的境界,不过抱歉,那还得等至少10年,因为任何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罗斯科夫是这个趋势的典型代表,另外包括普利莫拉茨、萨姆索诺夫的反手都是很优秀,而瓦尔德内尔则是以正手超强加上反手稳定过渡来弥补这一问题,所以四人都或多或少地符合了时代的要求。

2、四人里面,谁的小球好、正手强,谁的成就就越大。所以瓦尔德内尔拿到世锦赛实至名归,而普利莫拉茨罗斯科夫一稳一凶,老普以过硬的技术拿到世界杯冠军,罗斯科夫则以硬朗的作风弥补控制的不足。至于萨姆索诺夫,能冲到世乒赛决赛其实足以说明其实力已超过了普利莫拉茨与罗斯科夫——要知道,世乒赛决赛的分量甚至要高于世界杯冠军的,这也是为什么塞弗一个世界冠军没有也能招牌多年屹立不倒,因为世界锦标赛亚军本身就是一块大招牌。撇开冠军的荣誉不谈,职业教练和选手都是清楚这个亚军分量有多大的。

萨姆索诺夫还很年轻,所以有的是路走,我们也无须担心。

一言以蔽之,适时务顺趋势者为王,四人打法上有意无意地顺应了世界潮流,再加上都在经验最老道或者冲劲最足的时候,夺冠就实至名归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夺冠除了自己打得好外,有时候还得加上对手打得差,那么9798年的时候,这些人的对手们,尤其是以中国为首的亚洲劲旅究竟出什么状况了,以至于一个单打冠军都没有拿到?

首先,小伙太年轻了。无论是刘国梁还是孔令辉,成名都实在太早,二十出头的样子,一鸣惊人固然令人称道,问题是小将就有这个问题,出来打死人,过一阵子大家熟悉了,擦,完了,还是基本功不足。刘国梁是个快攻,出道的时候最容易,打着打着就悲剧,大家摸熟悉了你就只能接着变化;再加上快攻本不擅长相持,所以遇到不熟悉的自己也不好处理,一旦特长被钳制就没什么可以得分的手段了——碰到卡拉卡塞维奇即是如此。至于孔令辉,本来球的质量就不高,刚出来大家不熟,跟盖亭塞弗等凶狠派打法小球技术还能凑合,完了你真遇到欧洲实力派,比如普利莫拉茨萨姆索诺夫这种几十板都打不死的哥们就完了。除此外,横拍选手头顶上还有个瓦尔德内尔压着,以小辉之经验,对付老瓦基本上是没戏,所以大家还没到自己职业生涯的生理心理最佳状态,输球便是必然的了。

其次,冠军后的低迷状态也是二人失利的原因。拿了冠军,一下便有种微妙的自我感觉变化,有时会觉得我是冠军,我就该赢球,不该输球;而别人遇到你,则会认为你是冠军,我赢了你是good,输了是正常。双方心态一变,怎么打就怎么是了。特别是遇到两种人,一是老冠军,人家不做老大好多年,都是鬼精鬼精的,走过这段路,知道你小子心里会想些什么;另一种是像卡拉卡塞维奇这样的屌丝,来就是恶心人的,要说夺冠估计自己都不信,可就是拼你,而且有些人又真的有一手,所以他以特长一搅合,得,你乱套了。所以国梁小辉二人打不好,原因大致就是如此。

至于韩国和日本,能打到超一流水平的就那么几个——准确的说就金泽洙一人,问题是老金都二三十岁的人了,你非让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他也只能真的神龟虽寿犹有竟时了,打一场是一场,青春不再,单面无奈;至于日本人——我不想对日本人在80年代后的乒乓球技术做过多评价。他们拿着世界上最精贵的底板胶皮器材,然后每年画大笔人力物力财力送自己的运动员到中国练、到欧洲练,真的算是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练技术最需要的地方去,结果打出来还是那鬼样,你还能说什么呢?当然,对于日本人的研究,后面有专题,这里不复赘言。
分享 收藏|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