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如果您注册或者登录本网,则表示您同意本协议内容。

曼彻斯特世乒赛决赛

已有 1218 次阅读    2012-11-27 14:52   标签曼彻斯特  世乒赛  决赛 

曼彻斯特决赛,堪称完美。它充分表现了一个老将丰富的作战经验和小将的经验不足,也完美诠释了神马叫做超常发挥与发挥失常。
对比巴塞罗那奥运会决赛,当年26岁的老瓦与23岁的盖亭(都是实岁)也算是打得一惊一乍,虽然老瓦3:0就取得了胜利,但盖亭给他制造的麻烦实在不可谓不多。
反观曼彻斯特世乒赛决赛,31岁的老瓦对21岁的萨姆索诺夫,一个是过了巅峰身体条件、却经验更加老道的名将,另一个则是身理心理尚未达到顶峰、却有着一股年轻人冲劲的小将,怎么结果我们不好说,但至少局面上也应该是活力小将冲击老龄名将,然后小将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咬下了前辈,或者老将以出色老道的经验控制住了小将——这才像样。
问题是整个44届世乒赛决赛,局面全部倒过来了。
老瓦活力四现,两条线拉得不亦乐乎,偷袭、发抢等活相当卖命;
萨姆索诺夫,整个成了防守打法的代表,基本上所有球的质量都下降,主动进攻失误满天飞,被动防守也防不住。三个字——一团糟。
第一局,老瓦基本上没遇到什么麻烦,21:12轻松取胜。就在这时候起,细心的楼主我便发现了小萨的不正常情况。
根据我个人看萨姆索诺夫比赛的感觉,凡是他在场上出汗出得比较离奇,然后那巨大身子不停缓慢地抽风式左右摇晃时,这场球基本上就出问题了。而萨姆索诺夫打得好的比赛都是满场狂奔,然后不停地叫,然后动作相当的舒展——异常舒展,因为他骨架有那么大,一甩开来就显得十分舒服。
但是纵观第一局,萨姆索诺夫就明显显得不对头了,整个人有些发焉,一种不知所措的感觉。
亲,你要是遇到别人还好,问题是你对面的,是不世出的乒坛天才瓦尔德内尔。或许你现在还不知道,7年后,38岁的老瓦尚且能在奥运会上把“不在状态”的马琳和波尔两位亚洲、欧洲以及直拍、横拍的顶级选手拉下马,你现在跟他斗,还不在状态,还紧张,这不找死吗?
当然,凡事不能轻易下结论。第二局,萨姆索诺夫的反击开始有所凑效,转折点好像是中间有个争议球,萨姆索诺夫发球擦网,老瓦接过去,小萨回球下网,然后小萨示意这球不算,裁判却没有改,最后老瓦表示是真的——我很少骂人脑残,但瓦尔德内尔在比赛中的类似球品有n多,我所亲眼看过的就有96年欧锦赛决赛他对队友佩尔森、97年世乒赛决赛对萨姆索诺夫、2000年悉尼半决赛他对刘国梁,还有一些一下记不起来了。这里面有队友、对手乃至克星,但出现争议球,老瓦的表现是相当之大度,基本上如果对方执意要争他都表示认可,或者直接发球下网,或者直接接发球下网。有球品如此,居然还有些脑残说出“瓦尔德内尔打球没品”的话,楼主我表示就一个偏旁符号:**丫的看过几场比赛视频?了解过几位名将?出口成章,还头头是道。你自己如果非觉得是这样我管不着,而且还要捍卫你观点的权利,问题是你跑出来在公共的网络场所里大放厥词误导新人我就要开骂了:哪凉快哪呆着去,别出来狗叫了。
这个争议球之前老瓦还是领先的,结果一闹,萨姆索诺夫连连强攻得手:麻烦了。
小将就是这样,你给他个时间缓冲一下,脑子一下能清醒很多,气就上来了。所以继科在伦敦决赛第一局叫叫暂停,为的就是不把自己的那股气给丢了。然而,萨姆索诺夫却惊讶地发现,老瓦真的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个江河日下的老瓦了;因为这场比赛中的老瓦,是真的超水平发挥了。
拿到发球轮后不久,老瓦便以21:18拿下了第二局。
这里没什么悬疑剧情,不会像萨格勒布决赛那样王励勤突然怎么就获得了灵感,马琳突然一下就成了筛子。是的,第二局就这么莫名其妙地完了。我刚以为萨姆索诺夫能够起死回生的,然后老瓦就不动神色地追回、反超、拿下,一切都感觉那么从容自然,好像自己前面那个争议球后的落后都是意料之中的一样。
有时候,或者说大部分时候赢一场球都是自己发挥正常,然后对方发挥失误。但我想说的是,曼彻斯特决赛,老瓦是发挥超常的。不比巴塞罗那甚至是后来悉尼3:0横扫刘国梁,瓦尔德内尔这次世乒赛确实是发挥有些过了点,简直是怎么打怎么有,而且神奇球不断,观众看得目不暇接(成语用错没)。
艺术的过程,完美的结局,这就是瓦尔德内尔44届世乒赛的完美解读。
前面的比赛咱就不说了,神马穿越球、打回头和踢足球的动作已经讲过,下面单说说决赛里面的几个经典球:
1、瓦尔德内尔发球,萨姆索诺夫拉起,两人正手位对拉斜线,接着老瓦正手拉到萨姆索诺夫反手,萨姆索诺夫把球“撩”到瓦尔德内尔反手——角度很大。这时,老瓦的经验展现得完美无暇。萨姆索诺夫还没动手撩,老瓦步法就已经跑到了反手位,然后直接打到了萨姆索诺夫正手,小萨跑也跑不回了。
全言点评:所谓步法,要的就是帮助选手到最合适的位置进行击球;步法快不代表一切,能提前预判,从容不迫地到合适击球点才是最棒的。老运动员其实最大的问题不是别的,而是步法不到位,反应不到家,不然你说王励勤的体力会比继科差?马琳的手感会比马龙差?完全不见得。但他们打不过了,为什么?总是没到该到的位置,总是反应慢了半拍,这才是主要原因。单要练球的话估计大力现在还是世界第一,但打球就未必了。
2、同样两人正手位对拉斜线,同样瓦尔德内尔变线到萨姆索诺夫反手,可是这次两人都有变化:萨姆索诺夫是反手半放高球的回来,想避免正手出现空档;而老瓦看出了小萨想进行高球后反击战术,于是猛地抽杀他反手,结果萨姆索诺夫的半高回球成了完全高球。然而,就在他第二板放了个高球后,老瓦居然正手放了板短球!小萨猝不及防,回来救球,结果没救成功。
全言点评:各位请去看各级重大比赛,真正敢在大赛中放短球的有几人?能在大型比赛里面做吸短球并且能赢的,绝对可以冠上乒坛艺术家的称号。
近二十年来有三个人敢这样做,他们分别是瓦尔德内尔、施拉格和马琳。但瓦尔德内尔在各种大赛,包括团体赛、双打赛、单打赛,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半决赛决赛里面都敢放短,而且大部分是赢下来的;施拉格本来进决赛半决赛次数就不多,而且老是放得半长不短,对方总能被救回去;马琳的放短质量很高,放出来了就基本救不回,但他在重大比赛的单打半决赛决赛里面基本没有,放得最好的就是上海世乒赛半决赛放梅兹,赢;决赛放王励勤,败。
所以楼主之所以崇拜老瓦,真的是比较这比较那比较出来的,不是在扯淡;另外,这只是我的观点,我有权发表经过研究后的观点,而不是没有调查就在那扯淡。
3、萨姆索诺夫发球,瓦尔德内尔反手捅长到小萨反手,然后小萨抢攻直线,结果老瓦直接正手顺势一挡,啪,球回到了萨姆索诺夫的正手大角。
全言点评:这招我也用得多,其实可以算计好,就是看准对方的发球是半出台的下旋,然后反手使劲搓,捅一个不好冲起来的长球给对方,对方冲不起,又想冲,于是过来的球质量就不高,质量不高,那你就想怎么防怎么防了。
4、老瓦抢攻小萨中间,小萨回了一个超级高的球,然后老瓦从容不迫地拍打到他正手位,还是侧拐着出去的。
全言点评:这个球只是好看,没啥好点评的。所谓看门道和看热闹是两码事,此球大概就是属于后者,因为谁被冲中路回高球了都会被拍死(高手正常情况,像我这种水平这都可能打失误),所以技术含量在于前一半抢中间,后面的倒没什么。
5、两人反手相持对拉(或者说对拨),然后老瓦加力,猛弹萨姆索诺夫正手空档。
全言点评:同样没什么好点评的。
6、老瓦发球,啪,直接到萨姆索诺夫正手大角,小萨却侧身去了。然后老瓦很霸气地朝教练席看了一眼——等等,貌似看错了,看到自己教练这边了。是的,后来他哥哥回忆(也在教练席),老瓦转头后是做了个鬼脸。我有时候打了个好球喜欢背对着对手偷笑,八成老瓦也是这样。
点评:发球的最高境界,神出鬼没。不过,如果你的发球偷袭木有老瓦这板一样出去还带侧拐,然后又有其它球做辅助,然后对方不是站侧身位而是中间(业余里经常有),那么还是别尝试——我就尝试了很多次,成功率很低。
之所以在这研究老瓦这么多,而且后面还会继续研究,原因是很明了的:因为老瓦的这些都是战术意识,是各个水平的乒乓球爱好者都能学的,你说你去学王励勤的正手弧圈球,人家四十几度的狂飙二,刷胶水刷几十遍,打起来板板透板,你怎么学?你说学继科的反手拧拉,不是我说,人家反手拧出来的球可能比你正手的速度力量旋转都要大,你怎么学?所以研究老瓦既是一种视觉享受,也兼具极强的实用价值——这就是我的观点。
 
分享 收藏|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