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经典的比赛:
首先,交战双方是欧洲新老两代的代表人物,属于新旧之争;
其次,两人一个是前三板见长的选手,一个是实力派相持派的选手,属于小球路与大球路的战争;
最后,两人都分别战胜了欧洲、中国的诸多好手而挺进决赛,这又似乎是象征着两位乒坛最高水平的选手之间的争斗——尤其是萨姆索诺夫,一口气战胜了马琳、王励勤、丁松、孔令辉四名中国选手,这项纪录可能再也无法被打破。而微电脑则打败了当时欧洲唯一在役的四个世界单打冠军中的两个——普利莫拉茨与盖亭,而另外两位则是他本人和队友佩尔森,所以象征意义也很大。
总而言之,这两人的交手,始终让人觉得激动不已,尤其是欧洲人。一个来自北欧的选手和一个来自东欧的选手在西欧的领土上展开一场决赛,观众自然是不会少的。虽然没有法国比赛那么人山人海,但事实证明,这次比赛的过程是相当的热闹,尤其是瑞典队的支持者,瓦尔德内尔的支持者——其中以一个欧洲妹子顶着一个“JO i ? you”的牌子最为显眼(虽然长得不怎么地)。
巅峰之战,即将拉开帷幕!
如前面所说,萨姆索诺夫出道已有好几年,而且和其他新人一样一出来就虐瓦尔德内尔。相关的欧洲比赛视频没多少,不过我看过一个95年神马公开赛(貌似是瑞典)的视频,萨姆索诺夫对老瓦,打得挺激烈,最后小萨取胜。其他情况我也不清楚,时间越早能看到的视频就越少,再往前推乒乓球这项运动早期的一些影音资料都只能从一些纪录片里面获得了。除了这场公开赛,小萨和老瓦在单打决赛前确定无疑的一场比赛就在几十个小时前(我是说决赛前),即44届男团小组赛里面。
这场球,我一直都是只有耳闻,从未目睹,情况据说是很惨的——老瓦被0:2轻松拿下,而且输得一塌糊涂,貌似两局都没过十分,好像是21:7和21:4还是多少,反正输得很惨。所以男单决赛前世界各大报纸媒体都预言这是场毫无悬念的比赛——萨姆索诺夫必将轻松战胜前辈,加冕圣勃莱德杯!
事实上,萨姆索诺夫到2012年的今天都没能捧起这尊象征世界乒坛巅峰的奖杯,而其中的重要原因,时候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是曼彻斯特这场决赛影响的。
这个说法是否科学,我们后面总结的时候再说,但有一点是当时所有人都错了的,那就是:永远不要把人的行为进行简单量化比较参考,因为人不是机器,也不是动物,他能够思考,他有思维,他有情绪。乒乓球比赛不止一次向世人说明了这个道理:俺绝不是单纯的技术活!综合素质才是决定最后胜负的砝码!
而这个所谓的综合素质里就包括一个有时能起到一锤定音的因素——精神。精神因素,有时会被称为“意志品质”之类的,意思相信大家都明白。哲学告诉我们,世界分为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然后做政治题目时神马都要找“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虽然有时候感觉有些浮云,但这似乎成了定式。打球也一样:整个世界都成了主客观的,乒乓球属于世界,所以自然也是一项主客观的运动。
废话连篇,滚远点……回到主题。
按照主流说法,瓦尔德内尔与萨姆索诺夫的这场球,充分体现了一名老将优秀的经验与意志品质,白俄罗斯小将萨姆索诺夫大赛经验匮乏,尤其是决赛经验,所以在技术领先的情况下遭到老瓦逆袭,最终憾败,痛失男单金牌。
听着很有理是吧?
是的,的确很有理。萨姆索诺夫这场球的失败,最大原因就在于其思想上开小差,结果主观影响客观,然后打起球来犹豫不决,特长无法发挥,最终鹿死瓦手——对于这部分,我是举四肢赞成的。
但另一部分,是典型的官腔,不着边、不实事求是的评价。
那就是:老瓦的技术落后于萨姆索诺夫吗?
几次看杨影小姐蔡猛老师以及另一些解说员解说老瓦比赛,比如04年世界杯瓦尔德内尔对柳承敏那场,就有这样的话:老瓦的技术跟柳承敏比起来肯定是不如柳承敏先进的——这句话是绝对的出自杨影,不信大家可以回去翻视频。另外02年中国打世界的比赛里一位教练也说过类似的话,04年雅典奥运会前蔡振华蔡指导也说过:“瓦尔德内尔的技术已经落后。”对于这些观点,我是相当不赞成的。
楼座对所有这些解说员都是很尊重的,所以我每次都会很尊敬的称呼他们为蔡猛老师等,尽管有时候他们确实满嘴跑火车,但我只知道,当我什么都不懂时,一些最基本的知识都是从他们那获得的,所以我打心底感谢他们。但尽管如此,吾爱吾师,但我更爱XX。对于我认为的他们的错误,我是一概不予以认可。
比如老瓦技术的问题,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一个概念:神马叫做落后?
我们常说的,奴隶社会落后于封建社会,封建社会落后于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落后于社会主义社会,这叫落后,这个大家都听得比较顺耳。
如果我们说:汉朝落后于唐朝,唐朝落后于清朝,阿拉伯帝国落后于明帝国,英国落后于美国,这个听起来就有些不对头了。
当然,你要非这么说,也是可以的,不过得换个说法:在某某哪些方面,英国落后于美国,法国落后于日本。你说完全落后,或者基本上、大体上落后,显然是不科学的。
而按照前面所说的那些人的观点,显然是再说老瓦的技术是落后的,顶多是他有他的可取之处,但是,这些基本可以忽略——不要跟我咬文嚼字,那些话一听就是这意思,别钻牛角。
那么事实上呢?
让我们来看乒乓球里面的技术,什么样对什么样才叫落后与先进呢?
首先,直拍两面对一面,显然叫先进。
然后,进攻型打法对削球打法,显然叫先进(这点希望喜欢削球的朋友莫喷我)。
然后,两面近中远台进攻打法比一面过渡一面进攻打法要先进。
为什么这些可以比较出先进与落后?还是那个老问题:什么叫先进?
我认为,先进就是让该发挥的得到最大发挥而已。
奴隶社会,人的能动性都发挥不完全,完了人多了养不起只能抓了杀了殉葬之类的。
到封建社会,社会发展了,剥削阶级发现可以不用杀被剥削阶级,而让他们种田去,既养活了他们,也寄生了自己。
资本主义社会,市场经济发展起来,大家发现社会财富还可以通过互通有无、相互周转来进行循环增长,这又是进步。
乒乓球技术也是的。
直拍本来就有两面,另一面空着浪费,而且反手本来就是死角,学会横打了,有利于解决反手被动的问题。
进攻型打法本身是主动的,它能够为自己主动创造得分机会,而削球则是被动防守,虽然有反拉,但显然是辅助手段。
两面近中远台打法能够在各个角度、各个位置进行攻击,相反,一面过渡型的那一面(当然,都是说反手那一面)每次都要被动挨打,所以肯定不如两面的好。
技术先进性并不能保证你夺冠,但能够为你减少许多辛苦与耗费。你让王励勤马琳拿个冠军,不来个全场正手一般是不行滴;而你让王皓继科干,就算到了反手不侧身也行。或许你会说正手的质量高些,但问题是人家如果能做到正手质量跟你差不多,反手比你强很多的话你怎么弄?军事上所谓的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胜利,指的就是这个。
那么让我们来看看老瓦与老萨,他们的技术真的达到了落后与先进的对比吗?
我的答案是,完全不够。
正手,老瓦擅长抢攻和落点,萨姆索诺夫擅长相持。
反手,老瓦虽然以过渡为主,但又不是不会弧圈球;萨姆索诺夫虽然有漂亮的反手进攻,但实际上呢,他也是台内搓摆,出台再进攻,所以这两者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更难能可贵的是,站位上,瓦尔德内尔明显比萨姆索诺夫靠前,所以球的速度要更快;另外从球的旋转上讲,老瓦打出来的球旋转的强度和差异都比萨姆索诺夫强。
综合而言,结论两点:
1、瓦尔德内尔和萨姆索诺夫的球本质上是一个时代的技术;
2、相比较而言,瓦尔德内尔的球质量可能还要占优。
不但如此,我想说的是:老瓦的球不但没有很快落后,而且放到08年以前都是符合主流的打法——这不是我粉饰,而是观察的结果。
请问,如果瓦尔德内尔的球是落后的,甚至说是落后于柳承敏的,那么马琳、王励勤的球是不是也是落后于柳承敏的?
让我们来对比一下老瓦和马琳、王励勤,本质上这三个人的风格都是一致的:正手强大,反手很渣,进攻厉害,防守不弱。只不过前两人打法主要在中近台,退台后被动,而王励勤近中远都可以,但小球不行——你去认真看王励勤比赛,其实大部分球都是在中近台解决的战斗,很少退台,倒是他老把别人打得退台放高球之类的。而这三个人一旦被对方死死压制住反手,谁都没什么好办法解决,只能挨打,找机会侧身,反拉的可能性和成功率都是很低很低的。
那么也就是说,技术上老瓦=马琳=王励勤,然后按那些解说的说法,老瓦<柳承敏,综合起来的结论就是:
马琳=王励勤=老瓦<柳承敏。
而显然,作为两面直拍的马琳>柳承敏,那么我们就出现了一个矛盾命题,所以……结论咱就不说了吧。
要么他们错了,要么楼主错了,分析摆在上面,各位自己选择。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