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如果您注册或者登录本网,则表示您同意本协议内容。

1991——1995年各次大赛小记

已有 952 次阅读    2012-10-31 15:55
91年是佩尔森辉煌的一年、也是唯一辉煌的一年。事实上除了金牌老怪物瓦尔德内尔和21世纪中国两个怪物王励勤和马琳外很少有运动员能够辉煌很多年。楼主对乒乓球运动员“辉煌”的定义很简单:能拿世界三大赛事的冠军。虽然所有为这项运动而辛勤付出的人们都是值得尊敬的,但这并不影响竞技体育的残酷性。有时候,体育这个领域里只有两种人——冠军,然后不是冠军。多年后,大家可能已经不知道瓦尔德内尔、刘国梁、王皓是谁,但至少圣勃莱德杯和世界杯上会刻有他们的名字,而这些奖杯上的名字都是只有冠军才有资格刻上去的。
所以“辉煌”二字永远属于冠军,至于你是不是什么所谓的“几朝元老”,那只叫“活跃”而已。所以佩尔森兢兢业业地活跃了几十年,而真正的辉煌却只在91年一年。本年内老佩一举拿下了世乒赛冠军和世界杯冠军,同时成为了国际乒联第一个“世界排名第一”——91还是92年是国际乒联正式开始世界选手积分排名,老佩正好赶上了这股热潮。
相比于单打,91年团体赛的情况更显得有意思。
千叶世乒赛男团比较淡腾。瑞典队那边到没什么,关键是中国队这条线。按理说尽管青黄不接,但中国男乒怎么着也是前世界第一、现世界第二的队伍,可是这次比赛的战果却惨不忍睹。
四分之一,中国队输捷克队(可能是捷克斯洛伐克队,不知道解体没有),也就是科贝尔所在的那队。失败原因,据说和国际乒联更改赛制有关。楼主以前看了一下那年团体赛的规则,貌似五花八门,单打双打单打乱七八糟,害的我也没记住是怎么回事——当然,也不想记住。这次赛制改革也是国际乒联诸多极其失败的改革中的代表作——此赛制就用了这一次,然后直接被各国喷死,再未使用。反正这场比赛中年仅20的科贝尔拿了中国队两分以上,然后帮助捷克队进入了前四。
怎么说也只能怪自己:科贝尔发挥再好,也不可能一次性射死全中国队吧?赛制改得再大,好歹也不外乎是单打双打吧?你中国队这么多人练球打球,完了凑一支队伍上去连捷克队都打不过,怨谁?还是怨自己吧!
战胜中国队的捷克队也只多走了一步,因为他们半决赛遇到了南斯拉夫队——不管捷克斯洛伐克有没有解体,反正南斯拉夫当年是还没解的。科贝尔这回牛不起来了,因为南斯拉夫队里面有至少两个高手。
首先是普利莫拉茨——虽然此时他还没拿到过一个冠军,但另一个就生猛得多了。
他就是被楼主认为乒乓球史上最奇葩的一个顶级运动员,“世界最难看”打法的代表人物,欧洲迄今为止直拍打法的最高水平——伟大的“乒坛巨人”——卡利尼兹。
打住,不要以为“乒坛巨人”是一个荣誉称号,事实上这是一个绝对的现实称号,因为卡利尼兹身高接近两米,比萨姆索诺夫还高,这不是“巨人”是什么?楼主阅人无数,至今为止见过的顶级选手里面打球最难看的就俩,一个是操直板的卡利尼兹,一个是网上所说的一个“横拍直打”的选手,懒得去看是谁了,大家有兴趣可以搜搜。问题是,后者就是个酱油级水平的选手,而卡利尼兹可是世界锦标赛冠军啊!虽然是双打。
1983年第37届东京世乒赛,卡利尼兹与南斯拉夫名将舒尔贝克夺下了那届比赛唯一的一块属于外国人的金牌,男双。东京世乒赛,中国队拿下了男团、女团、男单、女单、女双、混双6块金牌,唯独丢掉了这枚男双,由此可见这块金牌的分量。
不过平心而论,这次胜利百分之六十左右的功劳应归于舒尔贝克,此人是当年中国队头号劲敌之一,和克兰帕尔等齐名,35届就是男双金牌,和另一个队友搭的,这次换个队友又夺冠。不过双打终究是两个人的比赛,所以卡利尼兹仍然功不可没。除此外,我一向认为世界上所有高手遇见卡利尼兹如此高大的身影和淡腾的动作都会产生一种错觉:尼玛我到底在打什么级别的比赛?
南斯拉夫进决赛,然后碰瑞典,结局是必然的。
千叶世乒赛是瑞典王朝的鼎盛时期,因为他们拿下了男团、男单(佩尔森)和男双(P.卡尔松/冯舍)三块金牌,男单还是包揽冠亚。这个状态持续了两年,92年巴塞罗那,老瓦男单加冕,为瑞典全国赢得了历史上的第一块奥运金牌,同时也成为了世界乒乓球史上的第一个大满贯选手——第二个在4年后,由中国队女子选手邓亚萍摘得;男子则要到7年后,由中国的刘国梁荣获。
93年的瑞典男乒已经不可逆转的走向颓势,哥德堡主场作战的42届世乒赛,瑞典人只收获了一枚男团冠军,单打老瓦止步半决赛,佩尔森以及男双不知道情况怎样。总结经验,此次北欧人失败的根本原因还在于人才断层——当年的老瓦已经28岁、佩尔森27岁,卡尔松水平明显差了一截,阿佩依伦也不可能再打下去。当普利莫拉茨、盖亭、塞弗等人崛起时,维京军团的十字旗已威风不再,欧洲第一强队的荣耀也在逐渐淡去。
但是令人称奇的是,瑞典这艘战舰居然在这之后还足足开了9年,到2002年的时候还拿下了欧锦赛的男团冠军,04、08年两届奥运会老瓦老佩均杀进前四。虽说瑞典人确实是“老兵不死,只是慢慢凋零”,不过这凋零也未免凋零得太久了。
佩尔森是很郁闷的,据说这前后发生了一次车祸,所以竞技状态有所下滑。但这位老而弥坚的选手却没有选择放弃,相反,却打出了世界乒乓球史上最长的国际运动生涯,可亲!可敬!
巴塞罗那,中国男人只收获了一枚男双金牌——这次是王涛吕林战胜了罗斯科夫费茨纳尔。前面讲过,王涛是双打专业户,估计目前还没有人双打能好过这哥们,男双奥运冠军、世乒赛冠军,混双三连冠。可能上帝总是公平的,所以他在赐予王涛如此多双打冠军的同时让他一个单打世界冠军都没有,最好成绩仅是1994年亚运会男单冠军。
无独有偶,千年老二(三届世界杯亚军)或者老三(奥运会、世乒赛季军)金泽洙最好的单打成绩也是亚运会(98年)。造化弄人的是,王涛无论从打法还是心理上都是金泽洙的克星,却偏偏在两次重大比赛中输给了对方——巴塞罗那四分之一,王涛就2:3输给了金泽洙,还是优势局面下。金泽洙然后进前四,输老瓦——那是完败型,基本算是被老瓦屠杀了个3:0。另一条线,志在卫冕的汉城单打冠军刘南奎输给了法国盖亭(貌似也是2:3),盖亭进前四又2:3赢了马文革——后者进前四时也是相当麻烦地解决了世乒赛单打冠军佩尔森。最后是决赛,瓦尔德内尔VS盖亭。
这仗的具体情况可以参见我前面写的《历届世乒赛决赛视频及我的点评》,这里也可以稍微讲讲。虽然比分是3:0,但除了第一局外,后面两局盖亭的发挥还是明显比金泽洙好的——两面好于一面,这是真的。金泽洙算被狂虐,盖亭的反抗还是显得很有力道的,特别是第三局,盖亭拿到了几个赛点,最后惜败,也算是一件憾事。瓦尔德内尔成功登顶奥运会最高领奖台,这也几乎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结束。巴塞罗那以后,新的弧圈机器们纷纷崛起,那些随意的动作逐渐灭亡于高手之林。这时的乒乓球运动员们需要更加精确的动作以维持各自完美的弧圈球打法,甚至连代表最高水平的老瓦也被迫为之修改自己的动作。
——他成功了。
92年世界杯马文革终于再次替中国人挽回了面子——他收获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二块也是最后一块世界大赛单打金牌,可惜还是世界杯。至此,马文革的运动生涯开始逐渐走向低谷,他既没有跟上历史潮流而改变自己的动作,也不具备王涛那种颗粒打法所有的特殊威胁,颓势是必然。
王涛也不行了。王涛的打法怪则怪矣,可惜弧圈实力显得太糟,所以他比赛往往能进几轮,却总走不到最后。1993年世界杯,王涛第一次近距离触摸世界大赛冠军——还是世界杯,却被普利莫拉茨所打败。然而,这将不是他最后一次靠近单打冠军的领奖台。三年后,一个更大的遗憾将等待着他……
真正最后拯救了中国男乒事业的运动员,恰好在91-93年之间出现于中国乒乓球队了。
1991年,一个年仅15岁(可能不到,只有14岁)的直拍正胶打法的小子被破格招入中国乒乓球男队。作为传统打法的代言人,这个名叫刘国梁的孩子被中国各路老选手、现在是乒乓球界领导人所看重。但事实上大家都明白,要让正胶选手再创辉煌,这个可能性太低了。但刘国梁是个绝对的天才,就在他入队一年后,他便在中国大奖赛上连克瓦尔德内尔等各路高手而获得冠军,着实令人刮目相看。当然,乒乓球界有行话曰“削球十年不出门,快攻一年打死人”,当对手不熟悉快攻选手时,刘国梁的机会确实很大,但要真正成为高手,光靠爆冷是不可能的。所以摆在刘国梁面前的路,还有很长。
另一个与刘国梁一起入队的横拍选手此时却显得格外寂静。与来自河南新乡、生性开朗的刘国梁不同,孔令辉这个来自黑龙江哈尔滨的纯东北爷们却显得有那么一丝的羞涩,他既不擅于与人交际,身高也不那么高大(仅有一米七三,和楼主一样)。1975年出生的孔令辉从小还是打直拍起家的,那时中国人不流行横拍,但打了一阵发现不行,结果改行了横拍。我们将庆幸他的这个决定,因为多年后,他将成为中国第一个横拍世锦赛单打冠军、中国第一个横拍大满贯选手。
不过这时,孔令辉却还是那么的安静。同时为了学习欧洲技术,国家乒乓球中心特意送他去瑞典打俱乐部赛,希望能从北欧人那取经——据说孔令辉在那被虐得很惨。有关他和刘国梁的成长,我们后面会详细说到的。
除此外,93年、94年进入国家乒乓球队二队的两个娃这时也显得很安静。那个拿大刀的孩子长得人高马大,那个拿直拍的孩子又显得古灵精怪。新千年后,他们两人将联袂出演一出大戏,这出戏的名字就叫做《马王时代》。
分享 收藏|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