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几个不起眼的乒乓球选手
已有 3506 次阅读 2012-10-30 17:14下面我要介绍的,则是欧洲另外几个不起眼的选手——他们出道很早,却成名较晚。而21世纪的球迷朋友们可能对这几个人的熟悉要更多于盖亭塞弗等。研究这几个人的运动生涯,是一件既有趣又有意义的事情。
话说有这么一个真理:隔自己越近的,总觉得越亲切,也总觉得越值得自己去喜欢,或者说【顶】。是的,以前我不怎么明白为什么很多人说出许多不堪的话来诋毁老瓦,后来我明白了: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用心去了解过老瓦。没有看过老瓦的比赛,没有看过老瓦的成绩,哪怕是最简单的看看别的名将对老瓦的评价。这并不奇怪,如果有人跟你说他认为巴纳是乒乓球之神的话很多人都会莫名其妙地问:“这哥们是谁啊?”巴纳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世乒赛单打五冠王,尽管当时世乒赛是一年一届,和现在没可比性;与此同时,看过巴纳打球的人估计都死得差不多了。但是,他确实存在过,而且,对乒乓球这项事业的发展起过无可替代的伟大作用。
所以插一句:喜欢谁没有人干涉,但如果你要进行横向比较,那么请先去了解要比较的人——事实上楼主也是先看马琳王励勤王皓的球开始看视频的,但最后仍然得出了老瓦是近几十年最牛逼的男乒选手的结论。谁最厉害并不影响我们的个人喜好,若如此,怎么算朱世赫也不会是那个“最”的运动员(这是实话),难道就没有人喜欢他了?好比屌丝可能会觉得自己父母没能让自己成为富二代,但谁会因为这样而不爱自己的父母?如果你是,那么请离开楼主的地盘,因为楼主不会欢迎你,有素质的人都不会欢迎你。
有趣的是,1971、72年时候出生的4名欧洲运动员却出现了一个反常现象——他们出道很早,真正成名却比较晚,而且还是一个比一个晚:我是说单打方面。这四个人的名字分别叫(按成名顺序排列):罗斯科夫、科贝尔、施拉格、格林卡。
其实这四个哥们早就出来跑江湖了,可惜,成名都在中年之后。
准确而言,92年以后98年以前的欧洲乒坛,单打是属于老瓦、老普、老盖、老塞四人的。佩尔森已经没落,这四个人一直在乒坛转悠着,阴魂不散,别的选手没啥表现的机会。不过偶尔窜出来转悠转悠的还是有,说的,就是上面四个人。
罗斯科夫应该是跳出来最早的——1989年多特蒙德,他和队友费茨纳尔一起摘下了世乒赛男双的冠军。不过双打毕竟是双打,和单打差距比较大,拿下了大家对你的男单威胁指数评价也不会太高。随后很多年,罗斯科夫都在乒坛上转悠着,直到1995年,他闯入三大赛事中的薄弱环节——世界杯的决赛,输给中国新生代表人物孔令辉,次年亚特兰大,他又杀入奥运半决赛,输给另一个中国新生代代表刘国梁,这时大家才开始对他的单打予以足够重视。3年后,多年媳妇熬成婆,罗哥终于拿到了其职业生涯中最宝贵的一块、也是唯一一块三大赛事单打冠军——还是世界杯。于是,老罗底气便足了。
单打就是不一样,虽然都是世界冠军,双打神马的确实没得比。
科贝尔比较悲催,91年的时候就在男团拿了中国队两分,帮助全队将中国人踢出了前四的大门;96年亚特兰大,他一路比较“莫名其妙”地杀入了半决赛,然后一败王涛,二败罗斯科夫,颗粒无收。
以后老科便再未染指世界大赛前四,其职业生涯中也没能获得一块奖牌,但是科贝尔的单打却每每能令人心惊胆颤,03年淘汰刘国正,05年险些挑翻马琳,08年团体又差点干掉王励勤,各个都是世界第一流的高手,不过这些事我们以后再讲。除此外科贝尔本人的一项技术却使其名气远大于其成绩,那便是著名的侧拧技术,这个待会儿可以讲,而且也会讲——待会儿。
施拉格,打球绝对是天才,但勤奋程度——估计世界上最懒的乒乓球冠军就是他了。欧洲有一个著名的十二强赛,就是每年选十二个顶级高手参加的单打比赛,算是个小世界杯。之所以提这个比赛,原因在于,在漫长的80、90年代,施拉格是没有资格参加这场比赛的。顺便插一句,当施拉格没资格打比赛时,老瓦在1984、1986、1988、1989、1993、1995、1996年7次拿过这个比赛的冠军。
然而,1999年以后,施拉格爆发了,当年成了世乒赛季军,世界杯亚军。而当所有人都认为他的职业生涯将随着其而立之年的到来而结束时,03年巴黎世乒赛,32岁“高龄”(虚岁)的“老师”竟然夺下了乒乓球界“王冠上的宝石”——世乒赛男单冠军,这也是后话,我们暂时不提。
如果说施拉格是默默无闻的话,那格林卡绝对是一丁点名气都没有。关于这个同样72年出生的希腊选手,我只知道他在97年曼彻斯特世乒赛时输给了早已淡出中国乒乓球男队主力很多年的马文革。但是,03——04年一年之内,格林卡瞬间成为了世乒赛男单季军,世界杯蝉联亚军。除此外,格林卡和科贝尔一样以其独特的一门技术而获得了成绩之外的更大声誉,当然,也是在21世纪后。这不得不让我们感叹,这几个哥们早些年干嘛去了?
其实并不是他们年少不给力,而是形势造就了他们晚年的英雄。
虽然成名在95年后,但鉴于四人出道得早,所以LZ决定先讲技术打法风格,以后再谈他们的战绩。
首先上罗斯科夫。
罗斯科夫,来自盖亭与塞弗的邻邦、欧洲第一经济大国——德国。历史上德国人一向一严谨、刻板著称,这些民族习性在德国乒乓球队上也得到了完美诠释。不论是罗斯科夫还是波尔或者苏斯等,打球都是很刻苦很认真,“一丝不苟”大概是形容他们的最好词语——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当下德国队最旺的选手奥恰,其实是乌克兰人,出生后才移居的德国。楼主第一次看他就不像日耳曼人,后来一查还真不是。所以元首若是在世,奥恰估计还得移民。
罗斯科夫的长相是相当“峻”的——冷峻的峻,非英俊。正如前面有朋友所说的,我第一次看他就被其“威严”所折服:这货根本就是白眉鹰王!撇开长相不说,老罗在赛场上风格之潇洒凌厉,也实在配得上鹰王这个称号。
前面说过,老罗出道是很早的,89年的时候还拿过世乒赛男双冠军。不过这个成绩现在看似乎很牛,但在当年群雄并起的时候却并不太起眼。哪里像今天,外国人能拿个铜牌就不错了,管你是什么单打团体还是双打比赛的。89年正是中国队衰落低谷的时候,所以老罗的成绩也没多么起眼,何况还是双打。至于单打赛场,罗斯科夫就不怎么地了。最近我找到了一些罗哥早年,具体就是90年前后和老瓦他们比赛的视频,四个字——惨不忍睹。
打得好总有打得好的理由,反之亦然。那么老罗早年的表现不佳,究竟有什么原因呢?
这就得从其打法风格开始分析起了。
一般而言,罗斯科夫的标签是和盖亭塞弗绑在一起的——不讲理打法代表。而前面已讲过,盖亭不讲理不讲在正手速度,塞弗在一通“乱”打,那罗斯科夫呢?
罗斯科夫的不讲理,在于其超级暴力的反手技术。
有多暴力?
罗斯科夫程序——球到反手,只要稍微出台,老罗都会灰常潇洒地引拍至胯下,猛地拉抽。没错,拉,和抽,没什么过渡的,就是一板。一句话,帅爆了——虽然我老是担心他会打到命根子……
一个很有趣的地方,几乎所有德国队的选手的正手都偏向高调球而不是拉冲,而反手却很牛叉。罗斯科夫的正手,一个字:丑。丑死了,球还没出台他就把手放到台下然后击球的下降点,要多难看有多难看。同样,我一直无法接受波尔这样高水平的选手居然第一板冲不起来——而且后面的球也冲不起来,但波尔的反手也是很靓很靓的。一个队果然是有传统的,这一点不假。再看现在的奥恰,正手还是不如反手,不过好歹进攻的力度要大多了。
德国人也在变化,虽然效果不是太明显。
穷则变,变则通,通才得以久。中国人快攻打不动了,所以要改;德国人maybe也发现问题了,而这个问题也是制约罗斯科夫进步的一个重要原因。
老罗没有出色的正手——原因就这么简单。
正手对比反手的优势,我想不需要我来科普了。舒展更开的手臂能为击球提供绝对大于反手的力量,而力量也是速度、旋转的根本动力。罗斯科夫拥有很牛逼的反手,牛逼到能和别人正手对抗,但一个如此强大的反手却只能搭配一个狗屎一样的正手(真的很狗屎),这样的运动员是不可能成为一个正手时代的巅峰人物的。
所以理论上罗斯科夫89年就是世锦赛双打冠军,却直到95年才杀进三大赛决赛,98年才拿到冠军,这对于他来说实在是晚成的大气。
但是,晚成的罗斯科夫为何又成功了呢?
这涉及到一个历史趋势问题,那么是什么趋势呢?
那就是世界横拍打法已经开始向一个新阶段过渡,那便是两面弧圈球时代。
或许你会觉得楼主在瞎定义:难道横拍不是一直两面弧圈球吗?是,也不是。楼主在这里所说的两面弧圈球时代,指的是横拍开始从反手过渡正手进攻而向两面全面进攻时代过渡。
比如说,瓦尔德内尔、佩尔森的时候,两人的打法就是正手牛逼,反手弹击:老瓦的弹击又准又狠,佩尔森更是号称“弹击之王”、“世界第一反手”。
老瓦老佩之后,盖亭、塞弗则将正手进攻发展到了几乎万能,而且两人的反手明显开始以拉为主、弹为辅,而普里莫拉茨反手拉打虽然很强,但实际上仍然是以正手为主,反手辅助,接近老瓦老佩的风格。所以普里莫拉茨虽然和盖亭塞弗年纪相近,却是瓦尔德内尔、佩尔森时代与盖亭、塞弗时代的过渡选手。
罗斯科夫和普里莫拉茨正好相反,年龄与盖亭、塞弗相仿,却是下一个时代的人物,其反手进攻使用率、杀伤性较两位不讲理前辈又上了一个台阶,而所欠缺的,就是临场的变化和经验——95年以后,他终于成熟到了自己身体技术战术心理经验的最佳时期,所以夺冠也成了情理之中的事情。反观盖亭塞弗,虽然球还是那么风骚,却总是打不出成绩,因为同时期大家都开始向两面拉打法过渡了,所以老将们跟不上,虐虐差一点的选手还可以,顶级领域就不行了。
如果说罗斯科夫还算老人,那另外三个小辈就真正算是讲横拍反手进攻技术发扬光大、上一台阶的大功臣。没错,那就是科贝尔,施拉格,以及格林卡。施拉格和格林卡的闪光时间实在太晚,这里就不介绍了。但鉴于91年千叶世乒赛的出色表现,科贝尔终于为他在这赢得了一次出场机会,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一下这位为乒乓球技术做出巨大贡献的无冕爵士吧!
科贝尔
自古正邪不两立,这句话套在直拍和横拍上也是很恰当的。或许很多人和楼主以前一样以为直拍是中国人发明的,但事实上直握球拍是1902年左右由日本人发明的——网上广为流传的毛啊主席用光板日直打球的照片就说明了这点:是日直,不是中直。至于中直是什么时候发明的,不清楚,也不重要。
众所周知,直拍横拍,各有所长。横拍抓拍固定,发大力比较轻松而且食指不会受直握球拍的伤;而直拍呢,由于握拍比较靠内,所以更能有一种“拍在手中”的感觉,所以小球控制和手腕发力能够更加细腻。所以多少年来,直拍与横拍两类打法就在台内与出台、抢攻与实力、控制与反控制中对抗着——直到上世纪70年代以前,两种打法都在各自的领域内占据着明显的优势,直到70年代,双方都发现了一个问题:其实,我们都是可以鉴戒对方打法的。
可以说最早明白这点的是直拍选手,所以他们开始将反胶与快攻相结合,创造了单面快弧打法——尽管50年代后日本人已经开始这种打法,但真正将其发扬光大的还是中国的几个老冠军,比如郗恩庭、郭跃华等。
然而,尽管如此,直拍打法还是主要集中在快攻上,原因很简单——快攻仍然能从容地战胜实力派的横拍选手,这也是为什么郭跃华后紧跟的江嘉良又是正胶打法的原因:没有改的迫切性,所以就不会改。
但横拍不改就混不下去了。欧洲人已经很多年没尝过世乒赛冠军的滋味,仅有的两个单打冠军也只是世界杯——这种冠军连中国的横拍快攻打法滕义(正手正胶反手反胶)都能拿到,实在太水了。
于是,横拍要改革;再不改革,就要over了。
真正对横拍克服自身劣势的关键技术有二:横板直握,以及台内拧拉。
前者的荣耀永远属于老瓦,而后者的最早开拓先驱,当属科贝尔无疑。
正如现在人们发掘所知的,直拍横打在N年前(N>30)就有人使用,但我们一般不会将这项技术的功劳归给那个、那些人——事实上应该给,但这些发明者却并非最大的功臣。一个技术的推广与普及需要一个打得好的选手出来带头,否则所有人都不会关注这门技术。比如王皓,即便全世界古往今来都只有他这么一个顶级选手在用两面横打,但由他而诞生的采用这种打法的人却层出不穷,以至于楼主都练过一段时间。就这点而言,科贝尔绝对是今天横板台内拧拉技术最早的高手级别使用者。
如果科贝尔也能像老瓦一样成为大满贯选手的话可能世界乒坛就要以“科式拧拉”来命名这项技术。而遗憾的是,金泽洙可以被成为无冕之王,而科贝尔却连王都称不上,因为其职业生涯中没有拿到一块世界大赛奖牌——是奖牌,不是金牌。所以楼主在本帖中称其为“无冕爵士”并非空话:竞技体育,没有成绩是绝对不能封王称后的,这点没得商量。
但是,老科绝对是世界乒坛不可替代的关键性人物。尽管没有他,台内拧拉技术照样可以被另一个高手所使用;但我想说的是,我们要感谢那些让我们提前跨入计算机时代的科学家们,尽管没有他们,计算机也照样能被发明创造——只是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而已。
感谢所有那些不自觉推动历史前进的人们!
科贝尔的台内拧拉,总体而言和今天张继科等人的是有很大不同的。
首先是发力方向,科贝尔的拧拉属于绝对的侧拧,从右往左,不存在张继科一样的前冲式从下往上的拧拉;其次是战术使用,科贝尔的拉球主要是为了将台内球拉起形成连续拉压制反手,而张继科的拧拉除了连续外则带有直接进攻的性质,威胁更大。当然,最后还是球的质量差异,这倒是因人而异的,不在此讨论。
看老科打球,一个字:漂亮。这里所说的漂亮,指的是反手制造弧线的能力——那是多么优美的弧线,特别是侧拧,拐得很厉害,所以经常能打出许多高级球出来,美死了。
不过科贝尔也是有硬伤的,具体而言是正手进攻比较中庸,没什么杀伤力;球连续性很好,但缺乏变化,面对对手的变化也缺乏足够的反应能力。这也是为什么科贝尔时不时冒出来做黑马,却又总撑不到最后的原因——从91年冒出来当小黑马,到08年还出来当老黑马,老科几乎是从头黑到尾,活到老黑到老,却又总不能一黑到家,以至于一块奖牌都没能拿到,实在是一种遗憾。
科贝尔以及许多乒乓球名将(比如王皓)的悲剧或遗憾告诉我们,乒乓球技术里,正手绝对是主导的,这点不管反手技术能达到多么炉火纯青都不会改变——人是不能战胜自然的生理的限制的。
无论怎么评价拧拉的意义都不为过。正是由于横板有了拧拉,于是横板选手便能够将自己不擅长的台内摆短技术给直接跳过,进而直接开始进行上旋球对抗。直板本来就必须在台内控制住横拍不让其上手,而台内一拧起直拍便只能被动的防守——推挡本身是具有发力的,但台内推挡又是几乎没有旋转、而且也难以抵御强烈上旋球的。一般除了战术需要,是个乒乓球选手都会选择压制对方反手的战术;有了拧拉后,横拍选手就可以直接将近台球变成上旋,而且基本上都是去对方反手——在直拍横打之前,直拍运动员不大可能加力推这种强烈旋转的球,所以只能减力防御或者变线,而这个难度有多大,大家都心知肚明。但如果是横板对横板就没这出了——横拍拨球时发力是天生从上往下的,打的就是你上旋球。倘若说横拍直握是将己之短扬长的话,则拧拉技术就是在扬长为更长乃至完全压制住直拍,所以最早的那批拧拉选手绝对为今日诸大刀高手所必须尊敬的前辈。
但有趣的是,这群人大多没打出什么成绩出来——最牛的科贝尔,一块牌子都没拿到,这又是为什么呢?
楼主觉得主要原因是因为这群人本来就是原有打法体系中的……怎么说了,完全可以称为loser,实在干不过高手了才选择创新,一不小心才发明出的这项技术,所以大多本身不具备什么实力:一切斗争都是综合实力的斗争,乒乓球选手之间的比拼也不会因为你突然会这么一门技术了就发生力量对比的大逆转,所以指望瞬间出现高手也是不可能的——大部分这些选手发接发也比不过人家,对拉也比不过人家,你还没来得及拧拉就吃发球了,你刚拉起来别人就直接反冲你了,那还怎么打?所以一项新技术的成熟是需要很长时间的,关于拧拉技术,我们后面还有专门分析,这里就点到为止了。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