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天之随想
为什么三伏天最热
人们常说“热在三伏”,三伏是一年中气温最高,天气最热的时候。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总称。
三伏天气热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可你知道为什么三伏天最热吗?
我们知道太阳是地球上热和光的来源,如果没有了太阳光的照射,地球上就没有了温暖也就没有了四季的变化,一切生物也就无法生长了。
夏季太阳高高挂在天顶上,每年的夏天那天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这时北半球获得的阳光最多,太阳高度角最大,正午时分,阳光近似于直射地面。这时太阳光穿过的大气层厚度最小,太阳的光和热被大气层吸收、散射和反射的小,到达地面的就多,有利于地面的温度升高。其次,夏季的白天比黑夜长,白天时间长,阳光照射的时间也长,地表吸收的热量远大于支出,这就使地面一天天聚集的热量增加,温度持续增高,在盛夏,也就是在三伏天期间地表热量的积累达到高峰。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这也是天气闷热的重要原因之一。七、八月份正是副热带高压加强,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使天气晴朗少云,有利于阳光照射,地面辐射增温。
一、何为三伏天?
“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从夏至开始,昼开始变短夜开始变长,夏至阴生,热的中间潜伏着寒冷的因素,“伏”由此得名。
伏天,因为分为初伏、中伏、末伏,故也成为三伏天。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约在公历的7月中旬到8月中旬这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夜短昼长,阳光接近直射,地面每天吸热多,散热少,一天比一天热。
二、详说三伏天
1、三伏天的确立
我国古代用天干、地支记载时间。十天干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与地支交叉配合,形成诸如甲子、乙丑、丙寅、……,甲寅、乙卯、丙辰、……,等的组合,以此类推的结果,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六十花甲。
三伏天是这样子确定的:“夏至三庚数头伏”,就是说,夏至日后的第三个“庚”日开始到第四个“庚”日为初伏。
而末伏,则是指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到第二个庚日之间的时间。因为两个庚日之间相差十天,所以头伏、末伏都是十天。
中伏,是指头伏和末伏之间的这段时间。也就是从夏至日后的第四个庚日开始,直到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所以,中伏,有时候是十天,有时候则可能是二十天。
2、入伏的日期,以及三伏天的天数
入伏的日期每年都有可能出现不一致的情形。这是因为:
天干是10个,也就是说每隔10天就会出现一个庚日;而一年有365天(或闰年366天),不是10的整数倍。所以今年的今天是庚日,明年的今天就不一定是庚日。从而由于庚日的变化不定,导致了每年入伏的日期不尽相同。
而入伏天数每年也不尽相同,有时候是30天,有时候就是40天。这种三伏天有的年份长,有的年份短的情形,都表现在中伏天数的不同上。
头伏和末伏的时间是确定的,每年都是十天。但中伏是根据头伏和末伏来确定的,中伏的天数就不那么固定了。夏至到立秋之间有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有5个庚日时,中伏就为20天了。
比方说,今年2015年,7月13日入伏;中伏从7月23日开始,直到8月12日,合计20天;8月22日出伏,就共计四十天。
三、三伏天和大小暑节气
不少朋友误把三伏天和大小暑节气当成一回事,其实也是有其原因的。
24节气中的小暑、大暑,是表示夏季炎热的节气,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
而每年三伏天的这段时间,正是二十四节气中小暑、大暑时节。也就难怪人们会这么认为了。比方说今年2015年,公历7月13日入伏,三伏天开始;8月22日出伏。而小暑节气是7月7日,7月23日大暑,伏天和大小暑时节有相当长的重合时间。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