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如果您注册或者登录本网,则表示您同意本协议内容。

《中元节 七月十五追思赋并序》

已有 612 次阅读    2013-08-20 16:38   标签border  center  normal  style 

 

《中元节 七月十五追思赋并序》

 

众声

 

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俗称鬼节。是故民间多祭祀之俗,家户有追思之风。

岁逢此时,天含肃气,悲天悯人,追思怀远。察四时,观天象,天道盈亏变幻,阴晴不定。时而雷电相袭,时而风雨相伴。时日,青烟袅袅,细雨霏霏。路有哭泣者,更见横吹唢呐者,发音凄惨而揪心,声色嘹亮而嘈杂。心由境生,感音而叹,故作小赋记之:

 

临中元之节气兮, 往墓地而上坟。

怀先祖之恩德兮, 佑后世之子孙。

燎青烟于幽境兮, 应九天之亡魂。

礼香火于祭坛兮, 表光前之孝心。

望旷野之萧条兮, 知阴阳之隔分。

思旧事而伤感兮, 聆尊前之声音。

叹生命之短暂兮, 晓万物乃如尘。

觉宇宙之无穷兮, 感日月之乾坤。

悼先人之永辞兮, 励生者而前行。

尽孝道于今世兮, 悟人间之真情。

爱老人于无微兮, 伴夕阳而日红。

数儿女有众多兮, 同根脉而血浓。

传后辈于薪火兮, 效千古之遗风。

祭逝者于今日兮, 享盛世之太平。

 

农历中元节七月十五日有诗为证:

青烟袅袅上云霄,

谒拜坟头更寂寥。

裕后光前千古事,

婆娑泪眼雨潇潇。

 

-----赋依新韵: 文 庚韵

 

相关链接:

中元节,俗称鬼节。七月半,鬼乱窜,民间传统节日。“中元”之名起於北魏,时在农历七月十五日,部分在七月十四日。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节,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时行礼如仪。七月十五上坟扫墓,祭把祖先。

东汉时道教定下三会五腊日,其中七月七日为道德腊,又是中会即固定的道民到治所接受考校的日子。七月的这一祭祖日期后来随著道教将中元地官的生日和相应祭祀日期定於七月十五日,而固定於这一天。

七月十五,佛教又称为盂兰盆节。

农历七月十五这天,同是佛道两家总结批评的日子,两家都相应的考籍讲评活动;不同的是,道家的考察、汇报指向民众,即校籍辰。佛家的总结讲评则在内部进行。不管是对外的校籍辰还是内部的批评会,都说明佛道两家对七月十五日的重视。或者说明这个日子在佛道节日中的重要。再加上民间的所谓鬼节,这个时日更显得多彩多姿。

传说该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凡有新丧的人家,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个儿是以祀鬼为中心的节日,系中国民间最大的鬼节。

分享 收藏|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