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如果您注册或者登录本网,则表示您同意本协议内容。

游泉州开元寺

已有 447 次阅读    2013-11-12 15:22   标签开元寺  泉州 
      千年古刹开元寺坐落在中国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西街27号(从前的西城外),是于唐武后垂拱二年(686年)由黄守恭开创,是一座由1300多年的唐代古刹。这里莲宫梵宇,焕彩鎏金,刺桐掩映,古榕垂荫,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迹,更是古往今来泉州佛教丛林之冠。
       
  
kys.jpg      泉州开元寺之所以能流芳百世,是因为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寺址原为唐代大财主黄守恭的大桑园,唐垂拱二年(公园689年)一日,黄守恭梦见一个和尚向他乞讨土地用来建造寺庙,黄心中不舍,于是故意作难:要是三日之内桑树可以开出白莲花,那我就给你一块地。谁知三日后,后院桑树竟然盛开如雪白莲一般,黄守恭顿受感化,毅然的献地建寺。僧人匡护禅师即负责主持建寺工作,取名“莲花到场”。遂后改名为“莲花寺”,又被雅称为“桑莲法界”。开元寺南北长260米,东西宽300米,占地面积7.8万平方米,现存仅为原来的十分之一二。在宋、元鼎盛时期有寺院120所,僧侣达千人。
开元寺地处东经118度59分,北纬24度92分。位于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西街27号(从前的西城外)。
 
开元双塔

  kyst.jpg开元寺最有名的是它的双塔,耸立于拜亭两侧的广场中,相距约200米,东西对峙,巍峨壮观。登塔极目,海色峰岚尽在眼底。其东为“镇国塔”,西为“仁寿塔”,高40多米,是我国最高的一对石塔。塔每层的门龛两旁有武士、天王、金刚、罗汉等浮雕像。双塔历经风雨侵袭,仍屹然挺立,是泉州古城的独特标志和象征,也是中国古代石构建筑的瑰宝。开元寺拜亭前大石庭,是个“凡草不生”的拜庭,供古今官民朝拜和活动。每逢农历二十六日,这里人山人海,梵呗声声,一派泉南佛国景象。

天王殿

  twd.jpg天王殿,也就是开元寺的山门。它始建于唐武则天垂拱三年(公元 687年),后已经过多次火灾烧毁与重建,现存的建筑是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修建的。天王殿的石柱:上下端略细,中部较粗,呈梭子状,学名梭柱,据考证为唐朝的石柱风格。石柱上还悬挂有南宋大理学家朱熹所撰,由近代高僧弘一法师所写的木制对联“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是泉州这个具有浓厚宗教文化色彩的古城风貌的真实写照。分坐在天王殿两旁的是按佛教密宗规制所配置的密迹金刚与梵王。它们怒目挺胸,极其威严,与一般寺庙所雕塑的四大金刚有较大差别,有人谑称它们为“哼哈二将”。

大雄宝殿

  dxbd.jpg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就是大雄宝殿。因传说建殿之时有紫云盖地,所以又叫紫云大殿。大殿上方这块巨匾写有“桑莲法界”四个魏碑风格的大字,用来响应桑开白莲之说。这座大雄宝殿始建于唐朝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先后经过几次受灾与重建,现存建筑物是明代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遗物。大殿通高20米,面宽九间,进深六间,面积达1387.75平方米,大殿出拱深远,外观雄浑,保存唐朝宏模巨制、巍峨壮观的建筑风格。

  大雄宝殿还有一个“百柱殿”的雅称,这是因为全殿原计划设立柱子一百根,后来因为需要放置佛像和腾出给佛教徒朝拜的地方,便加长了珩梁,减少了立柱,成为86根柱子的“百柱殿”。

桑蓬古迹

  slgj.jpg百柱殿的后侧西边,是据说开过白莲花的千年老桑树,即“桑蓬古迹”。看到它老态龙钟的样子,大家都相信它已有一千多岁高龄了,至于其是否开过白莲花也就大多不去追究了。不过,在老桑树下却立有一块古老的石碑,言之凿凿,似乎确有其事。在 1925年的一次雷雨中,老桑树被雷电一劈为三,其中一技坠落在地上,于是僧人们将其用一块花岗岩托起,并镌一对联“此对生莲垂拱二年,支令勿坏以全其天“,老桑树果然奇迹般地存活了下来,并且更加枝繁叶茂,青春焕发。如今,“三树同根”的老桑树犹如一朵盛开的花朵,向着北、东、南三个方向延伸开去,一年四季,郁郁青青。

藏经阁    

  藏经阁,又有“百宝楼”之称位于甘露戒坛之后。  为寺内中轴线建筑群之终点及最高点。  此地原为法堂,元代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僧录刘鉴义始建。


分享 收藏|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