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唯器材论者,但是你不能忽视器材在技术成型和取的成绩中的关键作用。很多人说CL打正胶最好,到底是不是呢?先不要下结论,我想从传统的正胶打法说起。
其实我国乒乓球的精髓就是积极主动,敢于搏杀。后来的欧洲凶狠型,韩国搏杀型的打法都是我们传统快攻打法的徒弟。传统快攻多是以正胶为主,左推右功为最多。那么当时的器材是什么样呢?当时的要求是底板要硬,手感要好,脱板快加上颗粒胶,当时的正胶皮海面多比较薄,颗粒小,下沉感强烈。配合硬的底板回球更沉。可以说最早的正胶更接近于现在的生胶。到80年代从江,陈开始正胶里加入小弧圈技术,海面的作用加大,正胶开始偏正了。
但是当时的底板多是桐木为主,硬,快,但是缺点明显,就是底劲不足,手感差。特别是业余级的底板都是死硬,我有两块过去的老底板,9层板,重,硬,难控制。偶出现手感好的即成为经典,比如顺风和08.
但是底劲一直是国产板的硬伤,底劲可以理解为弹性,就是说国产板弹性不足,特别是打反胶很吃亏的。后来快速胶水出现,可以说国产板就感觉的很过时了。世界赛场上表现就是89年世乒赛,江陈双败。当时老瓦打他们其实很简单,正手突破,再给你个反手长的,正胶拉起来,速度慢了,球打不远,人家反拉你,两面调,正胶就只有死了。
后来就得说到刘国梁出现,技术上他发球人家吃,反面有横打,你搓个长的,我反面拉起来,脚步不用动,下一板打你,沉,对方托,我就主动了。
但是刘的底板已经不是传统底板了,刘的拉球多,档球多,控制好。这是和CL的特点相符的。CL薄,弹性好,控制好,你的力量越大出球也越远,但是这已经不是传统正胶地板了。特别是薄,这个特点和传统底板都追求厚度很不同的。但是刘的底板肯定是要特别点的,应该比市场版更厚,更硬才对的。
实际上对于业余来讲用CL并不一定就是最好的,首先说厚海绵的问题,现在正胶海绵都偏厚,而业余的根本打不动,前两年想买个2.0的海面让我转了半天,现在厂商可能认识到这个问题,海面薄下来了。
厚海绵,使你的出球更正,打不透的话更吃力。薄海绵配CL的话,我觉就不是很好了,CL薄的缺点就显露了,震手,费力。加上CL特有的弹性,使出球不是很怪。
大球时代,这个问题更明显,所以后来刘就放弃了CL,可能跟此有关。
可能有人会说正胶快攻就是打实力,怪异不是正胶快攻的的追求。我认为这两点是相互作用的,如果正胶全部用拉的肯定没什么威力,比须打,才有那种压迫感,其实只要是颗粒胶,打过去都沉,反过来胶皮太怪的话,就不能连须拉攻,手感也受影响。
所以对于业余一般的打法,还是应该用硬点的地板,稍厚一点,海面薄一点,胶皮颗粒应该小点,这样比较好透板,出球也有一种下沉感。而CL加厚海绵,再打大球很难做到正胶那种感觉的。这也是很多人反映CL打正胶不好的原因。
时代在变,打法在变,规则在变,器材也得跟上不发才对啊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