搓下旋球,越来越被很多业余选手认为是被动、过时的技术,实际上正是在业余选手的比赛中,搓下旋球技术往往成为决胜的重要因素。尽管在专业比赛中,这项技术并不是得分的主要手段,我们还是经常在电视中看见应用这项技术的变化得分的场面。
以下主要是对于业余选手所谈看法:
直板制胜的第一要素:要能搓出强烈旋转的下旋球。
这也有点专业知识了,达到这个目标需要两个因素:
1、技术因素。
(1)爆发力。搓强烈旋转的下旋球同样需要爆发力,我个人感觉,主要是小臂和手腕的力量。搓球前的瞬间,小臂含胸,肌肉比较紧张(相当于引拍,做发力前的准备,时发力充分),手腕向身体方向弯曲。球过来时,手腕猛烈向外弹出,同时小臂与大臂的角度打开,将拍子向前送出,在拍子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速度达到最大时触球。整个动作形成的效果是拍子在做大体上是以小臂为半径的,一个平面上的加速圆周运动。搓球后,拍子自然还原。
(2)触球位置。是搓强烈旋转下旋球的最关键的因素。应该用拍子的前部、远离手柄的位置触球(也就是拍子的前下方搓球)。这点应该比较好理解,原理是,物体在做圆周运动时,在角速度相同的情况下,远离圆心的位置线速度最大。当我们以手腕为圆心旋转拍子时,肯定是远离手腕的拍子的部分速度是最快的,当角速度达到最大时,用那个地方击球效果最佳,反之,拍子上越靠近手的位置击球,越不容易搓转。
(3)拍子的角度(拍型)也很关键。一般的说,越平的拍子搓出的球越转,但是,拍子的角度需要根据对方的来球情况加以调整,来球越不转,拍子的角度越垂直(立起来),来球越下旋,拍子的角度越水平。还有,击打球的位置也要注意,这一点要和上条结合着看,拍子平,必然要接触球的靠下部分,拍子立起来,就有可能去接触球的中部。
(4)搓球的薄厚。用术语说就是发力的方向和球心距离的关系。这个函数不是线性的,而是一个接近二次的曲线,就是说不是越薄,就越转。因为你必须根据你自己的胶皮、海绵或者套胶的吃球(软硬)情况,来调整搓球的薄厚,过于薄了,不但球容易高(那就没有意义了,再转也没用,等者找打,而且你所做的努力全都变成了加强对手攻击你的结果了),而且速度太慢(打球总没速度建议改打太极拳,速度是造成对手失误的关键因素,速度越慢,对手的准备越充分)还十分容易不过网。一定要调整好速度和旋转的关系,提高在对对手造成最大威胁情况下的成功率。
(5)其他因素。大家可能不信,我罗嗦了这么多还有“因素”。有,而且在战场上更实用。这就是下旋的气势,有点表演的成分。就是在和业余选手对抗时,要让对手感觉到你的搓球是very ,very的转,让他根本就没有想进攻的冲动,至少让他心理打怵。在这里我举两个例子,在俱乐部有两个人对我的评价。一个以快攻为特点的选手说“我感到王齐在搓下旋球时和别人不一样,我感到他那么转的下旋球主要在于他的前臂向前的力量十分大……”,实际上,那只是给他的感觉,“那么转的下旋”,光靠前臂怎么行呢。还有一个以稳健正反手弧圈为特点的选手说:“不行啊,他的球太转啊,他搓的太狠,我几次想拉都不敢啊,又快又转……”,这话是他经常在和我比赛的时候说的,我搓的下旋他不敢进攻,他的球我都能冲他,你说他怎么赢,你们说,是不是我的动作太夸张了,但是他们没说我的动作太大啊……
说搓球技术在业余选手比赛中很关键一点不奇怪。大家都知道得分的手段应该是进攻,在业余选手中有哪个还不会拉两板、扣两板的。关键在于凭什么你就先上手,凭什么你的成功率就高于对手。如果你只会搓,不会攻,就是搓的再好也赢不了。如果你只一味地强调拉,也有你的苦头吃。因为你只发一种球没有构成对对手的“欺骗”,对手无须判断,只想正反手怎么对付你的一种技术就ok了。但是如果你能用基本上看起来是一个姿势发出转、不转的球造成对方吃球或自己进攻机会,你就能多赢几个。如果你还能够发超乎寻常的强烈旋转下旋,你就又多赢几个,因为每增加一项技术你的发球技术组合数就会,你的“欺骗”对手的本领就会大大提高,你就越让对手感到棘手,因为他必须把许多精力都得用到判断接发球上,而不全是进攻上。这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道理,不一定所有人都能认识到。认识不到,他的进步就慢。
2、器材因素。
器材因素其实是在技术已经比较成熟的情况下才显得很重要的。
以下主要是对于业余选手所谈看法:
直板制胜的第一要素:要能搓出强烈旋转的下旋球。
这也有点专业知识了,达到这个目标需要两个因素:
1、技术因素。
(1)爆发力。搓强烈旋转的下旋球同样需要爆发力,我个人感觉,主要是小臂和手腕的力量。搓球前的瞬间,小臂含胸,肌肉比较紧张(相当于引拍,做发力前的准备,时发力充分),手腕向身体方向弯曲。球过来时,手腕猛烈向外弹出,同时小臂与大臂的角度打开,将拍子向前送出,在拍子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速度达到最大时触球。整个动作形成的效果是拍子在做大体上是以小臂为半径的,一个平面上的加速圆周运动。搓球后,拍子自然还原。
(2)触球位置。是搓强烈旋转下旋球的最关键的因素。应该用拍子的前部、远离手柄的位置触球(也就是拍子的前下方搓球)。这点应该比较好理解,原理是,物体在做圆周运动时,在角速度相同的情况下,远离圆心的位置线速度最大。当我们以手腕为圆心旋转拍子时,肯定是远离手腕的拍子的部分速度是最快的,当角速度达到最大时,用那个地方击球效果最佳,反之,拍子上越靠近手的位置击球,越不容易搓转。
(3)拍子的角度(拍型)也很关键。一般的说,越平的拍子搓出的球越转,但是,拍子的角度需要根据对方的来球情况加以调整,来球越不转,拍子的角度越垂直(立起来),来球越下旋,拍子的角度越水平。还有,击打球的位置也要注意,这一点要和上条结合着看,拍子平,必然要接触球的靠下部分,拍子立起来,就有可能去接触球的中部。
(4)搓球的薄厚。用术语说就是发力的方向和球心距离的关系。这个函数不是线性的,而是一个接近二次的曲线,就是说不是越薄,就越转。因为你必须根据你自己的胶皮、海绵或者套胶的吃球(软硬)情况,来调整搓球的薄厚,过于薄了,不但球容易高(那就没有意义了,再转也没用,等者找打,而且你所做的努力全都变成了加强对手攻击你的结果了),而且速度太慢(打球总没速度建议改打太极拳,速度是造成对手失误的关键因素,速度越慢,对手的准备越充分)还十分容易不过网。一定要调整好速度和旋转的关系,提高在对对手造成最大威胁情况下的成功率。
(5)其他因素。大家可能不信,我罗嗦了这么多还有“因素”。有,而且在战场上更实用。这就是下旋的气势,有点表演的成分。就是在和业余选手对抗时,要让对手感觉到你的搓球是very ,very的转,让他根本就没有想进攻的冲动,至少让他心理打怵。在这里我举两个例子,在俱乐部有两个人对我的评价。一个以快攻为特点的选手说“我感到王齐在搓下旋球时和别人不一样,我感到他那么转的下旋球主要在于他的前臂向前的力量十分大……”,实际上,那只是给他的感觉,“那么转的下旋”,光靠前臂怎么行呢。还有一个以稳健正反手弧圈为特点的选手说:“不行啊,他的球太转啊,他搓的太狠,我几次想拉都不敢啊,又快又转……”,这话是他经常在和我比赛的时候说的,我搓的下旋他不敢进攻,他的球我都能冲他,你说他怎么赢,你们说,是不是我的动作太夸张了,但是他们没说我的动作太大啊……
说搓球技术在业余选手比赛中很关键一点不奇怪。大家都知道得分的手段应该是进攻,在业余选手中有哪个还不会拉两板、扣两板的。关键在于凭什么你就先上手,凭什么你的成功率就高于对手。如果你只会搓,不会攻,就是搓的再好也赢不了。如果你只一味地强调拉,也有你的苦头吃。因为你只发一种球没有构成对对手的“欺骗”,对手无须判断,只想正反手怎么对付你的一种技术就ok了。但是如果你能用基本上看起来是一个姿势发出转、不转的球造成对方吃球或自己进攻机会,你就能多赢几个。如果你还能够发超乎寻常的强烈旋转下旋,你就又多赢几个,因为每增加一项技术你的发球技术组合数就会,你的“欺骗”对手的本领就会大大提高,你就越让对手感到棘手,因为他必须把许多精力都得用到判断接发球上,而不全是进攻上。这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道理,不一定所有人都能认识到。认识不到,他的进步就慢。
2、器材因素。
器材因素其实是在技术已经比较成熟的情况下才显得很重要的。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