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如果您注册或者登录本网,则表示您同意本协议内容。

横板握拍方式对打球的影响初探(转自精英网)

已有 2646 次阅读    2011-12-28 09:20   标签乒乓球 
    相信多数横板球友早已看过不少关于“横板握拍方式”的文章,并且从中有所收获,也受到了一些启发。可这些也只能是最基本的或者说是比较抽象的描述而已。比如此类文章大都是如此讲述的:

 

    浅握
   浅握以中指、无名指、小指自然地握住拍柄,拇指在球拍的正面轻贴在中指旁边,食指自然伸直斜放于球拍的背面,虎口轻微贴拍。深握与浅握的握法基本相同,但虎口紧贴球拍。这两种握法,正手攻球时食指要用点力,也可将食指往上移动一些帮助压拍。反手攻球或快拨时,拇指要用点力,也可用拇指往上移动一些帮助压拍。正、反手削球时,手指基本不动。  
    浅握的优点是握拍较松,手腕灵活,对台内球的处理方法较多,既可用拉,也可用”撇”、“摆短”等方法回击。进攻时,对低球起板较容易。左右结合较灵活协调。削球、搓球,发球时,搞旋转变化动作小,对方不易判断,缺点是攻击时,上臂、前臂的力量较难全部集中到手腕上,因而发力略受影响。削球时,因手腕较活,拍形不易固定,特别是削弧圈球较难控制。 

·  深握
深握的优点是握拍较紧,拍形比较固定。进攻时上臂、前臂的力量能集中到手腕上,发力比较集中。拉高吊、前冲弧圈球比较转、凶,扣杀球比较有力.弧圈球比较好控制,加转削球有力,旋转强。缺点是由于握法紧,手腕不够灵活.对攻时左右结合的灵活性稍差一些.处理台内球比较困难.正手贴身球比较难打.削球时对中路靠右的短球比较难处理.削转与不转球动作差别较明显,易被对方识破。


    我经过数次的变换握拍法,又通过长时间的对他人(包括身边业余球手,其中也不乏业余高手,还有世界级运动员)握拍的观察,看他们的打球特点再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深深的感到握拍法对打球所产生的影响不可谓不大,以至于形成了一种风格。有很多朋友都想弄明白到底该怎么握拍,甚至为此而苦恼。我今天主要想论的是中指在拍肩上的位置、拇指在拍正面上的位置及食指在拍背面的位置对打球的影响关系,而且虎口是正对拍肩的情况(我也反对正手利和反手利,因为严格说来二者都是不合理的),这里同时适用于深握和浅握,也包括所谓的自由式握法。

    下面就结合图示分述如下,请感兴趣的朋友对照自己的握拍方式仔细想一想,看一看,不妨拿起拍子按照图示的各种握法体会一下,看看是否与我说的相符,希望能对你有所启示或帮助。

  

一、中指在拍肩上的位置(二种情况

  

(一)如图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0173a.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这是中指的第二节(我们知道,中指分三节,也就是中间那节)的中部贴紧拍肩。

   优点:总体优点是最有利于控制板型(因为此时,由于中指的作用而把板子牢牢地控制住了,它不会乱晃动的),所以:

       1)有利于正手拉弧圈

       2)有利于反手的拨球、快带

       3)有利于反手发力

       4)有利于反手防守:

          尤其是防对方的攻球和封堵弧圈球,因为板型易控、稳定,所以防守时就很从容,对落点的控制心里十分有数,心里不慌,防守成功率高。

   缺点:总体缺点是控制有余,但灵活不够,所以:

       1)处理正手位偏中路台内球困难大

       2)处理正手位近体球困难非常大:

          本来正手位近体球就是横板选手的死敌,令人不好摆脱,头疼不已,这种握法遇到正手位近体球就更无可奈何了,几乎十有八九都要失分,因为它极大地限制了手腕外展,我们知道此时给人的感觉总是别着,又因为所谓近体球大都是指来不及转体或侧身的情况,所以不得不靠加大外展手腕来处理球。   

       3)摆短不利,尤其是正手位摆短:

          通常说来,摆短多出于正手,反手摆短的使用率要略低于正手,因为摆短技术要求手指、手腕包括手臂都要放松,反应要机敏,灵活、及时,可是此种握法是不利于放松的,正因为不放松,手指手腕多僵硬,也就做不到机敏、灵活和及时了。

   总论:鉴于以上优缺点,此种握拍者的打法特点一般都是:

       1)反手进攻好于正手

       2)反手相持能力出众

       3)反手落点控制好

       4)反手发力较容易

       5)正手攻击(包括弧圈球)稳定性好,成功率高,相对而言力量稍差。

   此种握法世界优秀运动员代表:孔令辉

   你看,孔令辉反手显得游刃有余,正手稳定性非常好,只是力量稍差些。当然他的握拍有点倾向反手(在他的乒乓球教学片中自己也是这么说的)。

(二)如图:

                       :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0172a.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这是中指从指尖数第二个关节(注意不是第二节而是第二关节)处贴近拍肩,也是最普遍的握法。

   优点:

       1)手腕相对灵活

       2)正反手转换便利

       3)发力收放自如

       4)便于处理台内短球

       5)更易适合各类打法

   缺点:

       1)对板型的控制相对不容易

       2)反手的稳定性不容易

   总论:

       此握法不像前一种那样明显对反手有利,它是一种最普遍也最易被接受的握法,可适合各种打法,包括削球。由于不明显偏向于哪个方面,所以对综合能力要求较高,也许是最有前途的握法。

  

二、拇指的位置(二种情况

  (一)如图: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0174a.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0176a.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这是正手进攻时绝大多数人的拇指位置。不论业余还是专业以及世界顶尖优秀运动员,几乎全都如此。大家对此也都认同,也许都是这样做的,我身边的球友也无一例外。

   优点:

       1)便于正手集中发力,也就是说能使上劲儿,所以力量较大。

       2)正手进攻能压住拍


   缺点:

       对板型的控制稍显不利,若想更好地控制住,得借助于球板背面的食指上移加以保护,否则板型有时易产生晃动,稳定性下降。

   总论:

      此握法多见于正手搓球、台内挑打、攻球、弧圈以及各类防守动作,更便于集中发力,灵活多变。但反手时最好要把拇指上移到合适程度,这样更有利于对板型的控制和发力。

(二)如图: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0175a.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拇指的位置基本都在这里,不论正手反手始终不变。

   优点:

       1)板型控制稳定

       2)有利于反手攻防

       3)避免了正反手转换时的麻烦

       4)正反手衔接更自然、流畅

   缺点:

       影响正手发力,所以力量略显不足。

   总论:

       此类握法者除了正手力量略显不足外,其它都很均衡,可发展为技术全面型。另外由于更好的控制了板型,所以容易更具有信心,从容应对各种来球。

   此种握法世界优秀运动员代表:水谷隼

   到目前为止,我个人发现他是唯一一位此种握法的世界顶尖行列的人。我开始时很喜欢他,几乎每天都看他的比赛视频,用杨颖的话说:手感极佳,中远台防御能力超强,是一个极具乒乓球天赋的运动员。我个人粗浅地认为,他良好的手感可能是部分来自于他的拇指握拍方式,因为更好的控制了板型,增加了稳定性和准确性,当然还有他的运动天赋和对球的理解等等。我把他的视频定格后(或通过慢镜和他的正手拉弧圈的宣传图片)发现,他的拇指始终处于这个位置,不论正反手。

  

三、食指的位置(三种情况

  

(一)如图: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0193a.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这种握法还是比较多见的,他们几乎在正手攻球(包括弧圈球)时不向上移动食指,或者移动的程度很小很小。

   优点:

       1)有利于反手压住板型,尤其是防守对方弧圈球时更容易做好

       2)有利于小臂、腕部和手部肌肉的放松:

          这一点大家可以空手做着握拍的姿势,然后移动食指,在食指近乎于贴近中指根部时,小臂处、腕部和手部的肌肉相对于把食指上移要松弛些,你可反复仔细体会体会,肌肉的紧张程度一定是不同的。当然不是我有意较真,非要抠那么细,弄些没用的,我只是就事论事,道出个中的肌肉运动变化与动作的联系,或许这点变化真的无所谓,还望予以理解是盼。

   缺点:

       1)正手进攻时力量相对稍差一点(当然,王励勤就是这样子,可是人称“王大力”,他的力量也很大。我是相对于把食指上移来说的。)

       2)正手进攻时压板不利(这一点是不难理解的)

   总论:

       由于更有利于肌肉放松,所以灵活性稍好;正反手转换自然、流畅,反手在它的作用下能压住拍,但要注意正手的控制,适当利用腕部控制板型,做得好,也同样具有威力(代表人物:王励勤)。

(二)如图: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0191a.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这是最常见的食指位置,不论专业还是业余。因为这样可能更自然。

优点:

     1)动作自然

     2)比较有利于正手集中发力

     3)相对上一种来说更便于控制板型

     4)便于多种球的处理:拉、打、搓、削等等。

缺点:此种握法缺点不明显,或说没有太大的缺点,但也有不足之处:正反手转换时一般应做微调,在球速快时就有些来不及了,所以说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正如成语所说:白璧微瑕。

(三)如图: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0192a.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此种握法,在业余中还真不少见,甚至有的业余教练就是告诉学生食指就应这样放。

优点:

     1)正手杀球力量大

     2)正手进攻时能压住拍

     3)正手弧圈球拍型稳定、易控

缺点:

     1)手腕灵活性较差

     2)正反手的台内球都不方便处理

     3)不利于反手压拍,甚至球都有可能打在手指上。

总论:

    这种握法通常只是用于正手杀球,尤其是在扣杀高球时常用,因为力量会更大,而且在杀高球时有较充足的时间来调整手指的位置,世界名将波尔在出现机会球时就调整到这个位置。       

   

    如上所述,这三个手指的位置不同(除了我列出来的这几种外,应该还有别的握法存在,当然,那就太特殊了),所形成的打法风格也就有了差异,我们不能说哪种对、哪种错,其实也本不存在对与错,万物都是相对的,一分为二的,利与弊是与生共存的。只要你觉得握着舒服,适合自己就可以了,打球的过程中扬长避短,最大限度的发挥握拍优势,都是可以打得很好的,因为没有哪种握法是十全十美的,只是相对利弊大小不同而已。在此,对初学者有个建议:最好不要经常改变握法。本文所论的优缺点,实确无意指责什么、批判什么,只是把我的发现与体会客观的说与大家听,管见所及,诚盼斧正。不过,哪怕是对大家有一点点的启示和帮助,我心足矣。

  

   后记:

   一边构思,一边梳理,一边打字,一边编辑、排版,总共四个多小时,自觉成形,但亦难免所言有误,失当之处或存。真着急呀,开始时就是插不上图片啊,只好先把文字部分发表了,本文是于24日完成的,今天终于在我同事的帮助下如愿成功地插入了图片,好开心哪,终于给大家一篇完整的作品了。在此感谢风总版主及另外几位的肯定,非常感谢总版主的鼓励与支持。很欣慰有的朋友对此文感兴趣,并提倡加精。我也多么希望写出精华贴与朋友们共享啊。

   愿所有的乒乓球人共同提高球技,锻炼好身体,让乒乓球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体味她迷人的乐趣,享受她无尽的快乐。最后祝精英论坛越来越好,顺致朋友们圣诞快乐!!

分享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