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如果您注册或者登录本网,则表示您同意本协议内容。

乒超迈职业化第一步遏制怪现象 十字路口的唯一选择

已有 565 次阅读    2012-09-29 09:37   标签唯一    十字路口 
俱乐部终于“拥有”运动员

  以前,俱乐部以短期租赁形式向地方专业队“租借”队员,只拥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俱乐部为球员支付工资,却无法全方位管理运动员。

  现在选手一签四年,俱乐部将拥有球员四年所有权。当举行全国锦标赛以及全运会时,球员依然要代表原来培养单位参赛。球员在俱乐部间流动时,新东家要支付“转会费”。

  从成立之时起,乒超联赛就是一个商业比赛与举国体制的“混血儿”。伪职业的属性也体现在球员的归属权上。过去,运动员和俱乐部之间一直是松散的“租赁”关系。俱乐部只拥有对运动员的使用权,但没有球员的所有权;俱乐部为球员支付工资,却无法全方位管理运动员。这样的怪现象也令不少俱乐部怨声载道。

  新赛季,乒超俱乐部不再以短期租赁形式向地方专业队“租借”队员,注册选手一律一签四年,这也意味着俱乐部将拥有球员四年的所有权。不过,当举行全国锦标赛以及全运会时,球员依然要代表原来培养单位参赛。下一次球员在俱乐部间进行流动时,新东家要向其所在俱乐部支付“转会费”;如果产生“盈利”,只取其中有限的份额支付给原培养单位。

  尽管只有四年,但这依然是一个不小的进步,“因为俱乐部可以针对球员进行商业等多方面的开发,同时也提高了俱乐部的联赛主体地位。”乒羽中心主任刘凤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把这一变化归结为乒超走向职业化的关键一步,“运动员交流的新办法是本赛季一系列改革中最大的亮点,是走向职业化最基础和重要的一步。”

  刘凤岩说,球员所有权的改革关系着乒超联赛未来的发展。这个观点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内蒙古银行乒乓球(微博)俱乐部总经理刘伟,有着从运动员到总经理的经历,这位曾经的双打名将始终奋斗在乒超联赛的一线,“对运动员来讲,十几年专业队的生活,有时候会有很想快点逃离这个环境的想法。其实完全可以把乒乓球从自己的事业变成职业,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其中的内涵不一样。”刘伟坦言,只有完善好乒超联赛球员的所有权,联赛更加职业,球员才能更好地继续自己的运动生涯。

  “企业投入都是要看到盈利的,如果本来就该属于俱乐部的权益没有下放,那么俱乐部就失去了原本应有的造血功能。”现在俱乐部拥有球员四年的所有权,刘伟说这也能增加企业投入的信心,“这样俱乐部和企业都能有长远的规划,像商业开发也能更好地结合运动员去运作。”

分享 收藏|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