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如果您注册或者登录本网,则表示您同意本协议内容。

丁宁和刘诗雯谁参加里约单打引发专家广泛争议

已有 148 次阅读    2016-07-25 21:33   标签刘诗雯  单打  丁宁 
丁宁和刘诗雯谁参加里约单打引发专家广泛争议

      近一个时期,丁宁和刘诗雯谁参加里约单打引发了网友的广泛争议,而这一争议在里约奥运会开赛之前,终于引发了专家的广泛争议。

      而争议的焦点依然是公平竞争和公平选拔。公平竞争是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与准则。不仅体现在奥运会比赛中,也体现在奥运会参赛人员的选拔中。然而,每逢奥运年,中国体坛因参赛人选问题都会引发或大或小的争议。从2004年射击名将陶璐娜赛前状态奇差却仍在雅典奥运会上出战,到2012年举重新人周俊挤掉奥运选拔赛冠军纪静出征伦敦,再到现如今的丁宁和刘诗雯之争,争议越来越大。



  而按照专家们的观点,争议主要来自于我们的奥运选拔机制,因为我们的机制存在问题才产生了争议。放眼世界体坛,对于非集体项目,各国(地区)选拔奥运选手大致有三种模式:一种是奥运选拔赛“一战定胜负”,以美国的田径、游泳为代表;一种是多轮选拔,按积分排名择优录取;还有一种除了看奥运选拔赛成绩,还要结合运动员平时训练表现、心理素质、大赛经验及赛前状态等诸多因素综合考量。在我国,大部分项目都是采取所谓“综合评定”的选拔方式。

  综合评定的选拔方式,虽然运动员因一次偶然失误而饮恨终生的几率减少了,但主观成分偏多,易受人情、名气等因素左右,在缺少有效监督的情况下,“暗箱操作”的事情自然少不了。特别是在我国有些项目有规不依,制度形同虚设,选拔不规范,选拔程序不公开、不透明。


      专家们认为,公正绝不单指结果的公正,还应包括过程的公正。从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如何挑选奥运选手,不应该一概而论,项目不同,选拔办法应有所不同。但不论采取何种选拔办法,都应当经过充分讨论,各方都没有异议后才能实施,选拔结果出来后还要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针对丁宁和刘诗雯之争,专家们认为,按照乒羽两个项目的选拔办法,除了世界排名和奥运积分赛排名外,每名队员对其他国家(地区)主要对手的战绩是教练组综合评定时最为看重的。然而,这样的解释过于笼统。主要对手都有谁?哪些比赛的外战成绩有参考价值,是国际巡回赛,还是世界锦标赛或者亚锦赛?这些选拔细则都应予以明文规定,并提前对外公示。


  专家们认为“正义不仅应得到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加以实现。”这句法律界的名言,在以公平为基石的奥林匹克运动场上,同样应得到尊重与捍卫。毕竟奥运会事关四年一次的等待和付出,为了登上奥运舞台的那一刻,运动员们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乒乓网 西窗烛
分享 收藏| 举报